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到沛国,显然不是为了去助战。以庞统传来的情报为准,刘备这两年暗中串联,重新拉拢了一彪人马出来,但这些部队的忠诚度和战斗力都没什么保障。
想想也是,刘备最擅长的是拉拢人心,卖弄仁义,军事并非他的特长。没了关张两个帮手。他即便拉出了一支兵马,也很难练成精兵。
带着这样的人马去沛国与其说是助战。还不如说是累赘呢,倒是将他们留在淮南维持治安。好歹还能起到些正面作用。
所以,刘备出现在沛国,很可能是奔着高唐去了。
诸葛亮沉声提醒道:“主公,高唐那边……当速做决断啊!”
陈到的出仕过程其实是挺怪异的。
在被俘虏前后,他都一直表现得像个死士一样,先是断后死战,被俘后也一直没露出要投降的口风,最后被释放也没表现出什么感激的意思。
结果等到王墨上门,随便那么一劝。他居然一改先前的死硬,就那么出仕了。
在出仕后的两年当中,陈到的表现也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虽然没表现出强烈的上进心,但他的工作却是一丝不苟,无论是维持治安,还是训练民兵,他都完成得很出色。
在军部的考核当中,高唐的民兵是各地之中表现得最为出色的,甚至连徐庶一直负责的魏郡民兵都稍逊一筹。但比练兵的手段。青州众将之中,恐怕也只有于禁能稳胜陈到。
有这样的才能,却没表现出相应的野心或上进心,平时也是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僚交际,的确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在刘备出现之前,青州众幕僚倒也没怎么在意。只当陈到的性格就是这么怪。反正无论军政,越往上层。位置就越少,他自己韬光养晦。那谁还会特意去推他一把不成?
可现在刘备现身,显然也是来者不善,万一陈到那些奇怪的表现不光是因为性格使然,而是心怀故主岂不糟糕?
从沛国到高唐,路程虽远,但沿路的防御却远称不上严密。
山阳、任城、东平都是新占领的区域,在曹操的策动下,本来就不太安稳,刘备若只带少量精锐,化整为零,想通过是很简单的。
过了东平之后,想要前往高唐,只需通过济北国就可以了。济北国先后经历过鲍信、青州黄巾的占领,青州军拿下此地的时间同样不长,难保没有潜伏的鲍信余党,又或其他敌对势力。
也就是说,刘备与陈到的接触,是完全有可能的!
刘备带的少量兵马,当然不足以攻克高唐,陈到纵有异心,也没本事策动叛乱。但两者若勾结起来,一个虚张声势的进攻,一个配合默契的将军队胡乱指挥调动,那事情就很不妙了。
诸葛亮不是第一次来提醒王羽了,他认为,应该尽快解除陈到的职务,并且将其软禁起来,等到警报解除,再行处置。
有这种想法的不单是诸葛亮,也是很多幕僚达成的共识。
王羽明白诸葛亮等人的想法。
说到底,还是陈到和同僚们接触太少,显得太过神秘,而且他在青州的地位也谈不上多重要,无可替代。所以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其他幕僚,都主张以最激烈的手段来对付他。唯一有所不同的就是贾诩。
老狐狸虽然第一个做出了提示,但他对如何处置陈到,却没做定论,只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那副不肯担责任的嘴脸。
“以莫须有的罪名撤职软禁么?对叔至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啊。”王羽不置可否的摇摇头,轻声叹道。
“事急从权!”诸葛亮并无退让之意,加重语气说道:“总比亡羊补牢要强!”
王羽突然话锋一转道:“不过,孔明,你想过没有,说不定曹操就是想让咱们这么做呢。”
“这……”诸葛亮微一迟疑,这个可能性的确存在。
眼下兖州的防御分成了三部分,于禁在西,关平在中,张辽、黄忠在东。曹操若是发动正面攻击,留守部队就只需按计划行动即可,但若曹操另有奇谋,事情就不好说了。
假使曹操有办法调动开张辽的部队,又确定了高唐空虚,那么,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夏侯渊的残余部队,或是孙策部就可以穿过东部防线,直取高唐。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孤注一掷的行为是自寻死路。只要各地民兵组织起来,抵抗个三五天,孤军深入的曹军或江东军就完蛋了。
不过。若是王羽一纸文书撤换了陈到,那问题就严重了。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陈到刚被拿下。曹军便已兵至,高唐人心势必动荡。到时候,高唐的防御还能顺利组织起来吗?会不会内忧外患齐生呢?要知道,夏侯渊和孙策的用兵风格都是以速见长,贸然处置陈到,说不定反而会带来危险。
诸葛亮的特点是心思缜密,之前没想到这点,只是因为对留守部队的防御有着充足的信心,可现在听了王羽这么一说。他顿觉动摇。
他迟疑说道:“文远将军没那么容易中计吧?或者主公下达命令,要求文远将军死守战线,不得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