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知道皇上死了?纵然是天王老子死了又能怎么着?升遐不升遐是朝廷的事、当官的事,与咱平头百姓又有何干?谁又有闲工夫管那么多?断国孝禁了丝竹,可人还有嗓子,横不能叫人把嘴也封上!老百姓的道理就这么简单,该吃吃,该喝喝,该乐还得乐!
此刻,人们看到,在一处空场上站定了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身穿着一袭灰色的夏布大褂,一条粗黑的辫子盘在头顶,先见他用白沙子以他为中心撒了一个直径足有丈余的大大的圆圈,接着,以手作笔,以沙为墨,一左一右写下了两行清俊端庄的大字:
txt小说上传分享
欢喜虫儿第八章(3)
满腹文章穷不怕
五车书史落地贫
随后,他一腿弯曲跪在地上,膝下垫着一把笤帚,左手持两块小竹板,右手从身边的布口袋里又取出一撮白沙子,一面在地上撒字一面击节唱道:
小小笔管空又空,
能工巧匠把它造成,
渴了来喝的砚瓦水,
闷了来花笺纸上任意纵横。
先写一撇不成个字,
后添一捺把“人”字成。
“人”字头上添两点儿念个“火”,
大火烧身最无情。
“火”字头上添宝盖儿念个“灾”字,
灾祸临身罪不轻。
“灾”字底下添个口念个“容”字,
得容人处把人容。
这玩艺儿透着新鲜有趣,天桥的游人谁也没见过,这个称奇,那个叫妙,一会儿的时间便围上了几十号人。
一曲唱罢,汉子立起身,朝着四周作揖行了个礼,“在下‘穷不怕’,原名朱少文,本在梨园学艺,因国丧禁了笙歌乐舞,不得已该了行。初次来到天桥,脚踏生地,眼望生人,还望各位多多包涵!那位爷问了,你是干什么的?又唱又写的算个什么营生?回您话,在下是说相声的。那位爷又问了,什么叫相声?跟您说,相乃相貌之相,声乃声音之声,讲究四个字:说、学、逗、唱。这边有位爷问了,你在地上画的这个圆圈是干什么用的?这得跟您解释,我画的可不是圈儿,而是一口锅,我就是指着它吃饭呢。俗话说,城墙高万丈,到处朋友帮,等一会儿我说完了,各位爷开心了,带着零钱的,您费心往里扔点儿,带多了多给,带少了少给,身上不方便出门儿没带钱的,您就白瞧白看,我还得感谢您站脚助威。下面我伺候各位一段《假斯文》。这位假斯文是谁呢?是我的一个亲戚。什么亲戚呢?是我堂叔伯两姨姑舅哥哥他丈母娘的内侄女的表大爷!”
听到这儿,围观的人禁不住边笑边叫起好来。
段子说的是一个人斗大的字不认识半升,却偏爱在人多众广之下以假充真,摆出一副学问高深的架子,手持烧饼观榜文,倒拿《皇历》当《诗经》,终至出乖露丑、颜面扫地。故事不长,却令人绝倒,随着人们的笑声,一把把铜子雨点般落进了“锅”内,甚至有几个小银角子也一同扔进来。
见众人捧场,朱少文大喜过望,又加说了一段《老倭瓜斗法》,逗得一班听客笑声几起几落,才议论着散了。
为了这次改行,他没少费力气,一连在庙里闷了七八天,仔细回忆了那一年在二闸听张三禄说相声的情景,从自己的藏书中搜寻出几篇有意趣的民间故事、笔记小说,然后加上自己这些年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写了改,改罢又写,挖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才有了这几个小段儿。他知道张三禄说的《贼鬼夺刀》,就是从冯萃楼的笔记小说《昔柳摭谈》中的《缢鬼禁赌贼》发展成的。他不想把这一次该行当作权宜之计,为此,他曾几次去隆福寺寻找张三禄,以达到拜师求艺之目的,可总是机缘不凑,终未能见到。如果能得到张师傅的当面指教,该有多好啊!他不由感叹了一声。
一阵秋风吹过,朱少文的心如同清爽的天气一般开朗了,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不唱戏,改说相声,不也能活人吗?他数数一下午挣到的钱,竟有十三四吊铜子,加上小角子,总共合了十两银子,确实令他喜出望外。他把钱均分了四份,分头用纸包了,一份留给自己,一份孝敬老爸,老人家为清廷挎了一辈子刀,却还是个不够品级的武职,全年的俸禄拢起来才四十几两,有了吃饭的便没有了吃药的。另一份要拿给师父,国孝百日,戏班子自然是歇了锣,虽说李宝成携叶儿在天桥摆了个馄饨摊,可指着这一碗一碗的买卖养活一家人又谈何容易?再一份他打算给丑子师兄送去,他人口多,开销大,光窝头一天就需要多少个?况且又添了臭丫头,千顷地里的一棵苗,仅凭卖菜那点利,够干吗使的?
他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小笤帚,将地上的白沙归拢到一堆,以便明日再用。当扫到“穷不怕”这三个字时,遂不禁感慨起来,朱少文啊,朱少文,莫非你真的是不怕穷么?他叫了自己的名字,手抚了胸口问着,最终还是摇了头。人活一世,有哪个愿意穷得叮当响?又有哪个甘心穷困潦倒终此一生?然而,他想到,穷并不是最可怕的,究其理,可怕者志短,可畏者技穷也!穷而思变,以变求通,唯通是久,这才是穷者之正途!穷不怕并非不怕穷啊!让后人去猜去想吧……他越发对自己的这个艺名感到了满意。
俗话说,树大招风风撼树。朱少文没料到,三天之后,在自己踌躇满志之时,平地上陡然起了风波。
匆匆吃过午饭,朱少文便来到天桥。撂地卖艺形同种庄稼,一样得依靠天时。空场里,上无遮,下无盖,刮风减半,下雨全无,没有了人,玩艺儿再好又演给谁看?他想趁着秋高气爽的好天多做几回场,争取好歹有个积蓄。
他走过一个小饭馆的拐角处,被一阵喝彩声吸引了,停住了脚步。隔着人群望去,只见紧靠墙根立着一个布帐——几根植在地里的竹竿,围裹着一圈半旧的蓝布,由此撑起了一个横三竖六的长方天地。所有的热闹、响动都是从布帐子里发出来的,像是在敷演着一出小戏。他隐隐约约听见有一头驴呱嗒着蹄足,行走在山道上由远而近,脖子下的铜铃铛哗啷啷晃着,还不时打上几个响鼻。林间白鸟啁啾,似有一个妇人骑在驴背上,吆喝着,轰赶着,偶尔还悠闲地哼唱着乡村中流行的小曲。俄而,那驴停下了,好像有人从什么地方迎出来,听口音像是娘家哥哥,还有嫂子和妹妹,接着又是一个缺牙断齿的老太太,呜呜噜噜诉说着离别情绪。随后,一盘石磨嗡嗡地转动起来,猪嚎、鸡飞、羊叫,磨刀霍霍。一个月科的婴儿哭了,仿佛饥饿到了极点,哭声由弱至强,渐而疯狂,渐而喑哑,渐而有泣无音,渐而吸吮替代了搅闹。一会儿,那母亲搂抱着孩子睡了,还打起了鼾。忽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锣响,是某个地方着起了大火,遇难者的惊呼声、求救声、奔跑声,风助火势火烧房屋的噼剥声,救火人的泼水声、扇打声,彼此交织在一起。蓦然间,天边轰了一声炸雷,有雨从天而降,先小后大,先疏后密,爆豆般连成一片……
欢喜虫儿第八章(4)
朱少文悟到,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帐子戏”了,作场的段子他听说过,好像叫《大奶奶回娘家》。此时,帐子中已寂然,随着布帘掀动,一个人从里面钻出来,显的是出来讨钱的,但没料到,刚刚还在围观的人们竟一哄而散,只留下朱少文孤单单站在原地。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他轻叹了一声,从怀中摸出一个银角子递到那人手上,低下头走了。
待回到自己的场子上,见已有###个人在等候了,朱少文微笑着朝老主顾点点头,站到中央,二话没说,挽起袖口,先自用白沙子在地上转着圈儿撒了一首联字回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