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连朱祁镇也拿他俩来打趣说笑。本来么,这一次就是出去捞上几个,只要不是太过份,皇帝也不会把这个当回事。
大明的法纪,大约就是从本朝开始。胡乱传奉封官从天顺始,到成化传奉官过千人,孝宗即位才全部罢斥,赏宦官盐引和茶引,开中法的败坏,自本朝始。土木之变,京营力量消退,营制废驰,内重外轻之势彻底荡然无存,亦是本朝始。兼并土地。赐亲王勋臣大量的庄田,皇帝和太子自己也是大置庄田,天顺八年还算克制,毕竟朱祁镇吃过苦,到了成化年间就是挥霍无度了,大兴宫室,赏赐用度无算,后人有言,如果不是开国百年积攒下来的财富,恐怕也就是经不起朱祁镇和朱见深这爷儿俩的折腾了。
从皇帝这个角度来说,朱祁镇当的蛮不够格儿的。不过。从朋友的角度来说,又是蛮够意思的朋友。
两个好友回来,皇帝也体谅,并不打算安排差使,只是见了几面,聊聊在外头的见闻。当然,袁彬和哈铭也是有选择的说一些,哪些该讲,哪些不能讲,他们还是分的很清楚的。
至于两人都打算调往南京任官,皇帝有些意外,不过,也算理解。京城之中现在各方势力错踪复杂,一不小心陷进去就是万劫不复,虽说有皇帝护着,不过不能什么事都找皇帝出头吧?那也太悲剧了一些。既然风云变幻又不打算置身其中,调走到某地任闲职自然是不坏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南京是个休养的好地方。
朱祁镇心底自然也同意他们的看法,现在京中局面算是暂且稳下来,但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什么说不清的变故?既然朋友要避祸趋吉,自然是要允准的。
他不无伤感的道:“两位都是患难之交,也是可以和吾聊些家常的,也是可以寄托腹心的好友,唉,你们走了,想听点真话,除了锦衣卫官外,恐怕也听不到几句了。”
说起锦衣卫官,当然就是指的张佳木。看来,皇帝对张佳木的信任还是很不错的。
袁彬和哈铭对视一眼,这一回他们回京来,几次见过张佳木,想打听一下大同局势的情形,不过张佳木总是避而不谈,或是言不及义,如此这般,两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今天皇帝这般说话,两人想想见面的时间短了,有些话再不当面说,恐怕想说亦不可得了。
虽然话在嘴边,但这两人都是经过大事的人,智谋多高谈不上,稳重是足够了。当下勉强将嘴边的话又压下,然后扯了一阵闲话,倒是朱祁镇主动道:“你们最好去见见张佳木吧,到了南京也还算他的属下,我看,他心地还是良善的底子,你们和他有旧,只要他答应照应你,到了南京,也就不会有人为难你们了。”
“是,臣知道!”
眼前这位至尊为别人打算起来,真是巨细靡遗,没有一点想不到的地方。袁彬和哈铭也是出外见的多了,再结合京师情形,知道外安而内忧,不如趁早撒开走路,等大局稳了再想着将来回京的事,所以张佳木的照应也是必不可免,因此立刻答应下来。
出东华门出宫,没一会儿就到了张府外头。
这会儿正是傍晚时间,金乌将落,张府外头却是排的满满当当的人群,多半是穿着青衣的奴仆,帮主人看着马,或是照应牛车,也有少量的凉轿,轿班聚集在一起,说闲聊天摆龙门阵,正是扯的热闹的时候。
门房内外,也有少量穿着薄纱的官员,或是兴冲冲而入,或是面色深沉沮丧而出。至于穿着各色服饰,或飞鱼,或麒麟,或蟒服的锦衣卫校尉到指挥一级的武官,更是数也数不清楚。
袁彬和哈铭也是卫中老人,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势力,但各方的头头都是老相识,一路过来,手拱着就没放下,只是看来看去,老伙计少,倒是当年不少后进,现在已经成为职司不低的武官,短短时间,物是人非,想想也是令人感叹的很了。
张佳木倒是没有教他们久等,刚投过帖子没一会儿,里头便是过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物扶着头顶的帽子匆忙跑过来,隔的老远,便叫道:“开中门。”
多少大员到张府来,只是侧门出入,按袁彬哈铭的品级,自然也是侧门进,但由着授业恩师的情份,师道尊严,便是中门进中门出的硬进硬出的礼数,这么一闹,哈铭也是露出感动的神色,向着袁彬轻声道:“不管怎么说,这个孩子尊师重道,这一层倒是一直没有变过。”
“嗯。”袁彬轻轻一点头,他知道张佳木权势已经非比寻常,几乎是一天比一天增长,明的暗的都是极为膨胀,甚至都督一级的武官大员,想见他一面也是千难万难,既然有此待遇,他向着哈铭道:“事关国政大事,皇上恩遇和你这个弟子的前程,咱们就更是得把话说透不可了!”
第261章 行乐
张佳木就在上房之中。袁彬和哈铭进来之后,天气已经开始昏暗,张府下人开始到处掌灯,从内院门进来,一路上到处都是青衣小厮们悄没声响的点亮灯火,等他们到了内书房的石阶之下时,回首来路,只见灯烛次第亮起,犹如一条长长的火龙,瞬息之间,原本寂寂无声的巨宅就因为这些灯火添了一些活力,仿佛活过来了一般。
“看看,”袁彬很羡慕的道:“这就是开府建衙,起居八座。”
话音未落,张佳木已经站在滴水檐下,笑容可掬的向着两人一弯腰,长揖下去,笑道:“老师,袁叔,恕我没有远迎。”
论官职,现在两边相差太远。但张佳木向来是执弟子礼,所以两人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还了半礼,然后张佳木在一旁揖让,请这两个尊长入内。
“时辰差不离了,”张佳木笑道:“就在这里开饭,小饮几杯,怎么样?”
“行啊,在哪儿都好。”哈铭无可不可,笑道:“我也不去见我那嫂子了,佳木,给我问个好就是了。”
以前是小门小户的时候,哈铭上门来倒是全家都见得着,现在规矩不同以往,所以也就只能托张佳木问声好算完。
“是是,托师父的福,家母向来身子健郎。”张佳木垂手答了一句,笑道:“一会娘亲准定派人来致意的,咱们先坐下吧。”
于是三人团团坐定,张佳木略一示意,有个听差上来,却听他问道:“怎么样,今天有什么好东西没有?”
“有个熊掌已经发了三天,很费功夫,看样子还不坏。”
“好。”张佳木道:“那就是这个了,叫他们摆饭吧。”
“是。”听差答应一声,立刻出去。没过一会儿,就有几个下人抬着桌面进来,放在大理石面的圆桌上,碗筷银杯都放在桌面上,摆的现成,接着就是端上冒着热气发的极好的熊掌,再有几个小菜佐酒,香气上来,立刻就惹动人的食欲。
“来,”张佳木满面红光,端起酒杯,向着两人尊亲笑道:“袁大叔,师父,满饮此杯。”
“好,干了!”
都是武官,自有一种爽郎明快的格局,张佳木说话自然也很松快,喝了几杯,吃了一轮菜,各人停住杯筷,张佳木先笑道:“师父。袁大叔,你们今天过来,是要和我说石彪这厮的事吧?”
“是的。”袁彬怨气最大,抢先开口:“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说是大捷,斩首真正不过几十级,其余的斩首我去看了,十之八九是杀良冒功。这且不必提,堂堂亲王,居然跪下向个总兵官行礼,朝廷法度何在?尊严何在?我倒不是喜欢代王,不过要是总兵官没了法度约束,心无尊卑上下,那么,试问万一出了乱子,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这已经算是很严厉的指责,袁彬说完,哈铭觉得应该做一下缓冲的表示,于是也慢慢跟着道:“佳木也是谋定而后动,想来肯定有自己的主张,我看此时也没有外人,不妨从容说来听听,怎么样?”
“老师,袁大叔,”张佳木笑道:“还真没有什么打算,总兵官忠勤可靠,忠国公圣眷正浓,我能有什么打算和作为?老实说,现在石亨一家。我是惹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