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挑战:德国的海洋之路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日耳曼民族有统治世界的能力。这时,德国各种扩张主义普遍认为,德国领土太小,缺乏空间,应从英法手中夺取殖民地,兼并小国,建立大日耳曼帝国。

第13节:

德国的扩张主义主要是两个内容,其一是称霸欧洲,其二是在全球扩展殖民地。

独霸欧洲是大德意志帝国主义者的梦想,他们希望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士以及德国东部的奥地利等都纳入到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另外,将法国、西班牙等变成德国的从属国。哈曼在《新路线》一书中说:“法国的三色旗在敦刻尔克、里尔、阿尔特莱特以及在南锡、吕内维尔、图尔和凡尔登尚未落到德意志鹰的脚下之前,德意志帝国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另外,在巴尔干地区,德国计划组织关税同盟,然后将中东欧的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以及土耳其等变成德国的附庸,“正如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创造了德意志帝国的基础一样,这个同盟也将创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的基础我们在世界史上做出重大决策的时机尚未到来。但我们必须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尤其是地中海地区的东半部为这一时机的到来做好准备我们现在还不能同英俄抗衡,但我们要为将来谋取立足点。”为此,德国策划了“三B计划”(柏林拜占庭巴格达),修筑巴格达铁路,为将来通向东方的印度、遏制北面的俄国、控制英国的波斯湾石油作准备。德国的铁路计划是:汉堡—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索菲亚—君士坦丁堡,是一个宏伟的欧亚控制路线,如果计划真的得以实施,那么可以从柏林连通伊斯坦布尔直至巴格达,将德国与波斯湾连接起来,使西亚和波斯湾成为德国势力范围。

在海外殖民地方面,1876年时,英国殖民地面积225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达2。5亿人,为本土面积的110倍,人口则是8倍。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控制的势力范围达到世界的14。1876年,俄国的殖民地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590万,仅次于英国;同年,法国殖民地面积9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600多万;1899年,德国的殖民地面积只有100万平方公里,且殖民地人口稀少,资源匮乏,经济和社会不发达。所以,德国工商业以及资产阶级阶层,甚至普通民众,都希望拥有英法俄那样广袤的殖民地。

在这种思潮之下,德国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扩张。在非洲,1884年,德国夺取西南非洲(纳米比亚),1885年建立德属东非殖民地。在太平洋,德国占领了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和新几内亚(伊里安岛)东北部。在东亚,德国将中国山东纳入势力范围。

德国在非洲也策划了同样宏大的殖民地图。其首先要建立一个自大西洋直抵印度洋的中非殖民地,包括西南非洲、葡属安哥拉、比属刚果的一部分、德属东非、葡属莫桑比克等。如果德国真的在非洲实现这一殖民计划,那么整个非洲大陆的中部腹地、包括两侧海岸线都将成为德国的属地,德国将因此获得不计其数的农作物、矿产资源和市场。并且,这一殖民范围可以将英国的殖民计划拦腰斩断(英国制定了“两C计划”,即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计划)。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德国也要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和海军基地。

德国向海外扩张,自然是在挑战英国的地位。

实际上,早在1884年,德国在非洲取得第一块殖民地之后,就已经开始与英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1885年德国就成立了“德国东非公司”,意在对抗英国的“英国东非公司”。

更严重的一次英德海外冲突是因为南非布尔人。19世纪50年代,荷兰殖民者的后裔布尔人在南非地区建立了两个共和国:德兰瓦士共和国和奥兰治共和国,后来因发现金矿和钻石,经济日渐繁荣。英国殖民者因采矿权和布尔人之间矛盾加深,至90年代,英国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1899年,英布战争爆发,至1902年结束,南非成为英国殖民地,1910年成立南非联邦。当英国在南非与布尔人因争夺金矿和钻石矿时,德国明显支持布尔人。1894年,德国派遣2艘军舰进入南非附近海域,向英国显示它保护德国在南非的利益。1895年12月,当一支在南非与布尔人作战的私人武装遭到失败的时候,威廉二世立即给德兰士瓦总统发去贺电,称祝贺该国“成功地粉碎了武装匪徒的入侵”,这被英国视为挑衅行为。

第14节:

两难困境

德国统一后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就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并建立了国内统一大市场,但是繁荣起来的德国却也面临工业时代的巨大矛盾: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这就需要海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但德国海军弱小,无法承担这一重任。于是,德国面临两难困境:要么放弃俾斯麦时期不与英国对抗的原则,要么冒险发展海军,为德国谋取海外市场。

对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来说,海外贸易都是必须要发展的空间,这对工业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机器化生产的时代,产品生产速度是以往的几十倍、上百倍,但市场空间相对不变,因此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需要拓展市场。这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就等于拥有广阔的市场,因为殖民地是宗主国自然的、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最好的海外市场,因此,谁拥有多少殖民地就拥有多少海外市场,在这方面,德国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在海外贸易中,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产品、运输和市场,海上运输又是联系产地和市场的纽带。在贸易大竞争的年代,纯粹的商业竞争是基于生产效率和经营能力,但是拓展海外市场是需要海军扩展殖民地和保护贸易航线的。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贸易竞争从来就不是善良、纯洁的商业活动,而是充满血腥的国家战争。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与拥有更广阔的殖民地和其他海外市场是两码事,而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掌握市场的永远优于掌握产品的。

德国只拥有丰富的产品,海外殖民地相对较少,更缺少海军——当德国扬起风帆的时候,他们发现,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几乎已经将世界瓜分完毕,等待他们去占有的殖民地所剩无几,无论是原料产地还是销售市场,控制权都在这些传统的殖民大国手中。而且,出于贸易竞争的原因,各国都在自己国内和所控制的殖民地以及势力范围内尽可能建立贸易保护,在这种状态中,德国产品的海外销售难乎其难。即便能得到些边边角角的殖民地,对庞大的德国工业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实际上,俾斯麦执政的后期已经开始面对市场窘境,俾斯麦作为首相,是各方利益的调解人和国家利益的领导者,他很清楚德国的状态,但是既不能放任扩张主义者,更不能过分压制国内的资本家。在大国环伺的环境中,任何扩张主义行动都可能遭到其他大国的联合反对,但还必须要为德国谋取海外通道。

俾斯麦的策略,是暗中积蓄力量,而不是贸然地发展海军。他首先支持德国发展航运业,以德国的工业能力和经营能力,可以建造优良的货船、客轮,也能良好地经营起航运业,在有了良好的造船业和航运业后,德国商品可以顺势而为。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德国造船厂很快赢得了众多的订单,工商业巨头们迅速组织成立了北德意志—劳埃德和汉堡—美洲等航运公司,这些航运公司已经展示出与英国的白星、卡纳德等老牌海运企业争雄的能力。

这时,英国对德国的海外发展并没感到担忧,因为尽管德国航运业发展迅猛,但总体上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的航运大国相比还很弱小;另外,德国在发展海运的时候,海军并没有同步发展,仍保持低姿态和近岸防御,所以,德国的这一发展没有引起英国的任何反对。

俾斯麦的这一策略一如既往地成功——这既让德国初步奠定了海外发展的基础,也保证了德国资本的盈利,同时也未引起英国、法国的敌意。另外,德国宝贵的资本也没有过早地分散投入到海军扩张之中,这对德国来说可以是有利的——建造海军,是需要非常巨大的资本投入的,这既会减少资本的商业投入,也会影响陆军的建设。

第15节:

除了在暗中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外,俾斯麦还利用其强势和睿智的外交手段,为德国海外扩张铺路。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德国主持召开了有欧洲14国参加的“柏林会议”,会议议题是讨论非洲刚果地区的利益分配和势力范围。刚果处于中非腹地,盛产木材、钻石、铜、锰等许多重要物资。在俾斯麦的主导和努力之下,这次会议德国获得了满意的成果。而且,俾斯麦成功促使列强修改了传统的“发现即占有”的殖民地规则,他提出了“必须有效占领”的新标准。这实际上否定了很多占有规则,为日后德国占有殖民地打开了规则之门——如果说德国走向海外扩张,那么应该从这次会议开始算起。

1890年,在俾斯麦下台后不久,德国还用非洲的桑给巴尔岛同英国交换北海的赫尔戈兰岛。这一协议正是在俾斯麦的努力下促成的,他离职前签订了该协议,离职后两国予以履行。俾斯麦当然很清楚德国海军十分缺乏海外基地,为弥补这一先天不足,俾斯麦尽可能为德国谋取海外殖民地和海军基地。赫尔戈兰岛是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时从丹麦手中夺取的,这里距离德国最重要的威廉港不到一天的航程,是德国海军进入北海最佳的前沿基地。

1888年6月,在位仅99天的腓特烈三世去世,其长子威廉腓特烈维克多阿尔伯特继位;1890年,俾斯麦离职时,德国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商船队和繁荣的造船业、航运业,但德国舰队仍然十分弱小。威廉二世上台,给德国希望发展强大海军、扩张海外市场的资本家们带来了希望,因为威廉二世也是一个大海军主义者。

但是威廉二世对海权所抱的态度远远大于德国的能力,更大于俾斯麦为德国海军制定的发展速度,“如果舰队仅仅代表了一类异想天开的奇思,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凄惨的战略后果”(霍华德比尔:《西奥多罗斯福与美国之崛起为世界强国》)。最重要的是,当德国开始发展海洋力量的时候,就意味着全球争霸,可能会成为全球强国——这相对于欧洲大陆战略被称之为世界战略——这就会触碰到长期在欧陆维持均势并在世界维持霸权的近邻英国。

德国的战争思考

既然决定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改弦更张为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那么德国就必须要考虑可能会爆发战争,并做好战争准备。

实际上,早在俾斯麦时期,德国陆军就已经考虑如何进行战争了。

在普鲁士卓越的陆军基础上,俾斯麦时期,在总参谋长赫尔姆特冯毛奇(老毛奇)领导下,完成了近现代军事革命,培养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陆军——这是一个十分完善的军事体系,其军官团队伍、后勤补给系统、战略机动能力等都是世界各国效仿的楷模。同时,毛奇根据大陆政策也制订了两线作战的计划,但总体而言也是防御性的,即核心目的是为了维持现状(也就是维持欧洲均势),用以抵御德国东西两线国家的联合进攻。早在普法战争后,德国军事家们就开始讨论德国两线作战问题,毛奇曾写道:“目前的政治形势迫使我们预见到,最近的将来我们将在两条战线上进行战争。”为此,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内铁路建设,以便快速调动军队,“一方面对付随时准备进攻的敌人,另一方面对付动员迟缓的敌人。我们能否调动我们的大部分作战兵力先去对付一个敌人,然后再去对付另一个敌人,仅仅取决于定下决心是否及时。”但是,普法战争的经验后来又使老毛奇很快改变了想法,1871年春他就得出了不能在两条战线上进行速决战的结论,他认为德国“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以一次迅速而成功的进攻摆脱一个敌人,然后再去进攻另一个敌人。我们刚刚认识到,要胜利结束对法国的斗争是何等艰难”。1890年5月,他又一次强调说:“几个欧洲国家将开始交战,它们已空前未有地武装起来了。其中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在一二次进军中被削弱到认输的地步。”不过,老毛奇不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进行速决战的警告在后来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米△花△书△库△ ;__

第16节:

为解决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制订的“施里芬计划”(亦称“对法战争备忘录”)提出,利用德国位于欧洲中心的地理,可以先将俄法两国分隔,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计划认为,德国的主要敌人在西线,所以应该把战略重点放在西线,并以速决战和先发制人的手段,集中优势兵力,在4至6周内击败法国,然后利用铁路迅速挥师东进,再击败俄国,争取在2至3个月内赢得战争。显然,“施里芬计划”是从大决战的思想出发,而且必须在战前就拟定好各部队的行军计划、作战任务、攻击目标,甚至每支部队的军官都要清楚每天的行动大致目标,军队在经过铁路转移后,一下火车就必须毫不迟疑地向战场开进,并能立即投入战斗。而且,不论敌人是否发觉德军部队的行动,也不论敌方采取何种防御,都要不惜任何代价执行既定任务,以保证总决战的胜利。“施里芬计划”的核心就是不停地进攻,正如其所言,“现代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他认为,防御不仅与德国的战争史格格不入,而且也不符合德国士兵的性格;相反,进攻可以发挥士气,激励每一个士兵勇猛向前。

在海洋方面,在俾斯麦时代为避免刺激英国,一直采取低调、弱势、近海防御姿态,不过德国也一直在悄然地谋求向海洋方向发展。早在1864年,当普鲁士通过普丹战争夺取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两个公国后,就着手开凿著名的威廉皇帝运河(即基尔运河)。这条运河开凿成功后,将体现出重大的战略价值——当时德国海军认为,由于波罗的海只有一个出海口,很容易受到英国海军的封锁,当这条运河凿通后,德国海军力量在战时可以迅速在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安全转移,而不必受到斯尔格拉克海峡(丹麦与挪威之间)的限制。另外,这条运河还有利于以弱势的德国海军应对优势的英国海军,因为当英国海军规模只有不到2倍于德国海军实力的情况下,英国海军难以同时封锁海峡和运河两个出海口。

俾斯麦时期的德国海军防御策略虽然是低姿态的,但却也符合德国的海上安全需要,其海军依托海岸掩护,能够有效保护重要出海口和港口。当然,这时的德国海军还远不具备公海航行和作战能力,不能保护其海外殖民地和打击敌国海上交通线。不过,在海军建设思想以及战略思想方面,德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仍没有形成清晰的、切实可行的海军指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