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蒙恬他儿子蒙英身边还有个不靠谱的韩信呢……
扶苏开始反思自己了。
总是欺负老实人好像不太好?
始皇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太子还数漏了一个人。”
扶苏歪头。
始皇提醒道:
“蒙毅的长子蒙安如今已在太孙身边侍奉了。”
之前祖父和父亲都在都城,太孙跟着两位长辈,自然用不着小秘书。
现在长辈离京了,已经十四岁的太孙勉强算个大人。
他爹说这个年纪的太孙完全可以开始独当一面,于是这次的监国不再是冯相为主、太孙当个吉祥物,而是太孙学着拿主意。
桥松感觉压力山大,他向祖父申请多派几个人协助他。本意是想找冯相那样有经验的老臣,结果他祖父的想法和他不太一样。
始皇帝认为,自家太子身体不好需要多休养,且太子上一世辛苦了那么久,是该好好休息。因而以后的重担得压在太孙身上,让他为父亲多多分忧。
既如此,不如提前给太孙组建属臣。
倒不是那种忠心于太孙的属臣,和后头朝代的东宫属臣不同。而是给太孙安排一整套处理政务的助理秘书,算作大秦的备用班底。
主班底还是跟随始皇和太子的,备用班底用于监国。人选从年轻一代的人才里挑,最好是信得过的心腹。
蒙毅的长子蒙安自然入选了。
除却蒙安之外,不少官二代都在其中。还有官学和学宫中新毕业的部分顶尖苗子,人员组成比较复杂。
这些人先在太孙身边历练着,等以后始皇身边的臣子有人致仕,就可以从里头挑人出来填补。
为此,始皇帝调整了郎中令下属部门的人员构成,将他们都归入蒙毅麾下。
在这个机构历练过的人,要是等不到补帝王秘书的缺,也可以去其他部门任职。反正都是天子近臣,比一
般人更容易往上爬,遇到合适的职位空缺也方便抢占先机。
冯去疾的孙子瞄上的就是这个位置,结果因为年岁不够,没能混进去,十分扼腕。
现如今大秦的人才有三条做官路子。
一是参与官学举办的考核,考核通过者可派往地方。二是参与咸阳举办的考核,这部分人可以留在咸阳谋个差事。
三就是过于优秀的那一拨,不需要经历考核。他们或是长安学子,或是官学学子,平日里表现优异,直接上报给君王,可以任职议郎。
官二代有额外的渠道,就是经由长辈向君上推荐,直接任官。
不过这只是暂时给群臣的优待,待到再过个十来年,所有人都得走考核的路子。
现在是因为大秦缺人,才允许官二代直接入职。这两年新到入学年岁的二代们已经进入咸阳官学进学了,以后得和所有人一起考核上岗。
扶苏前不久就在着手规范这个考核的相关制度。
比如规定学宫和官学里排名前多少的可以参加咸阳的考核,剩下的只能参加普适性考核。后者考出来就得去地方当县治乃至乡亭的小官小吏,晋升速度就明显不如在都城咸阳了。
咸阳官学的教育条件肯定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不过咸阳官学不会只收咸阳学子,天下学子表现优异者都可以凭本事考进来。
教育只能说做到尽量公平。
调整郎中令旗下人员的事情扶苏没插手,因而他快忘了蒙安如今在桥松身边当小秘书的事情了。
想到桥松长期受自己熏陶,变得越发蔫坏的性子,扶苏毫无诚意地同情了蒙安一秒钟。
太子殿下猫哭耗子地道:
“日后对蒙家人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