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中国地板风云:一地阳光 > 第17部分(第2页)

第17部分(第2页)

近十年以来中国地板业的高速发展从内销转向外销,一些企业将国内市场转至国外成绩斐然。参与国际竞争就必然给国外同类企业和产品造成生存空间的挤压。

规则的考验

7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启动了“337调查” 。

中国地板业如临大敌。在早些时候,召开的林产协会的专题会上,大家意识到这也许是一副多米诺骨牌,如果在专利锁扣上中国企业败诉,也许会引发一连串的跟随效应。地板花色、静音技术、低甲醛技术、抗菌技术等等一系列的专利问题,可能接踵而至。

到那时,中国地板界也许面临的是伤筋动骨乃至元气大伤。现在的问题是不能让第一块骨牌倒下。

专利付费是显规则,模仿专利是潜规则。显规则在与潜规则的较量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对话。

如果对话失败,中国地板每年销往美国的数量是3000万平米。这些产品势必回流,给产能过剩的国内市场雪上加霜。

“专利具有时效性,并有真伪之分;专利的权利要求也有多少之分。有的专利持有人其专利的权利要求有数十项甚至百余项,但并不是所有的权利要求都能够成为其向我国地板生产企业索价的砝码。”

在会议期间,有专家的上述这段话为大家打了气。

专家还建议:木地板企业要联合应诉,争取权益的保障,但也应适当借助政府力量。锁扣专利的结果不光影响17家企业,也将影响整个国内地板业和地板经济的发展。

这无疑是个乐观的估计。

关于此事彭鸿斌直言不讳,认为国内地板界应更多审视自身的不足。这说明国内地板界整体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淡漠。积极应诉只是争取一个好的结果,但同时大家应在这件事中有所反省和改进。

彭鸿斌的话刺耳,却没有媚众。后来事态的最终发展并不如人们期待的乐观。

事实上,在一个透明、成熟的市场上,规则可以用作武器,但很少可以当作侥幸。每个赛场,都有自身的比赛规则。

锁扣事件看规则(3)

如果说我们走出去,创新和品牌能增强技术水平提高商场上的竞技能力,那规则就是一个适不适合在场上停留的问题。这跟体育比赛的区别不大,上了场,如果完全不守规则,结局只能是:走出去,再退回来,上了场,再被逐出场。

规则,只能遵守,不能挑战。

喜忧各半的中场

由于“337调查”,国内地板界涉入至深,牵连至广。

中国商务部与林产工业协会出面,在国内进行了专项的诉讼招标,最终组成了中美律师工作团,赴美参加应诉,为国内地板界谋求尽可能理想的结果。

2006年7月,“337”调查的第一个裁定结果出台,但人们见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在国内公布的消息一片利好,显示中国地板业取得了主动。摘录《中国青年报》的当时报道如下:

中国地板行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案获得首胜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获悉,中国地板行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案”取得巨大突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行政法官美国时间7月3日裁定,由中美律师团队(集佳律师事务所和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以及圣象集团、菲林格尔、升达三大中国地板制造公司联合设计的“第7号锁扣地板”产品可以进入美国,中国首次打破世界上最难的贸易壁垒。

……

此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用该绕道设计制造的产品可以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并且不用支付任何专利许可费,为此连带收益的还有世界其他生产复合地板的企业。这意味着已经收取30亿美元专利费的Unilin公司在全世界20多场官司中第一次遭遇失利,以后其恐怕将无法再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利许可费……

但这个结果显然过于乐观。因为在法律中对同一类事件的法律处理,一般会是一个相同的结果,出现例外的可能性不大。

在Unilin集团的网站上发布了另外一条消息,声称他们获得了初步的胜利。

摘引该网站的当时消息如下:

“2006年7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Unilin集团针对32个被告提起的名为‘某些强化地板产品’的诉讼发布了一项有利的决议。ITC这个所谓的初步决议也包括赞同颁布一项排外的法令。”

“Unilin是硬地板无胶拼接技术的先驱。依靠无胶安装技术的专利权,Unilin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5年初,Unilin宣布越来越多的侵权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在其经销商,零售商和授权的合作伙伴中引起很大的骚动。”

“2005年7月1日Unilin将圣象、菲林格尔、升达等32个被告起述到ITC法庭,控告这32家公司侵犯了Unilin在美国取得的专利——US 6490836,US 6874292 和US 6928779。这些专利保护了Unilin在硬地板无胶结合领域的技术。Unilin能够采取这种行政措施——只有那些有美国国内产业并且运行两套使用上述美国专利技术设备的公司才具备此项资格。开庭9天前,温哥华QC公司和中国福建永安和Unilin达成和解。其他的被告有20家缺席,11家出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