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厚黑学 > 第54部分(第2页)

第54部分(第2页)

作为领导,不可没有退隐的思想,但他可以在表现上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思想。

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并劝刘备亲自屈驾迎请。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得与诸葛亮相见。后在诸葛亮的茅屋中请教天下大计,诸葛亮对天下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为刘备指出了成就霸业的长远大计。诸葛亮的思路清楚,明确中肯,足见其超人的政治、军事头脑。后来刘备对关羽、张飞说: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诸葛亮的方针大计指导的结果。

诸葛亮虽然居住在山野村庄,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他胸怀治理国家大政的良策妙计,而作为领导者也应有这种政治家的胸怀。

曾国藩认为,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在这三不朽中,立德是最难的,而且也是最空的,所以自从先秦两汉以来,很少见到因立德而传下美名的人。立功像萧何、曹操、张良、杜佑、李陵、韩信、岳飞等人,立言如司马迁、班固、韩愈、欧阳修、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人,立德者从古至今曾经有过几个人?尽管如此,曾国藩仍然坚持立德为上的人生准则,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如何做到立德呢?曾国藩指出:其一是要以德感人,曾国藩指出只有忘记巧诈才可以消除众人的巧诈之心,只有懵懵懂懂才可以祓除世间的不祥之运。要立德首先要自己有德,百姓、下属都要看着上面一人的短长,而下属的效法学习随着上面人的短长而转变迁移。如果做官的人能做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皆敬重。

其二是要爱护民心为上,要能分辨出刁民和贫民而分别对等,曾国藩指出:“民宜爱而刁民不必爱,绅宜敬而劣绅不必敬……大抵与兵勇及百姓交际,只要此心真实爱之,即可见谅于下。余之所以颇得民心勇心者,此也。因此,真正爱护的是民心,而惩罚刁民那么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其三是爱人才重德行。以德行为科举取人之本可以使有德之人受到鼓励。曾国藩对德才关系做了较为全面、较为精辟论证,他明确指出:德与才是不能分开的,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在用人时,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有才而缺德的人是最危险的人物,比无才无德还要坏。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只看到人的才,而忽视了德。

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而曾国藩提倡的立德之术,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立国之术。

就是今天,不论对领导者,还是对非领导人员,都要求他们要具有优秀的品德。在一年一度的年终考核中,仍有关于品德操守方面的考核方式。

玩火者必自焚

做领导要得民心。如果你老以为自己聪明无比,伤天害理的事你也能做出来,到头来受“伤”的还是你。

东汉时期的王莽原是一个平民,他怎么能当上皇帝?原来,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称王太后。但由于王莽的父亲王曼没有得到爵位,所以王莽只能处于平民子弟的地位,根本无法与其做了大将军和封了侯的叔、伯们的儿子相提并论。为了出人头地,他发愤读书,广交社会文人、名流,以增长进入官场的学识;对朝内一切掌权的文武大臣,也都千方百计地设法接近,阿谀奉承,以取得好感;特别是做了大将军的伯父王凤,他更是小心恭谨,经常不离左右。正因为如此,王凤临死前,就让他做了黄门郎,代表皇帝上传下达。他的姑母元后又让成帝封其亡父为新都哀侯,由王莽袭位新都侯;接着,王莽又被提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从此,王莽开始发迹。

王莽虽一步登天,但表面不仅毫无骄矜之色,而且伪装得更加“谦虚”和“礼让”。有一次,他的儿子杀了一个奴婢,他让其自杀偿命,用儿子的性命换取了赞誉;为了拉拢支持者,他大事封赏汉宗室和功臣后裔,扩充太学,增加博士人数,网罗大批士人;为了沽名钓誉,王莽还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上书,表示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赈济受灾贫民,借以骗取下层群众对他的好感。遇到灾年,他还令减免灾区的赋税。这些,都使王莽猎获了巨大的政治资本。百姓们称颂他仁慈、清廉,文武百官和皇帝贵族赞扬他宽宏、大度。

王莽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委曲求全,认为准备工作做的差不多了,便借大臣们为汉平帝上寿之机,亲自献上了一杯下了毒药的椒酒,汉平帝喝了就病倒了。王莽就效法周公,把一篇祷告文藏在前殿的箱子里,加上封条,表示暗暗地祷告上天让他替死。过了两天,汉平帝便死了。为了不露其篡权夺位的野心,在平帝死后,他先立了一个两岁的小皇帝作为过渡。接着王莽又设置圈套,指使一些大臣宣称:武功县令在挖井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白玉,上面刻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字样,并让人马上去报告太后。王太后虽然不信,但还是被迫下诏让王莽像以前周公一样代行天子监朝,并根据群臣的要求,称王莽为“假皇帝”。随后,王莽又采用符命的手段,指使投靠在他门下的那些追名逐利之徒大造舆论,声称发现了王莽是真命天子的图和书,还说在高帝庙发现了汉高祖刘邦要把帝位传给王莽的铜箱等。一切准备就绪,王莽于初始元年,撕下了伪装的面目,自己黄袍加身,废去小皇帝刘婴,由“假皇帝”变成了真皇帝,建国号为“新”。

王莽篡汉位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当时东汉王朝的腐朽无能已经使几乎一切阶级对它丧失了信心,而王莽在篡汉过程中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恰恰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拥护。他宣布把古文经立为官学,大量增加博士弟子名额,广建辟雍、学舍,为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做官机会;他以爵位利禄收买拉拢汉朝宗室贵族,使其视自己为他们利益的代表;他数次献田献钱,救济贫苦农民;又逼使杀死奴婢的儿子自杀,在当时深受兼并之苦的劳动人民中产生了良好印象,从而把改变自己悲惨处境的希望寄托在王莽身上。更由于王莽虚伪奸诈,特别善于运用两面派的权术,把蓄谋已久的篡弑活动伪饰得几乎不露形迹,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自己的野心。

王莽做皇帝后,便搬出《周礼》为根据进行托古改制,企图摆脱政治危机。公元9年,王莽颁布了王田奴婢政策:“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即将土地的所有权归为国有,禁止买卖;并且还规定:男丁不满八人,而所占土地超过九百亩的要退出超额部分,分给同族、邻里、乡党;无田农民按一夫一妇百亩受田。这个政策表明王莽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清醒认识。但由于其基点是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违背了客观规律,政策本身又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因此失败是必然的。它是向大土地所有者妥协的产物,它允许了丁男一人可以保有九百亩土地,使分家析产成为大土地所有者大量保留土地的办法。但由于它毕竟有九百亩的限额规定,当然也就使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引起他们激烈反抗。更重要的是,它无法满足无地少地农民的愿望,因为即使将全国土地按民户均分,每户亦仅得六十多亩,考虑到地主多占土地和宽乡、狭乡等情况,实际能分到无地或少地农民名下的土地实在是寥寥无几,王莽的这些政策显然是一纸空文。王莽还禁止买卖土地、奴婢,不过是企图冻结现状,缓和一下危机,于事无补。王莽在这个政策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只得于建国十年下诏废止。

公元十年,王莽还制定“五均赊贷”和“六莞(管)”之法。当时在都城长安的东市、西市设立“市令”;又在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个大城市设立“五均司市师”;各郡县则设“司市”,这些机构负责管理市场、调节物价,向贫民贷款和征收税款,这便是“五均赊贷”。“六筅”指的是官卖盐、酒、铁;官府统一铸钱;收取山泽产物的生产税;加上“五均赊贷”,一共六项政府控制的经济事业。这些政策,表面是要运用权力。控制市场活动,平稳物价,限制大工商主的过分盘剥,但因为执行政策的官员大都是原来的大工商主,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与郡县官吏狼狈为奸,把这一政策变成了巧取豪夺的工具。由于它给王莽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尽管遇到了强烈的反对,王莽还是坚持执行下去,直到垮台的前一年才宣布废除。

从公元7年到公元23年,王莽四次下诏改革币制,五次下诏重申币制改革的命令和禁止民间私铸货币的严酷刑罚。每次改革,都是以小易大,以轻易重,运用政治权力加强对人民的掠夺。如第一次币制改革时,以新铸的重十二铢的大钱兑换五十枚五铢钱,就是相差二十多倍的不等价交换。又加上改革频繁、手续烦琐、币材太滥、品类复杂,币制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极度混乱。

公元12年,他还进行了定爵位、改官制以及其他制礼作乐的改制活动。这类措施,有的毫无用处,有的却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在民族政策方面,王莽表现了大汉族主义的狂妄自大理想。公元9年,他派王奇等十二人,分赴匈奴、西域和周边其他少数民族,更换汉朝授予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的印信,将其“王”的称号一律改为“侯”,这些带有侮辱性的政策,打破了汉以来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制造了连年不断的边陲战争。他还两次招募军队,攻打匈奴,下诏以天下吏民财产的三十分之一作为军赋,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劫掠。

由于王莽改制不得人心,致使其上演的丑剧还未达到高潮,便触发了席卷全国的赤眉、绿林起义。公元23年,长安市民响应起义军,攻入宫中杀死了王莽。不久,王莽的头被传之宛市,并悬于该市城门之上,又被四乡百姓取下踢来踢去,还有人把王莽那善于骗人的舌头切下来生吃了。

纵观王莽的一生,其发愤图强、“勤身博学”的精神是可取的,但他虚伪奸诈,为了窃权不择手段则不足取。他的改制虽不乏缓和社会矛盾的主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