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王洪文传 > 第24部分(第2页)

第24部分(第2页)

急急转移,把陈丕显、曹荻秋、马天水关进矗立于外滩的上海大厦。“二兵团”把七楼严密封锁。包下几个房间,让陈丕显、曹荻秋、马天水和看管人员住了下来。

或许因为神经过敏,疑神疑鬼,或许因为确有其事,事出有因:从七楼俯看,外白渡桥附近,有一群“工总司”队员在走来走去。

“老耿,上海大厦太显眼,附近发现敌情!”看守人员马上打电话向“耿司令”请示。

“今晚立即转移!”耿金章下达命令。

深夜十二点,上海大厦电梯里,出现几个奇特的“造反派”:身穿军大衣,头戴咖啡色海虎绒军帽,套着“工总司”红袖章,戴着大口罩。这几个“造反派”看上去,一点也没有神气活现的派头,而是愁眉苦脸。

他们是经过“二兵团”造反队员精心“化妆”的陈丕显、曹荻秋和马天水。

门口停着两辆大卡车——为的是大卡车不象小轿车那样惹人注意。至于两辆,则是因为马天水一再向“二兵团”申明,他不愿跟陈、曹在一起。

两辆卡车分道扬镳,消失在黑黢黢的夜幕中。

一辆卡车驶往徐家汇,把马天水关押在一家工厂的技工学校里。

另一辆卡车载着陈丕显、曹荻秋,出现在上海西北郊区公路上。路边的灯光变得稀疏起来,两侧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墨黑的农田。开了一个多小时,车前不见车,车后也不见车,这辆孤零零的卡车驶入嘉定县黄渡镇附近的一家工厂——上海商业二局所属的上海禽蛋五厂。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陈丕显、曹荻秋便被“二兵团”秘密关押于此。

“老耿,快把陈、曹交出来。”王洪文一次次给耿金章挂电话。

“什么?我也在找陈丕显、曹荻秋呀!”耿金章说道,“听说,他们是被‘工总司’抓去。老王,你要赶快交出陈、曹——我们‘二兵团’要召开批判陈、曹大会!”

象捉迷藏似的,“二兵团”不断转移着陈、曹,时而在新城饭店,时而在国际饭店,时而在衡山饭店……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二兵团”密藏陈、曹的消息不胫而走,“保皇派”的帽子眼看着要落在耿金章头上。

耿金章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陈、曹确实在我手里。谁要批斗陈、曹,谁向我‘借’。我派人派车送去,限时限刻送回!”

于是,“二兵团”犹如成了“陈、曹出租公司”一般,谁要开批斗陈、曹的会,事先要向“耿司令”办理“租借”手续。仗着人多势众,别的造反派组织也不敢从“二兵团”手中抢陈、曹。

耿金章把陈、曹捏在手中,还有他的“小九九”:随着他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的矛盾日益尖锐,他在筹划着自搞另一套——干脆,把张、姚、王撇在一边,另树一帜,联合一批造反派组织夺权,也实行“三结合”。其中的“结合干部”,就用陈丕显!

虽说陈丕显也挨了批判,毕竟他是“红小鬼”出身,没有任何历史问题,批来批去无非是“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而已。当然,耿金章打算把陈丕显作为“结合干部”,这是极端秘密的计划,从不外露。王洪文骂他“老保”,倒是猜着了几分。

“耿金章是最危险的人物!”王洪文对小兄弟们说出了这句话。

果真,一九六七年二月二日,以耿金章为首成立了拥有三十二个造反派组织的“上海市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公开扯起了反叛的旗帜,与张、姚、王的“上海人民公社”对着干了。

降服耿金章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二楼的小客厅,“新上海人民公社”的宣言、通令正在紧张地起草。耿金章正在与“上海市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的委员们计议大事。

“耿师傅,您出来一下。”耳边响起清脆的女声。

耿金章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姓朱的联络员来找他。

“什么事?”耿金章知道她一定是来转告张春桥的什么意见,便端坐不动。

“春桥同志请您去一趟。”张春桥不打电话,却派联络员传话,显然事关重要。

“要我去干什么?我正忙!”耿金章爱理不理地说道。如今,他要与张春桥分庭抗礼,对那位“春桥同志”已充满敌意。

“耿师傅,请您去一下吧,路又不远。”联络员又说道,那话音近乎哀求。

“既然路不远,为什么张春桥不能来,非要我去?!”耿金章傲然答道。

“这儿人太多,说话不方便。还是委屈您去一趟吧。”联络员缠着耿金章,再三恳求。

“好吧,那就去一趟吧。”耿金章搭够了架子,终于站了起来。

小轿车的轮子才转了几圈,就已行驶在兴国路上了。

轿车一进兴国招待所的大门,耿金章远远望去,张春桥已仁立在五号楼前静候。这清楚地表明,他急于与耿金章会谈,因为耿金章要成立“新上海人民公社”的消息,使他象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