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日德青岛战争纽约时报 > 第66部分(第1页)

第66部分(第1页)

敢如此放肆,来抢我,我岂能饶了你!他立刻大喊大叫起来:“抓贼啊,抓强盗,抢东西了。”他这么一嚎叫,坏了。北京城从元大都时就开始繁华热闹,福临进关,紫禁城里坐了龙廷,正是清初北京城里的初盛时期,可说是花花世界,热闹非凡。那大街小巷满街筒子都是人,真可谓是太平盛世,阳光普照,艳阳天下人们熙来攘往,一片喧哗声。他这一嗓子看热闹的人们把那个卖冰糖葫芦的和福临他们三人围了个水泄不通,严严实实。

两个带刀侍卫一看不好,今天要惹事。这东西,这么多人,今天皇上在场也杀不得!再说百姓们没有罪你怎么杀?那不成了皇权在上滥杀无辜了么?看这苗头今天不服软不行了,惹起民愤把事情闹大了,弄到皇宫里去被大臣们弹劾了,那可是杀头灭九族的罪。两个带刀侍卫慌忙在自己身上翻找银子,他俩的兜里哪里有银子?他俩每天在皇宫里守护着皇上,吃皇宫里的,喝皇宫里的,平时带那玩意也派不上用场。情急之下,为了稳住那些看热闹的民众,那个年长的带刀侍卫以大哥的身份教训起皇上来。多亏顺治拔下的那根冰糖葫芦还没下口咬,他先在顺治的屁股上踢了一脚,然后从顺治手中夺下那根冰糖葫芦,给卖冰糖葫芦的在竿子上插好,陪着笑脸说道:“掌柜的,你福祥,大买卖,不跟我们小民一般见识,我当哥哥的在这里给你赔礼了。”

那个卖冰糖葫芦的也不是个什么好鸟,小商小贩小本经营,贪小利的多。遇上这种情况见人家服软不是见好就收,而是得理不让人,想着趁机勒索两个铜板花花。两个带刀侍卫腰里又没有钱,卖冰糖葫芦的又不放过他们,众目睽睽之下两个带刀侍卫又不能去打他。正在僵持着一个巡街的衙役巡了过来,他把看热闹的人们都驱散开来,见是那个大一些的带刀侍卫和两个不认识的人。他跟那个大一些的带刀侍卫是同一条胡同里的邻居,他很早就知道这个大一些的带刀侍卫,是皇上身边的贴身侍卫,他很敬佩他。今天他见这情景,就知道眼前的这两个不认识的人当中其中必有一个是皇上,于是他码下脸来,抽出刀来把那个卖冰糖葫芦的吓唬走了。顺治帝见他救驾有功,允许他在宫里行走,这是后话。

事情到了这里应该完了,可是没结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个美女,年方十七,正是那个大一些的带刀侍卫的妹妹。芳龄十七情窦初开,对男女之事正是浑眼看朦胧的时候。她见她家的那个衙役邻居把看热闹的人都驱赶散了,她到铺摊上去买了一根冰糖葫芦,拿着过来。她以为顺治皇帝是刚从外省调进京的,和哥哥一起侍卫皇上的同事。她适才看见顺治作野的那副惨样,心里萌生了怜悯感,她来到了他们的近前,先喊了一声哥哥,然后又叫了那个侍卫一声小哥哥,跟他俩打过招呼后,才对顺治皇帝说:“小哥哥,你是皇上刚从外省调来京城护卫皇上的吧?看你叫这冰糖葫芦馋的,你们那里肯定没有,给!”说着已把冰糖葫芦塞进了顺治帝的手中。

顺治帝刚才的心情很紧张,这会来了这么个美女叫他小哥哥,而且还是自己贴身护卫的亲妹妹,这不能不使他不高兴,早高兴地把那个带刀侍卫踢他一脚的事抛在了脑后。有人说:伴君如伴虎,老虎屁股摸不得,他这个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去踢皇上的腚眼,真是不可思议,是天下黎民谁也不敢相信的事。要知道皇帝也是人,皇帝也需亲情和安慰,皇帝也见异思迁,要不然顺治皇帝能为了她江山都不要了,去出家当了和尚?顺治皇上从她手中接过冰糖葫芦,心中好高兴哟!前面说了,顺治皇帝近日胃口不太顺畅,没有食欲,中午饭不想吃,微服偷跑出来遛弯儿舒畅心情。他那一遛心情舒畅了,觉着肚子饿了,见了冰糖葫芦嘴里馋,想吃,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拔。没想到这不是在他的宫中,差点惹出事来。现在好了事情过去了,一切都平安了,还有美女送给他一根冰糖葫芦,他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接过冰糖葫芦就往嘴里塞,一边咀嚼着一边与带刀侍卫的妹妹聊了起来,他俩无目标地漫步着。

这个带刀侍卫的妹妹,怎么跑到大街上来看起热闹来了?不是的,是这么回事。在北京城的西直门外有一座小姑姑子庙,这座小姑姑子庙像圆明园一样毁于咸丰十年的外夷兵燹。那个大一些的带刀侍卫的母亲多少的笃信释迦牟尼,常到姑姑子庙里去做点佛事,施舍些东西给那些姑姑子们。他的这个妹妹自小跟着她的母亲到尼姑庙里去,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和姑姑子庙里一个跟她般大般的小尼姑好上了,十一二岁左右就经常一个人跑到姑姑子庙里去找那个小尼姑玩耍。她去玩耍,小尼姑可不能玩耍,小尼姑得打水、烧火、扫庭院等杂活,然后诵经文。她去了当然要和小尼姑一起干这些事情了,打水、烧火、扫院子等这些粗鲁活儿她不用学,在家里本身就得干,最吸引她的是小尼姑手中的那些经卷。这东西,女孩子家在那个年代能识字解文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更何况能识得诵读佛家的经文了。时间长了她跟小尼姑学得不但能认得解释诵读经文,有些经文她还能倒背如流。

她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喜欢上了佛教,几次要出家当尼姑,都被他的爹娘阻挡住了,因为她就姊妹自己,爹娘视她为掌上明珠舍不得,所以她就隔三差五地到姑姑子庙里去。今天她是刚刚从姑姑子庙里回来,正好遇上了顺治皇上惹了麻烦。

他俩漫不经心地漫步在街上,顺治和她随便地聊着什么,她对顺治说的话必然离不开佛家经文和典故。顺治在进入山海关,在北京城坐了龙廷的这些年里,他听到的都是那些汉臣们给他灌输的儒家思想与儒家的治国方略,今天他在这个小妹妹身上听到的是另一种说法,使他感到新奇而有道理。这种思想观点也能用来改造人们的认识行为,达到治国的目的;佛教人们否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以精神、意识为第一性。佛学解释了不可知论,神秘主义,非理性主义,认为现实世界上的一切人为的争斗是无意义的,人们应当漠视现实的生活,在精神世界上寻求解脱,天国是真正的理想世界。人们在这世界上是有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有生皆苦”,“众生平等,皆可成佛”,只要心诚皆可进入“涅槃”境界。这是很诱人的佛学道理,佛教人们自我自觉地进修,这里没有你争我夺,刀枪剑戟,都是在心平气和地进行自我思想改造,以达到佛的思想境界。顺治在与这个小妹妹的闲聊中,可能是皇上的悟性高,也可能是小妹妹说起话来对某些问题画龙点睛,暗中启发了顺治,使顺治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能领悟到佛学的主题思想,让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在短短的无意识得闲谈中,能让他对世界上三大教门之一的佛教主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皇帝,皇帝是天子;天子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天意,假若不是天意,有多少心诚的佛教徒念了一辈子的经,到最后连那佛教的大门都没摸到,只坐个圆寂也就罢了。

千里姻缘一线牵,无缘近前视陌路。顺治与他的这个小妹妹是缘分,如果不是缘分顺治怎能鬼使神差地从城墙上溜下来与她相会呢?顺治见了这个小妹妹心情格外得好,他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个皇帝,进入了同龄般顽皮孩子的心态,他的皇后虽然已经给他生了孩子,但他全然没放在心上。他的心境像是在原野的上空飞翔,在浏览着野地里的奇花野草采撷它们的芳香。

顺治和小妹妹在前面漫步,两个带刀侍卫在后面拉开一定的距离护卫着,他俩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无意中就来到了小妹妹的家门口,这个小妹妹有些不讲理地对顺治道:“小哥哥,你怎么把我领到我家来了?”说完咯咯地笑了。

“你家?你家在那?哪个门是?我进去看看是个什么样子?我的肚子还饿着呢!”说完他对小妹妹有些傻笑,显然有些不好意思,刚一认识就问人家要饭吃。皇帝也有脸皮,皇帝的脸皮也是肉长的。

顺治说话从来不用“朕”字,也许他六岁就开始当皇帝,对皇帝的威严看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他用的是东北口音,山海关外是大清朝的发源地,所以他多用“咋”字或“咱”字,有些迂腐的大臣们曾多次针对他不用“朕”字弹劾过他,但他全不放在心上。这叫做皇帝难,说话用错了字都有人监督。

小妹妹回头看哥哥,见两个带刀侍卫跟着来了,还以为哥哥带了新伙伴到家里来认门呢,他突然看到顺治手拿着那根穿冰糖葫芦的竹签子还在用嘴舔上面的残味儿,便夺过来扔了,道:“小哥哥,还是我们北京的冰糖葫芦好吃吧?愿吃,我明日再给你买!”

他们刚跨进院门,小妹妹就嚷上了,爹啊娘呀地叫道:“爹爹,娘啊,快吧,哥哥带着他的新同伴来咱家认门来了。”爹娘忙从屋里出来迎接,见闺女领了个小伙子,长得挺标志,怎么看怎么顺眼,两口子高兴的只是咧着嘴笑,小妹妹对顺治道:“小哥哥,这是我爹、我娘,你就叫叔叔、婶婶吧!”

顺治六岁失去父亲,孝庄太后把他扶上皇帝的宝座,并把他带大。从小在皇帝的座位上,每日听到的不是这个大臣参本那个大臣,就是遣兵调粮战场斯杀的事。这种暖融融的黎民家庭亲情,他从来还没享受过。在小妹妹的指点下上前见了礼,称小妹妹的爹爹为叔叔,娘为婶婶。你可是皇上,金口御言。

等顺治与小妹妹的爹娘寒暄过后,她便把顺治引到了自己的屋里去,又去给他灌输释迦牟尼的理想去了。

外面带刀侍卫告诉爹娘赶快地安排晚饭,开始爹娘不放心,这么大个闺女领了个小伙子跑到屋里关起门来,成何体统?这要是传出去,以后那婆家还怎么找?带刀侍卫示意爹娘少说话,少管闲事,一切事情有他呢!他巴不得他的妹妹赶快怀孕生个小皇子,以后家里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顺治帝确实爱上了这位小妹妹,也喜欢上了佛家经文,不敢说他隔三差五地往那个小妹妹那里跑,可他总是想方设法抽空偷闲,带了两个带刀侍卫由贴身太监,从城墙上用绳子把他们溜下来,到小妹妹家里去,有时还在那里过夜。这件事顺治帝虽然做得很秘密,自觉天衣无缝,却也被一位大臣知道了。大臣很会来事,为了取悦皇上,他与顺治暗中密谋,以选妃子的形式把小妹妹选进宫来,成了顺治的贵妃。这回顺治皇帝不用再偷鸡摸狗了,他名正言顺地每日家和自己的宠妃在宫里诵读经文;有时还到小妹妹去的那个姑姑子庙里拜佛念经。

姑姑子庙里的那些老尼姑见皇上提出的问题深奥难解释,难以回答,便从杭州把她的师兄请了过来给皇上释疑。这个和尚法号叫浅智,是位高僧,善于擅辩。他到了京城后,从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开始以及顺治帝手中的经卷,解释得淋漓尽致,没有一点纰漏。俯仰之间顺治帝被切底地洗了脑,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在小妹妹和浅智和尚的引诱下,在一切皆空的哲理中,顺治帝决定放弃皇位,出家当和尚。他的这一举动,惊动了孝庄太后,本来顺治帝念念经文,信信佛,孝庄太后认为是好事。她认为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是主要的思潮,曾对历史上的统治者都有过直接的影响。让她没想到的是小小的年轻皇帝竟然陷得这么深,江山美女都不要了。更使她生气的是浅智居然在皇宫里就给顺治帝剃度当了和尚,这回孝庄太后可气炸了,如果要是传到宫外去,大清的江山还要不要了?皇帝都削发出家当了和尚,那些大清的官员干什么去?孝庄太后严密封锁消息,令顺治帝还俗恢复皇位。顺治帝拗不过孝庄太后,只得又戴了假发继续做他的皇帝。

这件事孝庄太后不会算完,她要查顺治帝出家当和尚的来龙去脉,把怂恿顺治帝的始作俑者挖出来。孝庄太后要弄明白这件事,首先要拿来开刀的是皇上身边的两个贴身侍卫。那个年龄小的带刀侍卫被太后传了去,侍卫心里明白,这大清的天下自从太宗皇太极驾崩后,是孝庄太后一手擎着,是大清朝的擎天柱,手中的权势可大了,皇上实际也都捏在她的手心里,她叫你半夜死决不会让你活过五更去。带刀侍卫每天在皇上的身边,对这些权势的争斗看得再明白不过了,在太后和皇上之间他是能分开拐的。为了活命他只有在太后那里招供,他如此这般地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供了出来。至此,孝庄太后才知道,那个选进宫来的贵妃小妹妹,是他们蓄谋已久的。然而涉及到贵妃,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围绕着贵妃之事必定牵连着大批的大臣们,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你真个要查?那如同一团乱麻无从下手,理还乱,剪不断,不会让你理明白了。

事情很快被那个大些的带刀侍卫知道了,他心里明白小妹妹的事果真被孝庄太后查出来,那可是抄灭九族的罪。他心里怨恨起他的这个搭档来,便想在孝庄太后查出此事前把他杀掉,以解此恨。他把这事跟顺治帝商量,这时的顺治帝已入佛门,重新穿上的龙袍里面却套着袈裟,他随佛去的心已定,与世上的一切无争了,更不想杀人了,救人一命能升七级浮屠。行善,积德成了顺治帝刚踏入佛门的追求目标。当带刀侍卫说完后,顺治帝念了声:“阿弥陀佛。”便不再做声了,带刀侍卫只得退了下去。

但顺治帝心里明白,他出家去五台山后,两个带刀侍卫没了主子失去管制,必定相互惨杀,即使他俩不杀,孝庄太后也饶不了他俩。所以顺治帝想保护一个,带走一个,不至于两个都殒命。于是心生一计,他让那个小一些的带刀侍卫和一个贴身太监去杭州送回浅智和尚。临行前,顺治帝让那个贴身太监去弄来银票,上面有足够的银子,使带刀侍卫终生不用劳作。他让带刀侍卫诈死埋名逃生去了。等太监回来只说他俩在回京过江时遇上上游大雨发洪,把船冲翻,太监被救起,那个带刀侍卫被冲进海里喂鱼去了。皇上的贴身侍卫死了,皇上不找,别人没有找的。顺治帝出这一下策,主要是蒙蔽糊弄身边的这个带刀侍卫和孝庄太后,使他俩不再去追杀他。

历来宫廷里的争斗是复杂残酷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执法者敢去判皇家里的案子,皇家里的案子是谁掌了皇权谁赢。事也凑巧,正在这时小妹妹贵妃突然得了暴病,不治身亡。假若小妹妹贵妃不死,顺治帝兴许还能在宫里继续待下去,小妹妹贵妃死了,顺治皇帝那颗燃着情感的心完全熄灭了,他的心凉到了冰点,似乎要停跳了。他怀着悲怆的心情在宫里给小妹妹贵妃做道场,超度小妹妹贵妃的亡灵。顺治帝太爱这个小妹妹贵妃了,在皇宫里做道场是前所没有的,史无前例的,而且这个道场做的特长,持续了一百多天。大臣们见这个道场没有收尾的迹象,看样子要永远做下去。后来经孝庄太后干涉,道场才草草地收了尾。就在道场收尾的第二天,顺治帝和他的一个贴身太监还有那个小妹妹贵妃的哥哥直奔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去了。孝庄太后见顺治帝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这事可不敢张扬,消息传到宫外去,整个大清国岂不乱了套?既然他心一定,就随他去吧!孝庄太后立即颁发顺治皇帝染天花病,不治身亡。立五岁的孙儿玄烨登基做了皇帝,改年号为康熙。孝庄太后给后世留下了顺治帝死活之谜……

第五十四章 带刀侍卫埋名 崂山里寡妇庵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