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做生意。”李建昆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他迟早是要和堤清二摊牌的,提前打点预防针,没有坏处。
堤清二睁大眼睛:“你也做生意?”
他俩……是不是也太像了?
都是诗人,且都做生意,精神世界又如此相似。
李建昆知道这其实不是个问句,只是堤清二有些震惊,不过还是微微颔首。
堤清二问:“你认为这个想法好?”
李建昆反问:“让利给客户的事,怎么能不好呢?”
“可他们并不买账,甚至觉得买这儿摆着的东西,很羞耻,会被人瞧不起。”
堤清二做过调研,这是客户们普遍反映的情况。
李建昆佯装思索片刻后,才说:
“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两点:
“1、日苯经济现在很发达,民众普遍不差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更热衷于攀比,而不是考虑省钱……”
“对对对!”堤清二忍不住打断他,连连点头,“他们就是这样想的,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也确实如此。”
李建昆笑了笑,看他一眼后,接着说:
“2、?可能做得还不够好。”
要是一般人说这话,堤清二绝不认同,说不定还会生气。他已经竭尽全力在做这件事。
比如,让商品制造方,按照他的要求生产商品,并进行新的包装。
如果是少类别的商品还好说。
杂货动辄数百、上千种商品,谈何容易?
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与众不同。
堤清二觉得自己完全看不透他――
以他的先天智商,加上广泛阅读下累积到的智慧和洞察力,还有将近一甲子的阅历,去看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
相反,对方仿佛一眼便能看透他。
这是个妖孽!
堤清二摆出虚心受教的态度:“愿闻其详。”
李建昆仿佛思忖着说:
“你的初衷是好的,让商品回归本质,为客户着想,甚至是对社会消费风气的反抗……”
他又知道了!!
堤清二内心激荡。
后面这一点,他从没有对人说过。
因为没法说。
要知道,他是做生意的,而且是百货生意,本质是要鼓励人们消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