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那百里奚经他授意,用困扰了朝内许久的问题,多次试探于他,他也是谈笑之间,便能轻而易举地找出问题的结症。
却从来没见他像其他王子一般,对那王位有觊觎之心。这一点,让那秦王异常地满意。
唯独在这婚事之上,让他和太夫人操碎了心。
罢了,罢了,那太夫人有一句话说的对,“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这一想通,脸色便和缓了起来。
太夫人眼尖,一见儿子的脸色,便知事情成了。只是少了一个台阶下,罢了。
心下大喜,眉欢眼笑的,亲自起身将宝贝孙子扶了起来,口中不住声地打趣儿道:
“罢了,罢了,你这泼猴儿,难得见你对什么事、什么人上心,莫非这小丫头确有过人之处?
今儿个,王祖母便做主了,让那小丫头三日之后,到这宫宴中来。
也好让你父王和王祖母瞧一瞧,到底是怎样出色的一个女子,能让我儿日思夜想,魂不守舍的。”
只能说,能在这后宫的残酷斗争中,生存下来的,都不是好相与的主儿。
这一番话下来,既提点了秦王,这十三王子对王位从无觊觎之心。又暗示了秦王,或许这个小丫头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为大秦做出独有的贡献。
秦王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当日便下令,三日后,王宫设宴,家中有未出阁女子的,无论及笄与否,均可参加。
此令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都在暗自揣测着秦王的意图。
不知从何时起,那大街小巷便流传着,此次宫宴是为十三王子选妃。
消息倒是传的快。
闻报,秦王挑了挑眉,不置可否。心中,难免也暗自期待了起来。
那锦绣绸庄和卖胭脂水粉的淑芳斋,早已被这些蜂拥而至的名门闺秀们,踏破了门槛。
一个个出手大方,挥金如土,只想在那宴会之上出尽风头,能得到十三王子的青睐。
毕竟这十三王子,人长的相貌俊美,风流倜傥不说,那降生之时的异象,在这大秦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最让这些大家闺秀们满意的是,这十三王子至今尚未婚配。
虽传言其有断袖之癖,但传闻多不可信。小姐们宁愿相信,那是洁身自好的表现。
而且,那太夫人又对其宠爱至极,如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还有哪位小姐不愿意呢?
但偏偏,还真有一位不愿意的主儿!
莫老夫人与莫小雨,同时想到了那十三王子选妃的可能性。
一想到老祖宗的预言和为此莫府所付出的代价,莫老夫人就坐不住了。
她虽然眼瞎,但那也只是近几年的事。这丫头打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她哪里会不知道。
而且,小丫头的娘亲,既然能被选为凤族神女,自是才貌双全,品行端正。
如若不是老祖宗的预言,恐怕还不知花落谁家呢。是莫府无能,让那好儿媳,早早地就带着遗憾,香消玉殒了。
每次,一看到儿子那落寞的背影和孙女受惊的神情,她就打内心里自责。
自从宝贝孙女醒来,她这内心就没停止过期盼。既期盼孙女能平安长大,又期盼老祖宗的预言成真。
凤族已蛰伏太久,又内斗不断,渐显颓势。如再不重整旗鼓,恐怕将湮灭于这历史长河之中。
莫小雨心里想的,则是那拥有万余女人的阿房宫。
对于同万余女人,一起分享一个丈夫,她是嗤之以鼻,打心眼里厌恶至极的。
不过,对那通灵宝玉的主人,也心存了一份好奇。
这份好奇,一个是跟那通灵宝玉的来历有关。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