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心急如焚的两宫太后赶忙再次传召太医们进宫来给皇上诊断看病。
这些太医们匆匆忙忙赶到寝宫,见到同治皇帝此时此刻的这番模样后,一个个全都目瞪口呆、惊愕不已。
心里头暗自思忖着:瞧这症状,明摆着就是梅毒发作呀!
可是呢,他们转念一想,堂堂一国之君怎么可能会染上如此不堪的恶疾呢?
就在这时,耳边又不停地传来两宫太后一口一个“痘诊”的念叨声。
没办法,这些太医们纵然心知肚明,也只能硬着头皮按照太后所说的去做,战战兢兢地开出了一张药方。
虽说用的药材确实都是些能够清除血液中毒素的东西,但是在脉象记录和病历报告上面,仍然咬文嚼字地写着所谓的“痘疹”二字。
末了,其中一位太医还诚惶诚恐地向皇上进言道:“陛下您务必要保持心境平和,摒弃杂念,尽量减少欲望,只有这样,病情才有希望出现转机。而且呢,您需要安安静静地调养休息整整四十天之久,方有可能完全康复哟!”
同治皇帝听完太医说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恼怒之意。
他觉得自己身为天子,居然被人这般教训,实在是颜面无光。
但无奈此时两宫太后正站在一旁,碍于她们的威严,同治皇帝纵使有满肚子的火气,也只好强行忍耐下来,紧闭双唇,一句话也不再多说。
慈禧太后随即颁布了一道严旨。
这道旨意传达到了大内总管李莲英的耳中,命他亲自带领六名精挑细选的小宫监,驻守在庄严肃穆的乾清宫。
他们需日夜不停地守护,确保宫廷的安全与宁静。
在这道旨意之下,李莲英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挑选了六名忠诚可靠、机敏过人的小宫监。
他们身着统一的服饰,神情肃穆,分班轮流守护在乾清宫的各个角落,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都不敢有丝毫松懈。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下令,将其他无关的宫监一律斥退,禁止他们踏入乾清宫半步。
这些宫监在接到命令后,纷纷低着头,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匆匆离开了乾清宫,生怕触怒了太后。
此外,慈禧太后还特别强调,所有后妃宫眷,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显赫,都不许擅自进入乾清宫。
她们必须遵守太后的旨意,不得有任何违抗。
一时间,宫廷之中气氛紧张,众人皆知太后此次举措非同小可,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自此以后,同治皇帝便在乾清宫内安心静养,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
皇后深知皇帝需要静心休养,因此也不常去打扰,只是偶尔派遣宫女太监前去询问皇帝的起居状况。
而两宫太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却每日必去乾清宫探望同治皇帝一次,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慈安太后虽然并非同治皇帝的生母,但她对皇帝的疼爱之情丝毫不减。
在同治皇帝病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慈安太后心急如焚,她在每个夜晚,都会在宫中安排香烛,默默地为同治皇帝祈祷。
在静谧的夜晚,慈安太后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虔诚地叩求苍穹,愿以自己寿命之减,换取同治皇帝病情的转机。
她的眼泪悄然滑落,心中的忧虑和祈愿交织成一曲无声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