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万岁约阿希姆 > 第519部分(第2页)

第519部分(第2页)

耳机里传来机场指挥塔通讯官那颇有磁性的声音时,德国空军中尉马克…瓦尔斯抬起头看了一眼缓缓升起的朝阳,右手默默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

在咳嗽般的轰鸣声中,容克斯ju…33那1250马力的发动机被发动起来,3叶的空心钢制螺旋桨开始以2400转分的转速制造向后的强大推力。等到导航员挥下手中的信号棒,机勤人员迅速撤去这些最新式的兀鹫前轮下的安全格。在导航员的指引下,一架又一架ju…33进入起飞跑道,加速滑行直至起飞,陆地在机翼下飞速后退,然后很快就出现了湛蓝的海面。

飞过海岸线,五架兀鹫开始爬升,3千米高空有它们最喜欢的清新空气,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高台跳水则是它们的拿手好戏。

“各机报告情况!”

瓦尔斯一如既往的用他那略显沙哑的声音关照自己的小弟们。

“灰隼2号正常!”听到这个声音,瓦尔斯就会想到此时在自己右边那架飞机的座舱里坐着一个既年轻又英俊的小伙子,他有一头号称能够百分之百反射太阳光芒的金发,虽然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他的确可以凭借自己那没有一丝杂色的柔顺头发获得一份洗发水广告了。

“灰隼3号正常!”腼腆的声音来自瓦尔斯当初最不看好的一名飞行员,这个身高6英尺的小伙子说话却总是怯生生的,这让瓦尔斯总感觉自己的部下里有个小姑娘似的。不过别看他性格非常内向,驾驶这种容克斯俯冲轰炸机进行投弹的时候却要猛得多,他在训练和演习时的投弹成绩是整个小队最棒的,若不是这样,直性子的瓦尔斯恐怕早就将他推荐到战舰声纳室去工作,因为人们只有在那里说话的时候需要小声小气。

“灰隼4号正常!”驾驶那架轰炸机的是一位出生在符腾堡,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小伙子。

“灰隼5号正常!”最后一个,也是这个小队中参军时间最短的一个,1915年出生的他满打满算也才20岁,能在这个年龄加入德国海军素以王牌著称的舰载机部队并参加实战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走了后门,另一种是具有相当的天赋,而这位小伙子显然是后一种。

“很好!我们现在的高度是……”瓦尔斯瞟了一眼自己的高度计,“2500米!继续爬升,直到3500米!我们的目标是霍姆斯特德,那是个已经被海军舰炮夷为平地的港口,听说今早将有4个师的部队在那里登岸,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帮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扫清障碍,用重磅炸弹让美国人蒙头转向!”

令瓦尔斯高兴的是,听到这话小伙子们既没有过于兴奋也没有死气沉沉,在他的长期教导下,小伙子们开始掌握空军部队胜不骄败不馁的传统精髓了!

“虽然这是大家********的前线轰炸任务,但我还是要提醒一点,千万看清了信号再投弹,不要将炸弹扔在我们自己人头上!”瓦尔斯不厌其烦地提醒道。尽管德军早已将无线电信标技术运用到军事上,但这还远称不上精确轰炸,充其量也是为大机群的战略轰炸指引方向,在战术轰炸中却很难起到作用。于是,目前德军地面部队在呼叫己方飞机进行支援的时候扔需要用彩色的信号弹或是焰火来进行指引,然而这样的视觉指引难免产生偏差,特别是在战斗形势较为复杂的战场上,误击还是时有发生。

“长官,放心吧!”小伙子们自信十足地回答,“我们不会让炸弹落到有友军部队的地方,靠近海岸的堡垒,后方的炮兵阵地,还有那些隐藏在沙子里的战车,它们才是我们的猎物,不是么?”

瓦尔斯笑了,对这些经过长期训练和多次实战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来说,在占据制空权的情况下作战实在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ju…33的速度虽然不及战斗机,却比它的前辈们快了不少,仅仅40分钟之后,这个小编队便与铺天盖地的战机一道,带着致命的高爆航空炸弹飞临战场。

第24章 东宁血战 下

午后的阳光斜照大地,坐落在群山之间的东宁镇弥漫在灰白色的硝烟当中。依托东宁镇抵御苏俄军队进攻的倭国士兵们一面小心翼翼地躲避敌人的炮火,一面还要想方设法地将街垒变得更加坚固。他们狼吞虎咽地吃掉了粘满灰尘的冷饭团子,匆匆喝几口凉水,便又到了各自的战斗位置上,这些经久战火考验的家伙狡猾地将每一挺机枪、每一门火炮都隐藏在能够尽可能避免敌人轰炸和火力直击的临时掩体里,部署在这里的六十几辆战车也无一例外地埋伏在废墟当中,用它们黑洞洞的炮口从残墙断壁后面瞄准镇外的开阔地

由于附近防区的日军零散部队陆续撤退过来,驻防东宁镇的日军士兵与开战时相比不减反增。不过,从南北两个方向撤下来的部队大都只有轻武器,战车和火炮在撤退途中或毁于敌方空袭,或因无法拖拽通过崎岖路段而遭遗弃。

趁着苏俄军队的进攻间隙,东宁防线总指挥官小松原匆匆巡视了这条已经千疮百孔的防线,第一线的防御阵地已尽数丢失,日军目前基本上是依托那些建立在山峦之间、深凿岩石的堡垒群进行防守,纵览战场,东宁镇已然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同时决定战役成败的命门所在。基于这些变化,小松原对整体防御部署进行了调整,过半数的预备部队被调来加强东宁镇及纵深防线的守卫,2000多名隶属于各撤退部队的零散部队按照原本的隶属关系临时编整成为21个步兵中队,指挥官的缺额由经验丰富的士官顶替。此外,出于彻底的防御作战需要,第5独立战车旅团残存的战斗车辆也从后方休整地开赴东宁镇西,作为机动兵力加强这里的防守。

猛烈的进攻停歇了不多久,隆隆的炮声再度袭来,爆炸声一阵接着一阵,浓浓的硝烟遮蔽了视线,部署在第一线的日军官兵们很快察觉到大批机械车辆所发出的声音。通讯兵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将那些被炮火破坏的线路重新修复,使得各主要阵地得以跟指挥部保持联系。战斗警报第一时间传达到了城区的各个角落,疲倦不堪的倭兵倭将们知道,激烈的战斗无可避免,没人知道己方阵地能够支撑多久,后方的反击与支援又会在何时发起,大多数人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死守!

伴随着刺耳的履带声,一辆辆橄榄绿色涂装的战车赫然出现在了视线当中。

在大约500米的距离上,日军隐蔽在一栋废墟后面的新型47毫米速射炮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炮弹精准地打中了一辆体型庞大的c30,居然一炮就打穿了它车体装甲,炽烈的火球迸射而出,烈焰还未消失,滚腾的黑烟已经喷薄而出。

对俄国人而言,第一次哈拉哈河战役虽败,但却籍此取得了欧美同情与支持,可谓是一场以退为进的辉煌胜利,而对日本人来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