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贺坚都会给马家汇款,几百到上千不等,每次都会被退回。
刘汉南回国了,继续在家宅着,据说开始在网上写小说,家里人都反对,但他一意孤行,说要把哥哥的事迹写出来。
……
纽约是个国际性的大都会,藏污纳垢,纸醉金迷,刘汉东站在繁华的曼哈顿百老汇大道,仰望五光十色的广告牌,其中不乏汉字,百度、阿里巴巴、青石高科这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已经把广告做到了时代广场。
刘汉东在纽约已经住了三个月,渐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他的英文水平突飞猛进,日常会话没有问题,他有的是钱,公寓的保险柜里存着上百万的现钞,所以不用去打黑工,平日没事就去图书馆看书,去哥伦比亚大学蹭课。
哥伦比亚大学就在曼哈顿,据说浣溪也在这里读书,刘汉东心里存了隐隐的希望,想在异乡遇到故人,但是在哥大混了好久也没遇上,不过他倒是机缘巧合成了名人。
那是一次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刘汉东路过正在苦读的白人女学生,瞥见她手上的传记文学正是邵文渊教授写的《陈子锟大传》,忍不住停下多看了两眼,白人小妞很自然地和他打了声招呼,刘汉东也略一点头,哥大精英荟萃,出现邵教授的粉丝也不为奇。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那白人小妞认真看了看刘汉东,居然说:“嗨,你知道么,你很像这本书的男主角。”
“我比不上陈大帅。”刘汉东回答道。
“你看过这本书?”白人小妞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是的,我看过。”刘汉东平日除了和房东、市售货员对话之外,没有人交流,憋得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随口说了几个陈子锟的典故,都是爷爷讲给他听的,当然也是书里没有的。
“哦,上帝,你可以帮我么,求你了。”白人小妞把眼睛瞪得更大了,“我叫露西,正在写关于陈元帅的论文,你知道,想写出精彩的论文需要冷门的资料,书上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了,没什么新意,对了,你是来自中国么?”
“我来自台湾。”刘汉东说,“碰巧我也是研究历史的,我想我可以帮你。”
“太好了,我请你喝咖啡。”露西是个自来熟,热情似火。
经过咖啡馆一席谈,刘汉东了解到他经常去看书的图书馆就是陈子锟捐建的,哥大内还有一个陈子锟基金会,用来奖励来自大6的优秀学生,学校中国史研究所的林德伯格教授称,研究中国近代史,陈子锟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
露西和刘汉东聊了一下午,对他的知识面钦佩到无以复加,干脆介绍他给林德伯格教授认识,教授起初没当回事,但是交流了一番才现,这个来自台湾的年轻人,国学底子扎实,不但熟悉近代史,对古代史更加精通。他并不知道刘汉东是著名的邵文渊教授的门生,虽然只是本科生,但在邵教授的亲自辅导下读了大量古文典籍,震慑一个外国研究者还是够料的。
“我需要一个助手,你有兴趣么?”林德伯格伸出了橄榄枝。
“当然。”刘汉东正需要洗白身份,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于是,台湾人李昂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史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不过是作为林德伯格的私人雇员。
刘汉东在纽约站住了脚,他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租了一个小公寓,买了辆二手的野马轿车,配了一副玳瑁边的平光眼镜,看起来很老相,他穿套头衫和牛仔裤运动鞋,工作之余喜欢去健身房锻炼,还喜欢去中央公园骑自行车,总之他的一切生活习惯、做派,都和一个真正的纽约客一样,中国军方的通缉犯,用最快的度融入了美国社会。
为了隐藏踪迹,刘汉东从来没有登6过自己的邮箱、微信、QQ等一切联络社交工具,更没打过电话回家,他要让所有人相信,刘汉东已经死了,其中也包括家里人,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但他还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