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厚黑学电子书 > 第62部分(第2页)

第62部分(第2页)

《菜根谭》中说:“人在清苦的环境中容易发奋上进,人在优裕环境中容易堕落腐败。”我们如果能知道这一道理,就能防患于未然。

唐朝李景让的母亲郑氏,年轻时就守寡,当时家境贫困,孩子幼小,由她一人管教。有一次,她家房子的后墙塌陷,墙破处发现许多钱。她向天神祈祷说:“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如果天神怜悯我贫穷,我希望天神让几个孤儿学出成就,这些钱就不敢拿了。”说着,赶快把那些钱掩埋上,把墙修好砸实。

后来,景让获显达官位,尽管如此,他有过错,母亲也决不放过。

他当浙西观察史时,感到手下有个低级军官不顺他的心意,便让人用棍棒将其打死。这件事引起军队的愤怒,欲发生兵变。他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就出来坐在官府办公的地方,让景让站在厅堂上,责备他说:“天子托付你重任,你却把国家的刑法当成喜怒哀乐的工具,胡乱杀死无辜的人,万一造成地方动乱,你有何面目见皇上?”说完,她命令左右的人脱下景让的衣服,鞭打他的脊背。这时,景让手下的人都站出来替他求情。打了很久,母亲才同意把他放了。景让从中受到了教育。

可见,一个人既要能经受逆境的考验,更要能经受顺境的考验。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富贵之家,物质方面可说应有尽有,就会养成不良嗜好和喜欢作威作福的个性,尤其是作威作福、专权弄势,对人的腐蚀就好像凶焰,早晚会引火自焚。

三国时,钟会、邓艾以两路大军攻灭西蜀,而钟会心生反意,想据险自守,做刘备第二,进而兵临长安灭魏,再起兵灭吴,一并天下于自己一人之手。但又担心邓艾与己为敌。他想到告伪状的办法,几次密报司马昭,说邓艾心存反意。司马昭毕竟是谋略场中的老手,他虽然担心邓艾逆反,对钟会却也有疑惧之意。接到钟会的密报,他对钟会的真正用意便了如指掌。他写信告诉钟会说:“邓艾有可能据兵自守,所以我派贾充领兵一万入斜谷,屯乐城,前去援助你。我自己领兵十万在长安,随时准备接应。”司马昭另派新兵之意当然不是为了邓艾,而是为了钟会。钟会也不是呆子,他一见司马昭的信,便知司马昭对自己起了疑心,遂仓卒行事,拥兵反叛。不想司马昭早在钟会身边安插人手,钟会反叛尚未真正发动起来,便被杀身亡了。钟会之死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所以我们要养成逆境不馁、顺境不骄的心态,着眼大局,虚怀若谷,才会使我们不断进步、提高。

不得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一个人的气节和正义可以傲视一切。一个人不管如何清高或有学问,如果没有高深的品德来配合,那么这种学问和清高也就丧失了意义。所以做人不得有傲气,却不可无傲骨。

楚怀王时,屈原在朝担任左司徒的官职。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非常清楚,并且擅长辞令。楚怀王很器重他。他在朝中和楚王一道商议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节,和各国的君王相酬酢。当时,上官大夫和屈原爵位相同,一心想争取楚王的宠信,非常嫉妒屈原的才华。

有一回,楚王指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刚刚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便想夺取这份草稿,屈原不给他。上官大夫因此怀恨在心,在怀王面前毁谤屈原说:“大王指派屈原制定法令,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每当一道法令制定完成,颁布出来,屈原就自夸其功,认为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能作得出来。”楚王听了大怒,因此疏远屈原。

屈原对于楚怀王被小人迷惑,耳朵不能辨别是非,眼睛不能分清黑白,感到痛心,所以忧愁苦闷,沉郁深思,写成《离骚》。屈原在《离骚》里,叙述远古帝喾的事迹,称扬近世齐桓的伟业,同时论及中古汤武的功绩,用来讽刺当时的政局。他的文辞简约,托意深微;他的心志高洁,所以喜欢用香草作比喻。他品德高尚、行为廉正,所以一直到死,为小人所不容,如《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都是美好品德的象征。他不肯同流合污,毫不受社会恶习的感染,虽处污泥,却如莲花一般,仍保持自身品德的高洁。

后来,怀王客死于秦,他的长子顷襄王即位,用其弟子兰作令尹。由于是子兰劝怀王入秦,使楚怀王终于不归,楚国人因此对子兰很怪罪。屈原对子兰贻误国事感到痛心。他虽然被放逐,乃眷恋楚国,希望能回到朝中来;他忠君爱国,希望能挽救楚国的颓势。但这一愿望终于未能实现。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嫉恨他,大怒,叫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一气之下,便把屈原长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放逐,来到江边,且行且歌,脸色憔悴。见到一个渔夫,渔夫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呢?”屈原说:“世上的人大多是污浊的,只有我保持干净;众人都昏醉了,只有我依然清醒。所以我被放逐了。”渔夫说:“圣人能与世相推移,众人都醉了,你何不也喝点薄酒,何苦守身如玉,与世相忤,而招致被放逐的命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上的灰尘弹去;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拂去衣服上的尘土;人怎么能以清洁的身体去接受外界污浊的事物呢?我宁愿葬身鱼腹,也不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受到玷污!”于是他写下了《怀沙赋》。

就这样,屈原带着对楚国的深沉眷恋,带着他那坚贞、正直、高洁的品质,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的气节和正义足可鄙视

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

“赏与罚”是把双刃刀,做领导要想驾驭自如,就得有赏有罚,号令严明。因此,领导者要牢牢掌握赏与罚的尺度,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努力做到赏罚分明,千万不可胡乱施舍。

前功不应抵后过

赏罚分明,是古今中外的领导铁则。但是,对于从前曾有过功劳的人,如果在日后犯了严重的罪过,是不是可以顾及以前的善行,而免除或减轻其处罚呢?

统治者常喜欢以某人过去的功劳抵偿目前的罪过,以表示自己的宽大念旧恩。然而这种行为却严重破坏了法制精神,削弱了领导力度,是领导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就法制精神而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也没有特权;即使过去曾有善行或功劳的,也同样不应因此享有特权,以此为自己减免罪责。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功与过是两回事。统治与领导努力所为的都是未来,因此,用过去去限制或影响未来都是极为不当的。

诸葛亮治蜀时,对于罪行虽深、但恶意不大或情有可原的罪人,常免除或减轻其刑罚;而对罪行虽小、但恶意重大而不知悔改者,必加重处罚。他这样做不是赞成以功抵罪制度,而只是着眼于犯罪者犯意的强弱而已。

另外,很多贫穷弱小的国家,常表示无法给予有功者足够的酬劳作为奖赏,以致无法有效地鼓励功臣创造丰功伟业;其实这大多都是借口。奖赏最重要的是荣誉,是属于精神上而非物质上的。领导者只要是真诚地表示对有功者的感谢,即使只是口头上的奖赏,也仍可以得到有功者心悦的心理感受。

著名的美国IBM公司奖赏业务人员时,不仅用奖金,而且常租下整座体育场,使有功者在万千员工面前接受褒奖和赞扬;以此表示对商战英雄的热烈欢呼,这比任何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