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主脉已变为美国投资———中国制造———美国消费。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定原来美国生产一双耐克鞋的成本是20美元,现在转移到中国之后,离岸中国的成本价是4美元,其中,中国从国外采购这双鞋材料的成本价是2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是美元。
如果按照贸易额顺差理论,每双出口美国的耐克鞋,中国对美获得了4美元的贸易顺差,美国是4美元的贸易逆差,美国“吃了大亏”。但从利润额流向的角度看,每双鞋中国仅得到美元利润,而这美元的利润,还是没有计算中国工人健康的牺牲、环境污染等长期成本。而美国呢?获利极其丰厚:一、由于生产基地转移中国,每双鞋降低成本16美元,降低成本或减亏从财务上看就是利润。二、耐克还可以在中国销售,每双鞋可以得到10美元的利润。如果按照中美新的经贸关系来看,双方的合作共产生了16美元的新增利润,美国获得了的新蛋糕,中国仅获得利润份额。尽管以上假定或有所误差,但毫无疑问,美国享用了中美新经贸关系产生的绝大部分新利润。当然,中国由此获得了GDP的大幅增长,也有新增利润,但利润非常微薄,毕竟是新增蛋糕,这也是造成中国GDP高速增长,但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乏力的关键原因。
。。
传统贸易理论严重误导中国(2)
中国廉价的OEM商品给美国公司创造了大量利润,进而支持了美国公司股票价格,还给美国消费者巨大的福利补贴。而中国因贸易顺差所获得的巨额外汇储备,又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和美国金融资产,降低了美国人的资金利率,即资金使用成本,又给予美国政府和企业大量的利息补贴。
对此,美联储都不能不承认,2005年4月,它在一篇名为《汇率对美国进口价格的影响:一些新的证据》的报告中指出:美联储不必承受太大的通胀压力,而执行“循序渐进”的升息策略,中国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所以,在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下,美国获得了最大的好处,远远大于中国。对此应该感恩的某些美国人,竟视此为中国的“罪名”。
他们摆不上台面的意图无非有三:一、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罪状,通过反倾销和特保,最大限度地挤压中国制造已经非常菲薄的利润;二、美国在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国民储蓄率很低而无钱可借的情况下,迫使中国为美元贬值埋单,分担美国财政赤字;三、为热钱进出中国打通道路,在必要的时候发动一场“货币战争”,以比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更大的声势,一举击溃中国的金融系统,将中国锁定在必须依附美国和西方金融的“制造车间”的身份。
中国崛起东方,对此不能不防!
人民币升值解决贸易顺差如抱薪救火(1)
2007年1月15日,商务部高官对贸易顺差表态,“要将解决贸易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落实”。几乎与此同时,商务部网站全文刊登了题为《外经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的报告,其“假定人民币低估15%”,称“到2007年底以前,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可能达到9%~10%”的预测,即2007年中国人民币可能升值4%~5%。
尽管商务部事后澄清该文仅代表商务部研究员的个人观点,但由于该报告在商务部官方网站刊登,发布者身份又是商务部的研究员,再加上与官方讲话非常巧合地同时发布,还是让市场理解为商务部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市场对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的预期骤升。结果此后半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如果全年保持这种速度,则2007年人民币年将升值。
这一事件,将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关系的争论推向风口浪尖,而关键的焦点是,传统的国际贸易与汇率理论———本币升值,顺差减少是否正确。
在前文分析中,笔者已通过逆差国的案例反证了传统的贸易顺差与汇率变化理论在美国的失效。而在中国,该理论也同样是失效的。
首先,该理论在过去19个月中已被初步证明失效,即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至今(截止到2007年2月1日,以下同),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如果按照传统的贸易与汇率理论,中国对美外贸顺差应该相应减少,至少也应该降低一点,但遗憾的是,它没有给“信徒”们面子———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1019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75亿美元,由2005年6月的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6月的145亿美元。
尽管如此,“信徒”们仍在辩称———贸易顺差没有降下来,那是人民币升值不够,升值6%不行,那就升值16%,甚至升值60%试一试。笔者倒是建议他们立即从书本回到现实,世界已经因“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变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的经济贸易结构天翻地覆,已颠覆了传统贸易和汇率理论。此前,国与国的经贸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各国在本国生产商品和服务,通过进出口的方式提供给对方———在这种模式中,销售额和利润都附着在同一件商品上,属于同一家公司,同一国籍。但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设厂,跨国公司品牌的商品中,销售额和利润已经被分离,跨国公司通过OEM,不需要直接制造,却可以通过品牌授权等方式拿走更多的利润。在不需要标注“美国利润”的同时,销售额却变成了“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罪责”。
简单地说,当国际贸易中,商品的销售额和利润分离,分属不同国别的企业,原先建立在销售额与利润同一体上的传统贸易与汇率理论必然失效。
这种新的国际经贸生态是怎样形成的呢?按照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先生的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政治壁垒和地缘的隔离,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形成了壁垒森严的两种不同经济体。西方国家采用了市场经济,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和劳动力等价格不断攀升,逐渐形成了一个高价格体系;中国等国则采用了计划经济,造成短缺经济的现实,土地和劳动力等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形成了一个低价格体系。就像在长江上建了一个三峡大坝,上游的价格水位很高,下游的价格水位很低。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壁垒降低,加上因特网等高科技跨越了地缘的距离,跨国公司发现,它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价差,将制造基地搬迁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而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为公司构造巨大的新利润空间。随着制造能力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必然带动中国的劳动力和土地等价格的上涨,随之而来的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则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价格上涨。与此同时,美国的商品价格则出现下降趋势,以低价著称的沃尔玛的崛起正是把握了这一趋势。
人民币升值解决贸易顺差如抱薪救火(2)
目前,国际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基本结构,即随着美国制造能力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必然向金融衍生经济升级。由于金融衍生阶段赚钱更容易,美国人消费大手大脚,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增长之源;中国则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材料,加工为成品后,再运到美国等西方国家销售。此结构中,在中美之间,美国必然持续出现大额的贸易逆差,中国必然持续出现大额的贸易顺差;在中国与原材料提供国之间,中国是贸易逆差,原料提供国则是贸易顺差。但是,从利润流向的角度,在中美之间,美国是巨额的利润顺差国,这种巨额的利润顺差,反过来又支持了美国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
无须回避,在这种新结构中,只要中国“世界工厂”的基本角色不变,中国和美国之间不可能实现贸易额的基本平衡,而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基本定位至少会持续10~20年。目前,由于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仍然在上升周期之中,中国对美贸易逆差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保持高位,甚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
如果非要把中美间的贸易平衡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那么有两个方法:一、中国尽快超越OEM品牌代工厂的阶段,使得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中国资本合为一体,但这最多只能是局部实现,因为美国资本、美国品牌和中国制造的结合已经是既成事实;二、中国形成与美国并雄的强大金融市场,可以有足够的金融资产收益养活国民,然后把制造能力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这在至少10~20年内都是奢望。
非要达成贸易平衡不可的话,那只剩下一个办法———将人民币大幅升值,自废了“世界工厂”的“武功”,将“世界工厂”的历史机遇慷慨地转赠他国。即使那样,美国的贸易逆差仍然不会减少,除非美国人不再消费,或者自己重拾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