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否认,千百年来,金钱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早就渗透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有些人认为只要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必然会有幸福。然而,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中还有比它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平安、友情、亲情、爱情等。
美国有一个大富翁叫汤姆逊,他年轻时非常渴望自己拥有巨额财富,他也一直在为梦想而奋斗着。到三十岁时,汤姆逊已经拥有了百万美元资产,但他一直雄心勃勃想成为千万富翁,而且他也有这个能力。他拥有一幢豪宅,一间湖上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以及快艇和豪华汽车。
汤姆逊虽然很富有了,但其它问题也来了:他工作得很辛苦,常感到胸痛,而且他也因为工作太忙而疏远了妻子和两个孩子。虽然他的财富在不断增加,他的婚姻和家庭却岌岌可危。
突然有一天,汤姆逊在办公室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妻子在这之前刚刚宣布打算离开他。他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财富的追求已经耗费了所有他真正应该珍惜的东西。他打电话给妻子,要求见她一面。当他们见面时,两个人热泪滚滚。他们决定消除掉破坏他们生活的东西——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
他们卖掉了所有的财产,包括公司、房子、游艇,然后把所得收入捐给了教堂、学校和慈善机构。汤姆逊的朋友都认为他们夫妻疯了,但汤姆逊从没感到比这更清醒的时候。接下来,汤姆逊和妻子开始投身于一项伟大的事业——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在晚上困乏的人至少应该有一个简单而体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来休息。”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也热情地支持他们,穿上工装裤来为“人类家园”劳动。汤姆逊曾经的目标是拥有1000万美元家产,而现在,他的目标是为1000万人,甚至为更多人建设家园。
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为30多万人提供了住房。汤姆逊曾为财富所困,几乎成为财富的奴隶,差点儿被财富夺走他的妻子和健康;而现在,他却成了财富的主人,他和妻子自愿放弃了自己的财产,而去为人类的幸福工作,他自认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把赚钱当作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他们努力工作、拼命赚钱,不惜透支身体健康,不惜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惜牺牲对孩子的关爱。
一位母亲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她又累又烦,这时他发现6岁的女儿站在门口等她。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可以吗?”
“什么问题?”
“妈妈,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跟你关系不大,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母亲生气地说。
“我非常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30美元。”
“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妈妈,可以借我10美元吗?”
母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玩具的话,那就给我回房间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女孩安静地回自己房间并关上门。母亲坐下来还在生气。过了一会儿,她平静下来,想着她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她平时很少要过钱。
母亲走进孩子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
“妈妈,还没,我还醒着。”孩子回答。
“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母亲说,“我不该发脾气——这是你要的10美元。”
“妈妈,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高兴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母亲生气地问。
“因为在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说,“妈妈,我现在有3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许多现代人往往会误将金钱当成了唯一的幸福去追求。确实,有了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过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一个人即使有很多钱,但如果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么就决不会有幸福,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因为人的一生中,还有更多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
不生气的智慧:
对一个人来说金钱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吗?不,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金钱永远不应该被排在首位。
4.淡泊名利,无求而自得
造物主在把那么多美德赋予了人类的同时,也把名利、是非、金钱得失同时嵌入了人的身体。于是,这些固有的心病便成了桎梏与羁绊,成了悬崖与深渊,把许许多多的人挡在了幸福的大门之外。”
明代洪应明先生就在《菜根谭》中说:“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村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这些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荣华富贵,如果是因为施行仁义道德而得来的,就会像生长在大自然中的花一样,不断繁衍生息,没有绝期;如果是从建立的功业中得来的,就会像栽在花盆中的花一样,因移动或环境变化而凋。谢;若是靠权力霸占或谋私所得,那这富贵荣华就会像插在花瓶中的花,因为缺乏生长的土壤,马上就会枯萎。这就告诉我们,没有道德修养,仅靠功名、机遇或者是非法手段求得的福,千万要警惕,它们不是不能长久,转瞬即逝,就是意味着灾难,伴随着毁灭。只有那些德行高尚的人,才能领悟个中道理,保住一生平安。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被封为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从建成以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也命令府中的人不得对此加以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没有什么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正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说了以后,觉得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倒觉得太丢王爷的面子。于是,他们决定给父亲提出出一些建议。一天,他们及人约好一同来找父亲,建议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实在没有办法,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听了这些话,郭子仪收敛了笑容,语重心长地对他的儿子们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听着父亲的话,儿子们感到十分奇怪,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只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儿能够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小人落井下石、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郭子仪之所以大开府门,随便出入,是因为他深知官场的险恶,正因为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又有一定的德性修养,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必要时牺牲掉局部利益,确保了全家的安乐。
洪应明老先生说得对:“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这话的意思就是:面对诱人的荣华富贵和炙手的权势、名利,能够毫不为之动心的人,共品格是高洁的,而接近了富贵和权势名利却不沾染—卜奢靡之习气的,这种品格就更为高洁了。不知道投机取巧玩弄权术的手段的人,固然是清高的,知道了却不去采用它,这种人无疑是最清高的。这就是说,面对荣华富贵,但不被这些东西迷惑,能洁身自好的人,就不会受到玷辱,就能平安无事。
淡泊名利、无求而自得才是一我们走向成功的起点。
不生气的智慧:
促使人追求进取的是金钱名利,阻碍人向前迈进的是金钱名利,使人坠入万丈深渊的也是金钱名利。所以,人生在世,千万不要把金钱名利看得太重,方能超然物外,活得轻松快乐。
5.别把自己装进“金丝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