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御山给张之维一一介绍了一遍。
清微派的赵汝浍是一个头戴莲花冠,身穿紫色法袍,面相有些儒雅的中年道士,在张御山介绍的时候,面带微笑的给张之维打了个招呼。
至于茅山的魏文章,虽然名字里有文章二字,但却和文雅沾不上关系,反而身材高大,长须直垂到胸口,浓眉如墨,一副威猛气概,若非他穿着道袍,张之维还以为他是一个武师呢。
说起来,魏姓在茅山也是的大姓,茅山上清宗起源自紫虚元君魏华存。
魏华存本是东汉末年人,其父魏舒甚至在晋朝时期官拜司徒之位,可谓是位高权重,按理来说,她应该是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但她却对琴棋书画不感兴趣,唯爱黄老之术,历情劫后被神仙赐法,一朝顿悟,入道成功,曾担任天师祭酒,后开创茅山上清一脉,着有《上清经》和《黄庭经》。
同时她也和寿仙娘娘麻姑,何仙姑,妈祖并称为四大仙女,其中,麻姑是魏华存的侍女,后来香火很旺盛的花神女夷,则是她的弟子。
或许是魏华存自己是机缘巧合之下,得神仙传法的原因,所以相比较祖天师张道陵立下的天师府,天师葛玄立下的灵宝派,她创立的茅山上清一脉,在对外要显得温和一些。
或者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身很严格,但在对待外人上,却没那么严苛,譬如传道授法方面就是如此,这也让茅山的一些道法传播很广,让江湖上出现了很多野茅山。
这些野茅山在为茅山带去很多正面形象的时候,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形象,所以虽是天师府执掌三山符箓,但论起名声来,茅山的名声要比龙虎山还要大一些。
魏文章和张之维同属符箓三宗,虽有些吃惊张之维小小年纪便要和自己等一众老前辈争法职,但还是以长辈的身份抱手笑道:
“之维师侄,早有耳闻啊,都说你在丹功一道上的修为高深,甚至还要超过一些成名已久的老前辈,没想到在符箓一道也是不差啊!”
“我原以为门中的郑子布年纪轻轻便要升授三品法箓,已经算妖孽了,没想到你更厉害,刚升授三品法箓,就要来领三品法职,与你们一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还真是自愧不如啊!”
“前辈谬赞了,这都是师父师叔们教的好!”
张之维也笑着客套了几句,至于神霄宗的白玉宫,似乎人如其貌,是话本故事中那种顽固的牛鼻子老道形象,自始至终都没说过话。
张之维也不与他理会,他本就不在乎外人如何,伱若客客气气打招呼,他自然客客气气回应,你若摆谱,那自己就看不见你了。
随后,大家继续观看授箓大会。
授箓大会依旧在继续,最后一个四品法箓升授三品法箓的道士是郑子布,四品升三品完了之后,便是三品升二品的仪式。
三品的上清五雷经箓已经算得上高品法箓了,二品的上清三洞经箓,则是专属天师的一品法箓之下的最高法箓,代表了法箓一道的顶点。
授此法箓者,那都是绝对的道门大高功,到了二品法箓,代表着符箓的内箓一道已经走到顶点,接下来,要么苦心钻研外箓手段,要么研究坛仪打醮,要么在法职上下功夫。
总之,符箓一道涉及很多东西,虽说二品法箓是顶点,但顶点与顶点之间,因为外箓手段,打醮做法,法职的不同,其实力也可能有天差地别之分。
就好像现在的张之维和郑子布,虽同是三品法箓,但若不用其他手段,只论符箓一道,张之维是拍马也比不上郑子布的,因为他只是空有内箓,而仅会的一点点外箓手段,又大多是用以辅助的。
相较于三品法箓,二品法箓的授箓仪式要复杂的多,但同时参与者也少的多,仅仅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瘸腿老道士。
经葛温介绍,此人原本是灵宝派的一个天才,精通术数一道的奇门遁甲,但由于早年间过分痴迷数术一道,泄露了很多天机,遭到了天谴反噬,虽未身死,却也三缺五弊,肢体不全。
一遭悔悟过后,他不再痴迷术数一道,开始潜心修行符箓,最终于今日,证得二品的上清三洞经箓。
弃术数,求符箓,居然还能问鼎二品法箓,这位老前辈也是一个大毅力之辈啊……张之维心道。
其实,以他的能力,是可以医治这个灵宝派的高功的,但他与对方无亲无故,自然不可能上赶着去帮忙。
对此,葛温也未提及,大家都是有分寸的人。
二品法箓的升授仪式完成之后,便是授法职环节,等候已久的众人,再次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