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王大人能不能送货上门?咱们愿意付运费。”程大龙道。
听说送货上门还有运费,王焕之自信道:“在登州禁海,禁的都是外地人的海,也禁不了自家人的,程大人只管说,送到哪里去?”
程大龙本来想说送到宁海州去,但想想还是不行,为了安全起见,最后还是说道:“要不就直接送到家吧。一百两银子的辛苦费。”
王焕之微微一笑:“程大人,一百两的辛苦费还是少了点,怕是那些丘八们不愿意去,三百两如何?”
程大龙看了一下陪在旁边的朱掌柜,见朱掌柜点头,心里也有了底:“那就这么说定了,送到家里去,三百两的运费。”
“那船的事,是何章程?”
见王管事又提了战船的事,程大龙想了一下程风的交代后才说道:“俺觉得二两银子一料还是太贵,俺那侄儿说了,咱家又不去打。
那造船的木料是不是铁梨木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船要够大够便宜。
如果也能送货上门,还能再便宜一些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买。
只是俺家那侄子说了,俺家只买大的,不买小的,只要足够大,十条八条不嫌少,七八十条不嫌多。”
王焕之问:“什么算大?什么算小?”
“俺侄子说了,八百料以下的算小,不要,八百料以上的勉强可以,一千料以上的才好。”
王焕之闭上双眼沉思了一会:“上面只说要发卖二三十条老旧船,但是没说具体的是多少条,也没说船的大小。
如果程大人能一次买了所有船,那八百料以上的船成为老旧船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价格嘛,如果程大人能够全都买走,俺和上面谈一谈,争取争取,一两八钱一料应该是有希望的。”
程大龙闻言,与朱掌柜对视一眼,两人都觉得这样就可以了。
程大龙呵呵一笑,朝王管事举杯:“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只要够大,多个十条八条的也是没问题的。这事就劳王管事多劳心。”
于是朱掌柜拿出一个小木盒来递给王管事,笑道:“不好意思,刚才只顾着聊天,都忘了正事,这是我家公子送给大人的礼物,还望大人笑纳。”
王焕之见着朱掌柜现在才想起礼物来,心里了然。也不客气,伸手接过了那小木盒子,打开盒盖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八颗品相不凡的珍珠。
王焕之心中暗喜,心想着这笔买卖就算自己拿不到多少提成,只这八颗珍珠的价格,也不吃亏了,跟程家这种敞亮人做买卖,真的是很让人舒心。
然而十一月初六,程大龙收到王焕之的邀请,只能带着朱掌柜再次来到寻仙居酒楼。
在寻仙居三楼包房,经王焕之介绍,程大龙认识了两个大人物,登莱水师副总兵杨国栋,旅顺口副将沈世魁。
几人相互寒暄之后,各自入座。杨国栋笑问:“程老弟,袁军门可好?”
程大龙,本来官场经验就不丰富,脑子又直,听了杨国栋这么一问,很是无奈。说出的话压根就没有过脑子。
“军门大人原本好好的,每天开开心心的当当夫子,教教学生,挺快乐的。只是听说水师要卖船,一时气急攻心,俺来的时候正卧床休养。”
听说袁可立因为卖船之事病倒,杨国栋,沈世魁面带羞愧之色。
杨国栋叹息:“俺是水师总兵,战船就如俺老杨的命,这些年军门为了那些战船,花费了多少的心血。
这卖船之事,俺们也不愿意,可是上面嫌弃俺的战船浪费钱财,想要卖掉,俺心里也疼,可是这不是俺不愿意就能阻止的。
前几日听王大人说,程老弟想要的是大船而不是坚硬的战船,老哥俺就想,俺能不能用松木的大船换下那些铁梨木的船。”
杨国栋的话程大龙没听懂,只能瞪着双无知的老眼,看着杨国栋的脸。
看着程大龙那朦胧无知的眼神,杨国栋无奈,只能直说:“俺们那里有几十条大民船,福船广船都有。
都是这些年缴私得到的战利品,虽然只是普通的民船,船料也是松木,杉木的。
但那船够宽够大,也没有上名录,俺们想用那民船顶那战船的缺,不知程老弟可愿意?”
程大龙想了想道:“民不民船的无所谓,只是这价钱肯定是不行的。”
杨国栋一听是价钱的问题,三人对视一眼,王焕之道:“大家商量了个办法,价钱不变,还是二两,只是二料折一料,八百科的按四百料算,一千料的按五百科算。
只要把上面的总料凑够了就行,只是这样的话,那船的数量可能会翻一倍,不知道程大人能不能要得了这么多?”
“那得看多大的量了,要是上百条,肯定是买不了的。”
杨国栋从怀里拿出张纸递给程大龙,程大龙还在扫盲班里读书,总共也没认识几个字,哪里知道这纸条上写得黑麻麻的是啥内容。
只是接过纸条,装模作样的看了几眼就把纸条递给了身后的朱掌柜。
朱掌柜接过纸张细看,上面写着,三百料船二十四条,五百料七条,八百料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