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不知道,廖济舟其实是不情愿这次对吴运韬的任命和排序的。
Z部党组商定了由徐罘接任夏乃尊的职务以后,邱小康说:“老徐就这样了。第二把手怎样安排,济舟你先拿个意见。”
有了邱小康的这句话,其他人就松弛了下来,等着廖济舟拿出意见。廖济舟看看大家,就像在征询大家允许他把话说到什么程度,党组关于人事问题的讨论一般比较敏感。
众人都说:“济舟你了解那里的情况,你说吧。”
廖济舟又看了邱小康一眼,说:“第二把手最好从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原来的班子里面产生。”
“对对,这有利于工作。”
“我想是这样啊,”廖济舟尽量让语气平缓一些,“论资历、水平,富烨都不错,这个人又很正派,我看他可以不动,继续当二把手……不知你们感觉怎样?”
这是一个最没有磕碰的方案。有人说富烨太书生气,放在事实上等于一把手的位置上,未必能控制工作局面。当然,也有人说廖济舟的意见是对的,这将保证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内部的稳定……等等。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廖济舟其实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还要邱小康来拍板。他脸上带着笑意,缓缓地说:“富烨的确是一个好领导,人很正派,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我也和大家一样,担心他的工作魄力。下来还有谁?”
有人说:“下来就是吴运韬了。”
“吴运韬不行,”梁峥嵘说,“把吴运韬列在徐罘之后,徐罘会很难工作……”
“我看老吴可以……”
邱小康问廖济舟:“济舟你说说?”
廖济舟和善地笑着说:“不错,这人还是不错的。”
邱小康笑笑,没有再说什么,将双手按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这通常是做了决定的表示。
“我看这样吧:可以考虑让吴运韬做徐罘的副手。老徐年纪大了,别让他操那样多的心了……”众人会心地笑起来。“老吴年轻,就让他多跑跑———我想老徐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是是是,”廖济舟说,“老徐人很豁达。”
“所以让吴运韬试试。其实我也不了解运韬这个人,我对他的印象还是从济舟那里来的。这个人在工作上还是很有想法的,是吧?”
廖济舟点着头说:“运韬这个人工作上有魄力。”
“我看这就行,济舟。”邱小康面向大家,“东方文化出版中心这次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夏乃尊政治上不敏感,这是我们选拔任用干部上的一个教训。我们需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把握住方向的人。”
他没有解释何以见得吴运韬就是这样的人。
大家当然只能接受邱小康的说法,梁峥嵘也不再坚持他的意见,于是形成了决议,启动了任用程序:先由分管领导找当事人谈话,没有意见,再由人事部考察了解,写出书面报告,然后下发任命文件。
徐罘根本没想到对他会有这样的安排,一时拿不定主意。他考虑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给廖济舟回话说,他服从党组的安排。于是,关于徐罘的任命进入到人事考察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实际上也就等于公开宣布了,Z部机关和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几乎同时听到了徐罘任主任的传闻,徐罘接受了不少祝贺。
就在人事部完成考察、准备起草任命文件的时候,徐罘变卦了,他急急火火地找到廖济舟,说:“老廖,我认真想了一下,我觉得我不是合适的人选。”
廖济舟很感诧异:“怎么了?”
“我是说我不行,我可能不适宜到东方去工作。”
廖济舟指点着徐罘:“你呀,老徐你呀,你一定是听人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