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北宋闲王 > 第319部分(第1页)

第319部分(第1页)

听到沈括对王安石的评价如此之高,赵颜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又是了然的一笑,在原来的历史上,沈括就是王安石手下的变法派,而且据说他也是因为在家丁忧而辞官,等到丁忧结束,刚一回到京城就得到了王安石的重用,由此可知沈括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比寻常,所以他对王安石有如此高的评价也就很正常了。

“存中兄,之前我已经见过临川先生一面,只是当时他向我提出了变法一事,想要以变法消除大宋多年来的积弊,不知你以为如何?”赵颜当下再次问道,他之所以如此问,就是想看一看沈括与王安石之间到底有多深的关系,是不是提前知道变法的事?

听到赵颜的话,沈括明显的皱了一下眉头,同时脸上也露出几分踌躇之色,过了一会这才开口道:“郡王,临川先生早在仁宗时就上书提过变法一事,当时我对于变法的看法也与临川先生一样,认为只有变法才能消除大宋的积弊,只是现在想来,当初的想法未免有些太简单了,特别是这几年我在朝中任职,亲眼看到种种积弊带来的影响之深,若是贸然以变法革除积弊,虽然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所冒的风险也实在太大了!”

“咦?存中兄你的这个想法倒是与众不同啊!”赵颜当下也十分惊讶的道,不过他惊讶的并不是沈括的话,而是惊讶沈括竟然与历史上不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竟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竟然与自己差不多,这才是让他惊讶的地方。

沈括并不知道赵颜心中所想,看到赵颜惊讶的样子,当下也是苦笑一声道:“就知道郡王肯定会惊讶,不过这也的确是我心中真实的想法,说起来这种想法还要多谢郡王,因为正是郡王对于军校的做法,才让我产生了这种想法。”

“哦?这是为何?”赵颜听到这里再次惊讶的道,沈括是格物学院的副院长,格物学院距离军校也并不远,事实上两个学校之间也经常展开一些互动,比如搞个蹴鞠比赛之类的,甚至彼此还经常派出一些交换生,毕竟军校的学生也需要学生算学物理之类的,格物学院的学生则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运动,所以两个学校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大宋军队对外屡战屡败,除了一些上面的原因外,另外军中的一些弊端也十分严重,这在以前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想必当初郡王也想改变大宋军队的现状,本来若我是郡王,肯定第一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说服陛下对军队进行改革,这恐怕也是人之常情。”

沈括说到这里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了赵颜一眼,然后这才再次开口道:“不过郡王您却没有这样做,甚至你根本没打算对军队进行改变,而是开办了一所当时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军校,培养一些当时还上不得台面的学生,可是经过这些西夏之战,军校的学生却是一举成名,现在已经成为西军中的中层将领,这些学生就像是一个个种子,慢慢的改变自己手下的军队,而且日后军校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军队中,等到军校的学生完全取代原来的老将领后,那么军队的改革自然而然的也就完成了。”

听完沈括的这些话,赵颜也不禁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当下十分惊奇的开口道:“没想到存中兄对于军校竟然也有这么深的研究,把我们的布局都完全看的通透,实在让本王感到佩服啊!”

“呵呵,郡王您可别夸我,这段时间我和军校的接触实在太多了,再加上子厚兄也是一代大儒,彼此之间也有些交流,所以对于军校的布局也能看出一二,也正是通过军校对军队的改革,让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消除积弊并不一定要用雷霆手段,也许一些比较温和的手段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目的!”沈括听到赵颜的夸奖,当下也不禁笑着开口道,军校中杨怀玉已经去了西军中任职,杨文广老将军还没有回来,所以只能靠张载一个挑起大梁,沈括与张载交好,所以对军校的了解也比其它人要更加深刻。

“的确如此,其实说起来本王对于变法的看法,其实与存中兄一样,前几天临川先生希望通过我说服父皇,以达到变法的目的,不过我却拒绝了,可是很不巧的是,当时我大哥刚好闯进来,结果与临川先生一见如故,这让我也是十分的担心啊!”

“太子他……”沈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惊,赵顼可是大宋未来的皇帝,就算是现在赵曙不同意变法,但等到赵顼登基,那可就没有能制止这场变法的到来了。

“唉,这也算是命运使然吧!”赵颜叹息着说出一句沈括听不懂的话,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严肃的问道,“存中兄,想必现在学院里的学生们也都在讨论临川先生的事吧,不知他们对于临川先生是什么看法?若是我们把变法的事情传出去,你觉得学院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五章 王安石觐见

赵颜打开马车的窗子,叫住一个街边的报童,拿出五文钱买了份今天的报纸,然后又让人买了一笼汤包,坐在马车里边吃边看报纸,今天早上他还没起床,就被赵曙派来的使者叫醒,召他即刻进宫,这让赵颜连早饭都没来的及吃,只能在路上随便吃点。

“王临川今日觐见官家,是否会重提当年变法之事?”赵颜刚一打开报纸,立刻就看到头条上粗黑的一行大字,这让他也有些惊讶,当下看了看下面的内容,结果发现里面提到当初王安石向仁宗皇帝提出变法而未通过的事,因此猜测这次王安石进京,是否会再次提出变法,并且还对赵曙对变法可能的态度做了一些分析。

当看到报纸上这篇文章的最后时,赵颜却不禁一皱眉头,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最后发表了一些自己对变法的看法,言辞之中满是对变法的赞成与期盼,这也代表着大宋绝大部分读书人对变法的态度,所以赵颜才会有些担心。

在后世的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好像遭受到极大的阻力,特别是像司马光等人都被描述为顽固的守旧派,对于变法十分的反对,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变法之初,大宋的读书人其实早就对变法形成了共识,认为大宋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这也是王安石在短短几年里聚集了如此大声望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都认为只有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才能消除国内的积弊,其中司马光更是王安石的好友,多次公开为他宣传变法思想,可以说五安石的名气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司马光传出去的。

不过等到变法没多久,司马光他们这些本来支持变法的人却忽然全都转变风向,对于变法是坚决反对。甚至最后连韩琦和曾公亮等相公也坐不住了,纷纷上书给赵顼,要求停止变法,这是因为他们也看出了变法中所冒的风险,再加上王安石有些急躁的性格和用人不当,导致这场变法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所以他们对变法的态度才会发生一个逆转,可惜当时王安石得到了赵顼的完全信任,再加上王安石以生病为借口逼迫赵顼,最后导致韩琦和司马光等纷纷被贬出京城,朝中也完全变成王安石的一言堂,使得变法终于可以顺利的推行下去。

想到上面这些,赵颜也不禁叹了口气,王安石的变法真正的失败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守旧派的反对,随着韩琦与司马光等人被贬出京。整个朝堂上已经没有可以反对王安石的人了,只可惜变法并没有达到如期的效果,反而因为太过急躁和用人不当等原因,搞的是天怒人怨,最后连赵顼也对王安石产生了一些不满,最终这才导致了变法的失败,至于之后守旧派对王安石等变法派的打压,那都是变法已经破产的情况下。守旧派对变法派的清算罢了。

“王安石今天就要去见父皇,刚好父皇又在这个时候宣我入宫。不会是想让我也在旁边看着吧?”赵颜这时忽然自语道,这也是他忽然间想到的,说起来他和王安石有过接触的事情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肯定瞒不过赵曙,以赵曙对他的重视,让他入宫帮着参考一下也很正常。

一想到这些。赵颜也不禁再次头痛起来,对于王安石这件事,他其实也并不想参与进去,因为无论怎么做都没好处,比如若是他明确的表示反对变法。那肯定会得罪天下间的读书人,毕竟那些读书人可都把王安石当成大宋的救世主。可若是赵颜支持变法,但却知道王安石根本不可能通过变法消除大宋的积弊,反而还会给大宋种下灭亡的种子,因此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当下赵颜赶到宫中,进到垂拱殿时,立刻看到赵曙坐在龙案后,旁边还站着赵顼,另外韩琦与欧阳修、曾公亮等几位相公也在,这让赵颜心中一沉,因为他觉得自己之前的猜测肯定没错,能够让赵曙布下这么大的阵势,肯定是与王安石入宫有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