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乱五代尽都是各霸称雄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校俊?br>

李涛大哭,说,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中原百姓的心。

刘知远很高兴,就任他为翰林学士。不久,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反叛,刘知远派出高行周与慕容彦超###。但这两个人不团结,更不合作。李涛向刘知远建议,御驾亲征。刘知远很是赞同,亲征平定了杜重威,因此,刘知远把他升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

刘知远死后,刘承祐继承帝位,当时,宰相苏逢吉经常随意调整官吏。枢密使杨邠很不赞同,认为这样做会虚费国用,经常向皇帝告状。苏逢吉也不是好东西,也向皇帝告状。朝堂之上,只听得他两个人吵架。李涛给刘承祐上疏道:“今关西纷扰,外御为急。二枢密皆佐命功臣,官虽贵而家未富,宜授以要害大镇。枢机之务在陛下目前,易以裁决,逢吉、禹珪自先帝时任事,皆可委也。”

杨邠知道了李涛的奏折后,就跑到刘知远的老婆、当时的太后那里号啕大哭,说自己生是京城的人、死是京城的鬼,想要把自己弄到外地,自己现在就去给先皇看坟墓。

太后大怒,问儿子:“你难道真想把功臣旧勋弄到外地去吗?谁来保你?”

刘承祐就跑出来,告诉李涛:“太后问起,你就说是宰相的主意。”

李涛仰着脸道:“这就是我的主意,跟别人无关。”

不久,他被罢免,朝廷要他回乡养老。

郭威称帝后,又把他从家里拎了出来,授他太子宾客,后来又任刑部尚书。柴荣继位后,又任命他为户部尚书。这两位英明之主都知道他这个人肯说话、敢说话,所以才倍加重视。

但柴荣死后,新上来的皇帝不喜欢他总挑事,就让他去当山陵副使。这个职务其实就是给还没有死的皇帝找陵墓的最佳地点。李涛是学文的,对地理肯定不懂,他又不迷信,所以,这个职务等于是让他远离朝政。赵匡胤建立宋后,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很是了不起,就把他叫来,任命他为兵部尚书。

李涛走完了整个五代,一代都没有落下。按照常理,这样一个人应该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了,可他仍旧和从前一样,遇到不平事就要说上一说,管上一管。

赵匡胤的亲信尹勋平时就是个混蛋人物,有一次,他负责监督疏通河道,杀了几十个民工,又把百姓的耳朵割下来取乐。李涛当时正生病躺在床上,听到这件事情后,他从床上翻下来就写奏章,他的家人劝他不要这样,小心没了性命。李涛说:“人谁不会死?我既然在这个位置,就要负这个责任。”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李涛,虽然经历五个朝代,但其本性不改,也正如他所言的那样,在这个位置,就要负这个责任。史书上说他“工为诗,笔札遒媚,性滑稽,善谐谑,亦未尝忤物,居家以孝友闻”。但似乎这些都不是他的闪光点,他的闪光点是,在那个人人自保还来不及的乱世,他偏不怕死,屡屡跟天子跟凶狠的武将叫板,无论在什么年代,这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小人物的大忠诚(1)

姚洪出身贫贱,适逢五代乱世,就参加朱温军队,在当时指挥使董璋手下当了一名小校。李存勗灭掉后梁后,姚洪就投降了后唐,屡立战功而被升为指挥使,他的长官董璋这个时候已经是邠宁节度使了。

可以说,一个小指挥使在五代那个武夫林立的乱世本就是不大的官职,所以,姚洪无论如何都是个小人物。他后来之所以名垂青史,还要感谢他的前朝长官董璋。

董璋本是汴州富人李让的家僮,朱温任宣武节度使时,李让跑到朱温那里用家里的财富换得一朱温“儿子”的身份。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朱友让。因为主人的关系,董璋就到了朱温军中效力。后来,因为军功而被授予指挥使。姚洪这个时候就在朱温军队里,他的直接长官就是董璋。

董璋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气都能得到士兵们的认可,但此人经不住别人夸,一旦遇到夸奖,他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同样,这样的人也受不了别人的骂。所以,他身边总聚集着一群夸他的人。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到了李从珂称帝时,他才从指挥使升为泽州刺史。

后梁灭亡后,他投降了李存勗。李存勗封他为邠宁节度使,他开始结交朝中重臣郭崇韬,并与其打得火热。

925年,郭崇韬受李存勗的命令###后蜀。郭崇韬为了让董璋有立功的机会,任命他为行营右厢马步军都虞侯。在伐蜀过程中,无论大小事宜都与他商量,并按照他的意见作出决策。灭掉后蜀后,在郭崇韬的推荐下,董璋被任命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太原留守孟知祥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两人共同镇守四川。李嗣源称帝后,董璋和孟知祥的关系已经很紧张。主要是因为董璋管辖的地方总比不上孟知祥的管辖地,这当然和两个人的治理水平有关。孟知祥在大力治理下,蜀中呈现了新气象,这就让后唐朝廷非常担心。

他们宁愿让一个藩镇主杀人放火,也不希望他是一个治理经营的高手。所以,朝廷就大肆夸奖董璋,贬低孟知祥,希望用这种办法使董璋来牵制孟知祥。

董璋就真以为是神了,越发骄横无礼。最后,把这种骄横无礼送给了朝廷。

929年,李嗣源想要去南郊祭天,但这是一项劳命伤财的活动。于是,他向四川派出使者,让董璋交五十万钱来。使者到了董璋处,把诏书给他看,董璋只看了一眼,就急了。他指着使者的鼻子说,你回去告诉皇帝老儿,我只有十万,爱要不要。

使者不敢恼火,但总得说点什么,想了想就说,您这是想造反?

董璋大怒,尤其是别人居然知道自己的这一野心的时候,他更加恼怒,他要杀来使。使者吓得屎尿齐流,叩头不止。董璋才勉强答应放他回去,但是,十万钱也没有了。

使者哆嗦着跑回京师,跟重臣安重诲说,董璋肯定要反。李嗣源对这个论断不肯相信,因为他希望董璋能钳制孟知祥,所以,他不相信董璋真的要反。于是,他连连派出使者去四川,回来的使者异口同声:董璋必反。

安重诲当即作出决定,选了两个靠得住的人去四川做刺史,监视董璋。又抽出精兵均分布在董璋管辖的各州。同时在四川军事重地阆州设置保宁军,以大将刘仁矩为节度使,派出指挥使姚洪带领一千士兵赶往阆州,并驻扎在那里。

董璋绝对不是傻子,当他看到这一系列变化后,认为朝廷对他有所怀疑了,他可不想要自己造反的计划胎死腹中,于是,930年秋天,他联合孟知祥一起造反,他率领兵马向阆州开进。守阆州的正是他当年的手下姚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