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47部分(第1页)

第47部分(第1页)

李世民见狄孝绪都赞成自己儿子出任长安县令,那说明他对自己儿子的能力很肯定。再加上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举荐,长安县令的人选算是定了下来。

如此一来,倒是让李承乾和李泰有点始料不及。因为,他们对于王甫的事情不曾知晓。所以,没有做充分准备。当魏征将弹劾的奏章提上去的时候,他们才发觉长安县令要有变动,正要做些准备,没想到孙伏伽当天就结案,李世民第二天就判了王甫斩首,并且让他们推选新的长安县令人选,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次三人推荐的人都没有被李世民所重用,让三人心里多了一份安慰。至少,只要不是对方的人,别人就可以拉拢。

但是,李恪关注更多的还是夔州永安县令狄知逊。因为,夔州永安县令狄知逊就是大唐神断狄仁杰的父亲。李恪担心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夔州永安县令狄知逊任职长安县令后,跟历史上他在夔州永安县,然后又是夔州府任职的履历不一样。而这是否影响狄仁杰的出身呢?这让李恪有点担心,他可不希望因为一个小小长安县令的位子就影响到了未来大唐名相的出生和成长。

但是,李世民已经在朝堂上定下了狄知逊,李恪也是无奈,也就顺应天意。

下朝之后,他回到王府将邓同达招来,详细跟他说了下朝廷关于长安县令的人选。邓同达在听完李恪的诉说之后,脸上显得很平静,这倒是让李恪有点奇怪。

邓同达知道李恪的疑惑,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微臣在长安县尉的位子上才坐了三年的时间,不能够被升任县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恪见邓同达如此淡定,心里也很高兴,觉得收了邓同达这么一个人也很值得。因为,只有以不升官为目的给他效力的人,才是真正为他着想的人。

同时,在李泰的卫王府,李泰回去之后跟杜楚客将朝廷关于长安县令的事情一说,让杜楚客后悔不已。而李泰也懊悔自己的消息不灵通,这件事情发生的太迅速,让他始料不及。所以,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王甫的脑袋已经搬家,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致使他的人呢,没有抢到长安县令这个位置。

李泰同时也在懊悔自己怎么收了这么一个败类,幸亏自己跟他走的不近,要不自己难免不会受到牵连。如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广收党羽,不能再像这次一样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当他知道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还有,就是不能收一些像王甫这样的蠢材,该把目光放到朝中。这次没有能够抢得长安县令的位子,还是吃了朝中没人的亏啊!

李承乾在东宫却不像李泰这么的愁苦。因为,一个长安县令对他来说不多,没有也不少。关键是李恪的人没有得到这个位子,让他高兴了不少。

而李佑就更加愁苦不堪,他在朝中根本没人支持。所以,今天这样的朝会推荐人选,他只有看的份。所以,他也在心里暗自决定,今后一定要广收党羽,不能如此被动。

第八十章 赝品横行

在汉王府的李恪,经过长安赛和王甫案之后,他便过上了每天练武,学文,练习书法和绘画的清闲日子。

他正在书房和董伯仁讨论绘画的技巧,就听杨恩说宫里的王德来人传话,让他下午进宫一趟。

李恪赶忙来到前厅,就见王德坐在椅子上喝茶,见李恪进来,立马起身行礼道,“殿下,皇上让你下午进宫去他御书房觐见。”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突然找他,还在自己的书房里见他,不解的问道,“不知父皇传召儿臣所谓何事?王公公可否知一二?”

王德为难道,“殿下,不是老奴不肯说,老奴也不知道皇上召见你是什么原因。”

李恪知道王德不会撒谎,所以也不再勉强他。等王德离开王府之后,李恪回到后院,在兰儿服侍下沐浴更衣,换上了一套他最为喜欢的黑色王袍,带着陈其就匆匆去觐见李世民。

十二月份的长安城刚下了一场雪,天气比较寒冷。李恪没有骑马,坐在车架中,正在专心的细读《论语》。他现在对这本书内所体现博大精深的思想越来越震撼,一有时间就看,还不时的揣摩其中的意思。不多时,就听见陈其道,“殿下,已经到玄武门。”

李恪知道车架只能到玄武门,再也不能往前走。所以,他下了车。

下车之后看见雄伟的玄武门屹立在自己面前,他有点恍惚。今天还是第一次注意这个标志着李唐王朝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见证的城门,细细品味着玄武门发生的政变,心里感叹不已。自古争储,没有心慈手软的人,也不会有心慈手软的时候。

当他在王德的带领下来到甘泉宫的御书房时,李世民正在练习书法,他见进来的是李恪,在李恪还没有行礼的时候就说道,“不用多礼,你过来看看朕的这幅字如何?”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找自己的原因,所以,表现的很小心。他快步上前,来到李世民的御案上看着李世民用王体写的“民重君轻”四个字。沉思了片刻后道,“父皇四个字写的刚劲有力,气势如虹,远胜王右军字体。”

“噢?”李世民没有想到李恪会如此评价他的字,“你说说看,朕哪里胜过王羲之?”对于自己儿子的夸赞,李世民还是很受用,虽然有点马屁的嫌疑。

李恪再次仔细打量了片刻后才道,“王右军的字体虽然笔法苍劲,字体矫如惊龙。可是,对于现下大唐来说已经太久远,字里行间缺少一点东西,那就是对大唐现状的感悟和理解。”

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李恪评价王羲之,又听他说什么感悟和现状,一时好奇,听的也很认真。

李恪说到这里,见李世民在仔细听,道,“父皇的四个字道出了君王和百姓的关系,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明确了一个大唐应该把百姓的生活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说,父皇的字蕴含了治国之道,远胜于王右军的字体。”李恪一说到书法,就没有了拘束,侃侃而谈。

“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李世民皱着眉头,默默念了几次,突然间哈哈大笑道,“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啊,竟然懂得如此道理,可见你平日也是很用功啊。”

李恪在听到李世民反复读他说的句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吓了个半死。这下闹大发了,自己怎么把李世民的名言给说出来了。这句话他可以说,但自己不能说啊。不过,他再看到李世民没有责怪他,而是褒奖他,心里平静了不少。连忙解释,“父皇,儿臣最近正在细细研读《论语》,才会有此感受,还忘父皇恕罪。”

“恕什么罪啊?”李世民笑道,“你说的真有道理,朕很赞同,就因为你说了君王和臣民的关系朕就治你的罪,那朕不就成昏君了吗?”

“儿臣不敢。”李恪低头道。

“《论语》里面包含了很多治世之道,你能对他细细研读,父皇很欣慰。”李世民说道。然后,他看了一眼李恪道,“你最近很缺钱吗?”

李恪被李世民问的一头雾水,李世民怎么会这么问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说缺呢,还是说不缺呢?李世民见李恪犹豫不说,确定了心里所想,“今日内侍又收集到一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你帮父皇看看是不是真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