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刘表乃汉室宗亲,虽然礼贤下士,然而目标大多都是那些有名望之人。张鲁若是降了刘表,必定不会受到厚待。
与之相反,陈旭求贤若渴,颁布唯才是举的招贤令。两者选一,根本不用猜测结果。
法正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子乔莫要忘了陈文昭出身黄巾?黄巾军与天师道之间,可是有很大渊源呐。”
太平道与天师道本为同源,当初张角率领黄巾军起义的时候,五斗米道首领张修也在巴郡率众起义,攻占汉中部分地区,配合东方太平道策动的黄巾军大起义。
随后朝廷征讨天师道不利,益州牧刘焉就以怀柔的手段,任命张修为别部司马,又委张鲁为督义司马。
那个时候天师道首领张修,夺取了张鲁父亲张衡教主的位置。及至后来,张鲁更是杀掉张修,自立为天师道‘师君’。
然而,天师道与太平道之间的渊源,却也非常深厚。
换成别人前去劝说被大军压境的张鲁,不见得能够说得张鲁投降,换成了张角女婿的陈旭,却是有极大可能说降张鲁。
还好陈旭没有听到法正的话,不然定会惊为天人,为法正的智谋所折服。法正所猜测到的虽然不是全部,却也**不离十了。
听到了法正的一番话,张松当即叹道:“主公若是能够重用孝直,你我兄弟二人合力为主公夺取汉中,而后北拒关中军,未尝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虽说历史上张松向刘备献上益州的地图,心有反意。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忠义之人。
正是因为张松太聪明了,知道刘璋并非明主,益州基业早晚必被他人所得,这才有了迎刘备入蜀的意图。
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张松虽然长相丑陋,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雄心壮志,想要在乱世之中干下一番大事业。
刘璋并不满足张松择主的标准,被人抛弃到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想要一个聪明人为一个昏庸之主尽忠,却是有些不太现实。
念及于此,张松眼中当即闪过一道厉色,对法正说道:“孝直,刘益州并非明主,若是等到陈文昭夺取汉中以后,益州之地早晚都会易手。”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将益州献给一位明主,好当做进身之阶?”
见张松下定决心反叛刘璋,法正脸上才露出了笑容。而后,他严肃的说道:“虽然传言陈文昭乃是一方明主,也难保只是徒有虚名。”
“想要真正了解此人,子乔还应当亲自前去见他一面才好。”
张松问道:“我如今在益州任职,如何能够轻易离开?”
法正道:“可如此,如此!”
561。第561章 黄权激刘表
荆州南郡,襄阳城,州牧府之内,刘表麾下文武齐聚一堂。
刘表拿着天子颁布的诏书,环视众人说道:“如今张鲁称王,天子下诏令吾领兵讨贼,不知诸位有对此有何看法?”
蔡瑁急忙说道:“汉中山高路险,若是我等出兵讨伐,恐怕难以攻克。更何况这道诏书虽然名义上乃是天子颁布,实际上何人不知这是陈文昭的意思?”
“空耗钱粮讨伐汉中,愚以为如此行事不可。”
蒯良却是说道:“主公乃汉室宗亲,自当拥护汉室。如今张鲁称王,对于汉室威信的打击之大,无可估量。”
“主公若时刻得到天子诏书而无动于衷,恐怕会惹人非议,反而不美啊。”
蒯越亦是说道:“张鲁妄自称王,天下应当共讨之,主公乃皇室贵胄,讨伐逆贼更是责无旁贷。”
刘表皱着眉头说道:“话虽如此,然而汉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想要攻下汉中,恐非易事啊。”
蒯良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只需派人前去攻打汉中即可,至于打不打得下来,却无关紧要。”
刘表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才恍然大悟。
上次袁术称帝,刘表就找借口没有出兵讨伐,只是为陈旭提供了一批粮食。事过之后,却有不少心怀汉室之人,对于他颇有非议。
刘表毕竟乃汉室宗亲,假如张鲁称王他却无动于衷,而且又不奉天子诏书讨贼的话,对于他直接名声必定有所损害。
然而,只要他派人出兵攻打汉中,无论打不打得下来,都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
刘表也能告诉天下人:看,我的确忠于汉室,出兵为国讨贼。
出不出兵乃是态度的问题,打不打得下来却是能力的问题,只要刘表向汉中出兵,纵然打不下来汉中,别人亦是无话可数。
只待战局僵持下去以后,他就可以借口军中缺粮而撤兵。念及于此,刘表当即一脸喜色,就准备调兵遣将攻打汉中。
就在此时,左右进来报告:“主公,益州派遣了使者过来,想要面见主公。”
蒯良闻言当即说道:“此必是刘益州派人与主公相约,共伐汉中。”
“看来不止是我一人接到天子诏书啊。”刘表先是自言自语,而后向蒯良问道,“子柔,刘益州派遣使者过来,吾当何以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