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大汉帝国的强大威胁,国王们也无暇再争论更为细节的东西了,既然鲁道夫做出了承诺,教皇也不耐烦了,他们也就收敛起来,纷纷表示服从鲁道夫的安排。
法王腓力四世一直想压倒教会的权威,见本尼迪克特敲敲桌子就压住了阵脚,大为不服,站了出来显摆道:“如果是在平原地区,法兰西重骑兵可以和东罗马的皇家近卫骑兵团较量一番,我们是否准备在布达佩斯附近的多瑙河中游平原,给东方异教徒致命一击呢?”
拜占庭皇家近卫骑兵团威名赫赫,西欧骑士早知它不好对付,是压在国王和公爵心头的大患,此时听腓力说愿意用法兰西重骑兵硬顶,尽皆大大的松了口气。
腓力说完有几分得意,可见到几位德意志诸侯脸上不加掩饰的庆幸之色,又开始后悔了:的确显示了法兰西的实力,但战争不可避免损失呀,到时候损失如果太多,就得不偿失了。
鲁道夫笑了笑,“不需要的,我想在布达佩斯和他们决战并不是好主意。”
那么?贵族们盯着鲁道夫,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如此轻易的放弃了让法国人打头阵的机会,难道他有更好的主意?
鲁道夫把手指头伸向塞尔维亚王国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众位国王的眼神先是迷惘,继而大喜:贝尔格莱德位于塞尔维亚北部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此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通往欧洲腹心的方向是平原和多瑙河,便于运输,往巴尔干方向则是连绵不断的山区,适合阻击防守。
如果在那里和东方异教徒的军队做持久战,欧洲的人力物力可以非常方便的运抵战场,而大汉和拜占庭的军队,就被死死的堵在了巴尔干山区。
“维也纳和布达佩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倒是贝尔格莱德最合适,”鲁道夫长着个大鼻子的脸,笑容可掬:“东方有句谚语,‘长弓射出的箭矢,到了射程的末端连最薄的丝绸也无法洞穿’,大汉虽然强大,我们集合整个欧洲的力量和他们在巴尔干山区打持久战,有上帝之光的照耀,基督徒的韧性一定胜过这群异教徒!”
果然不出鲁道夫所料,双子帝国在巴尔干的攻势从最初的势如破竹,变得越来越慢,就像一刀捅进了牛皮糖,越往下越费力。
以这样的状态,在贝尔格莱德拖住汉军,待十字军齐聚之后再实施决战,似乎已成为必胜的战略部署。
殊不知神圣同盟往贝尔格莱德调兵遣将的时候,楚风已经率领行朝官员,与安娜一世女皇并肩同游于雅典卫城,悠闲自在,仿佛巴尔干连天的战火与己无关。
如果鲁道夫等人熟知大汉皇帝的脾气,就应该为自己的命运捏把汗了。
第844章 雅典娜
大理石台阶早已破碎凌乱,裂缝中生满了荒草,楚风与安娜。帕列奥丽娜拾级而上,来到了卫城山顶峰的帕特农神殿。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阿克罗波利斯建造的神庙,古希腊文明的象征。它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五百八十年年。
卫城中最早也最著名的建筑就是战争女神雅典娜的神庙,也即是帕特农神殿。
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神殿坐落于雅典卫城中心位置,石灰岩的山岗上,这座著名的长方形建筑物以巍峨的身姿矗立在整个卫城的最高点,它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虽然浮雕因含盐海风侵蚀而剥蚀严重,但从一排排巍然屹立的多利安式巨型柱廊,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
因为疏于管理,地面的石头缝里长满了杂草,昔日辉煌的神庙变得破败倾颓,不过巨石建筑物有着天然的寿命优势,看上去整体还保存完好。
大汉帝国的文武大臣,对这座神庙颇感兴趣,待听得它大约是在战国初年兴建的,尽皆啧啧称奇。
东方的土木建筑在实用性和低成本上远远胜出,保存性却及不上西方流行的石砌建筑,正如阿房宫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赵州桥却能亘古长存。
文天祥、李鹤轩等人饶有兴趣的参观这座神庙,反而是罗马将军和元老们心不在焉。
罗马并吞希腊之后,在拉丁语境中希腊人就成了“原始人”的代名词。
尽管东罗马帝国早已希腊化,甚至罗马帝国本身的官方语言拉丁语在六七世纪就很少有人能听懂,倒是希腊族裔的语言和文化成为主流,可拜占庭人仍以罗马人自居,谁称他们希腊人,那相当于骂人。
文化心理上既已改变,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多神教信仰也不复存在,现在的拜占庭人信仰东正教,崇拜耶和华,对奥林匹斯山众神早就没有什么兴趣了,雅典娜的神庙无人参拜,也就在情理之中。
参观者之间的反差使安娜女皇轻轻叹了口气,时间改变了一切,文化不断的变迁,就连神祗也不能逃脱这个规律,强大的雅典娜,战争和智慧女神,雅典的守护神,希腊文明的象征,如今不也落到了如此尴尬的处境?
她的身后,陈宜中正对着文天祥窃窃私语:“原来昔年希腊诸人信奉奥林匹斯山众神,君士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