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310 > 506 眉目 事情这才算有了眉目(第3页)

506 眉目 事情这才算有了眉目(第3页)

皇帝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眼见一时议不出,先让工部拿出一个路线方案与预算出来,抬手拿起另一件奏本。

这本是一个转移话题的动作,但是打开奏本,却又是一件让他生气的事情——余清泉告状来了。

邵书新有一本暗账,自然不能交给余清泉,在这本暗账里,梧州的盐是他调剂的重要手段。账没交到余清泉手上,余清泉拿着明面上做得天衣无缝的账本做事,他合不上账了!因此合理怀疑邵书新作假。

整个南方的盐务也不配合他。

皇帝的眉头皱得死紧:“这是怎么回事?邵书回来了吗?”

郑熹道:“应该在路上了。可是有交割没办妥么?”

皇帝让他看奏本,郑熹看了,道:“邵书新账目都在,若有疑问,查就是。这么些年,臣未曾见他有什么疏失。倒是余清泉,初来乍到手生没干好也不稀奇。”

皇帝又问冼敬,余清泉是怎么回事。冼敬选中余清泉也不是因为他能干,理由简单得令人发指——余清泉是冼敬手下比较有资历的人。论资排辈,他在冼党里靠前。

这个“辈”不是明面上的辈份,按那个算,冼玉京还是余清泉长辈呢,余清泉拜入冼敬门下早,出仕早,清流,有事也往前冲。

该着他了。

冼敬只好说余清泉是刚正不阿的,并且也有一些地方上的经验。

皇帝对冼敬道:“你给他写信,让他用心办差。”又让郑熹通知邵书新,一回来就来面圣解释。都走的私人的信函,算是给双方都留了面子——因为派余清泉取代邵书新,也是皇帝想制衡。郑熹当时说,邵书新在外有些年头了,该调回来了,冼敬就推荐余清泉,皇帝顺水推舟。现在船在水中央打转儿就是不往前走,皇帝的心情也不太好。

两件事都怪烦人的,皇帝兴味索然,又催促了一次驿路的规划便让大臣们散会了。

郑熹心情不错,驿路的事于他算是有利的,余清泉又掉坑里了,冼敬丢脸。现在就等余清泉混不下去,他再与陈萌勾兑一下,再选派一个自己人过去就行了。他是不会同情余清泉的。

余清泉在南方过得确实不好,这个时间南下,越走越暖和,又不至于热病,是个不错的时间。但接下来就很讨厌了!

邵书新的账做得挑不出毛病,照着邵书新的章程来办,什么事都办不成。不给下面好处,支使不动人,分了好处,余清泉自己拿到的就少了,跟上面交不了差。

你说禁止私下倒卖,盐场就能一粒盐也不卖,让盐价飞上天。官盐卖不出去,他就收不上钱,又不能去百姓家里抢!

同理,他手上没人、没兵,也就控制不了盐场、抓不了私盐贩子。地方上的官员还要跟他闹,因为盐同样也干系到地方的税收。

好在他在南方也不是一个熟人没有,询问了有过交情的当地官员,隐约听说邵书新很多时候也是通过类似“平粜”“均输”的办法。他想效法,却又发现这事儿还得需要梧州盐场帮忙。

梧州现在归安南管,余清泉就算行文给安南节度使,人家也不理他!因为他管不着,朝廷都不管安南,余清泉的话就更没份量了。

好容易借来了几十衙役要清理盐场,灶户得到风声先逃亡了,也不知道躲在哪里了,抠都抠不出来。

邵书新以为祝缨不用他的暗账是要让余清泉见阎王,并不知道祝缨只要不帮忙,余清泉的差使根本就进行不下去。盐场、商人、士绅、当地官府出手就够余清泉喝一壶的了。

士绅们还要往官府哭诉,说是不知道为什么没盐吃了。官盐突然贵了十倍,买不起了。自冬至春,陆续有地方官向朝廷报怨:不但盐涨价了,就是高价盐也供应不上了。照这么下去,没盐吃是小事,反正人不吃盐也不会死,可是盐税收入就要黄了!

皇帝以为,事情必然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将这些告状的奏本都暂扣了。转而提起驿路的事,他想将陈放转任南方,与祝缨隔江相望,另派工部的一个郎中随行,由陈放主持与安南的新驿路事宜。

陈萌听了皇帝的计划,哭笑不得——修驿路,为的是“沟通南北”,修它,就意味着之前“不通”。现在让陈放在北,祝缨在南,两人隔着江喊话吗?

忙向皇帝建议:“是不是要通知安南?派个懂工程的人过去,约定好各修境内的一段最后在某处会合。”

皇帝道:“既如此,还是让陈放走这一趟吧。”

事情,这才算有了眉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