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中央的沙发上,一个相貌清矍身形清瘦的老人端正的坐着,手上拿着一份文件正在看时,发现周明道和杨帆进来,放下手上的文件扭头颔首道:“你们来了!坐下稍等!”
说完话的老爷子继续拿起文件低头看了起来,好像两人不存在似的。说是稍等,这一等一个小时很快过去,眼看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了,老爷子也没有抬头说话的意思,只是让两人在那干坐着。
周明道还好有点,随手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本《周易》来看着,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杨帆的处境任谁都能看出来有点尴尬。
时间一分一秒的继续的往前走,端坐在沙发上的杨帆就那么安静的坐着,姿势都没有变一下,清澈的目光中看不出任何的不耐烦,只是扭头专心的朝窗外渐渐露出绿色的枝头在看着,嘴角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一直拿眼角的余光注视着杨帆表现的周明道,心里微微的叹道:“这个老家伙,为什么总喜欢搞这一套,从血缘上来说,这可是陈家正儿八经的子孙,用得着熬鹰似的的折腾么?再说了,杨帆才多大?好像才22吧?”
周明道心里非常清楚,只是老爷子对杨帆的一个考验,这个时候只要杨帆稍微露出一点不耐烦和不满,在老爷子心里的分数就会降低。对这个做法周明道非常的不满,不就是因为杨帆不是大小在陈家长大的么?杨帆的两个堂兄倒是从小在陈家长大,老爷子言传身教过的,结果做出来的事情弄的老爷子很恼火,也对这两位孙子失望了,这才想起还有杨帆这么一个孙子来。
“老东西,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究庶出嫡出这一套,我还担心杨帆不吃你这套呢?”周明道在心里埋怨了一句,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意思是提醒一下老爷子,差不多了哈,别没完没了的。
墙壁上的挂钟上,时针正好指在正午12点整的位置上,一直在低头看文件的老爷子听见了周明道的咳嗽声,放下文件摘下老花镜,终于把头再次抬了起来,脸上带着一种威严的同时,嘴角有一道掩不住的喜意。从周明道的角度看过来,意外的发现,此刻老爷子和杨帆嘴角的模样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想起两人在性格上的诸多共同点,周明道在心里不由得又嘀咕:“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杨帆,正和跟我商量,打算把你的户口迁到他的本子上,你对此有啥意见?”
老爷子这话说的非常突然,陈正和,现任湘省省委第一副书记,也就是从血缘上算起来是杨帆的亲爹的那一位。
第2章 安排
一股压力随着老爷子的目光压迫过来,边上的周明道一看老爷子这个架势,心里着实的再次苦笑道:“还在试探?”
杨帆无疑处在压力的中心,在周明道看来,这种压力好像对杨帆而言实在够不成威胁,原因很简单,杨帆似乎压根就没指望从陈家获得一点什么,陈政和多次想给杨帆一点补偿约见杨帆,不都被打了回票了么。老爷子的心思周明道也猜了个七七八八的,不就是想看看杨帆的心里是否有那么一份功利心么?
“我看没必要那么麻烦了,我已经习惯姓杨了,不想改来改去的。”
杨帆淡淡的语气似乎是在表示并不想和陈家攀上任何的关系,看表情好像是在努力维持对长辈的尊重。老爷子在心里一阵欣赏的同时,也感觉到杨帆语气中的一丝不屑。多少人想和陈家搭上关系而不能,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老爷子在心态上也不能免俗,感觉到被无视后微微不快的哼了哼道:“这是你父亲的意思。”
这句带有解释意味的话却换来了杨帆的尊重,老爷子可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又是货真价实的长辈,有理没理的都可以不向杨帆做任何解释。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心胸豁达的产物,也是境界到了的缘故。
杨帆微微欠身异常恭敬的笑道:“如果您今天把我叫来只是为了说这件事情的话,我想我的回答已经很明确了。没别的事情?我想告辞了,日后有机会再聆听您的教诲如何?”话说着客气,却透着一股生分。
“等一下,听说你的关系挂在社科院?”老爷子的脸色恢复了平静,有点长辈垂询的味道了。看见这一幕的周明道总算是放心下来,今天的戏看来是演完了,该谈正经事情了。
“呵呵,师父安排了一个临时科员的身份,只是为了我在北京吃住方便而已,严格的来说也算以权谋私了。”
看着杨帆脸上始终是一副不卑不亢的表情,老爷子心里想起了当年的故交,也就是杨帆的姥爷,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讲究君子之道,“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生清白的学者。
“也许只有杨兄那样的人物,才能教导出那样的女儿,才能有杨帆这样的外孙吧?说来这应该算是陈家的福气,可惜家里那个臭小子……唉!愧对故人啊!”陈老爷子心里一阵微微的叹息着。
“胡说,什么以权谋私。周先生的不是在搞一个《周易》课题么?安排一两个助手也是应该的。社科院那个地方做学问倒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我听说你曾经打算毕业后回乡服务,所以想确认一下。”老爷子依旧不紧不慢的说着,周明道似乎当自己是空气,依旧在低头看自己的书。
杨帆心里一阵苦笑,总算是弄明白今天师父拽自己过来的意思了。看来老爷子是想抬举自己,或者说是希望自己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可是,有什么事情不能吃了饭再说么?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间了?
“母亲独自把我带大,家里日子一直很难,读大学第一年的学费都是学校里的老师们帮着凑齐的。我们那地方您也知道,穷乡僻壤的大家日子都不宽裕。我这人没啥远大的志向,可以的话到回镇中学当个教书匠,这样可以在照顾母亲的同时,闲暇的时候读几本喜欢的书,顺便把姥爷一辈子读书的心得整理出来,能出版就最好了。”杨帆娓娓的说来,目光扭向了南面的窗口,恍若一干往事不经意的又爬上心头,不由得露出一副心驰神往的表情。
“京城虽好,却非我所喜欢的所在,也不适合我。”
一直没有啥动静的周明道这时候有点急了,冲着陈老爷子一阵挤眉弄眼的。那意思很明白,人我辛苦给你弄来了,接下来看你的了。
“你一个经济学的研究生当什么中学的教书匠?大材小用嘛?既然你想回去,不妨我也以权谋私一把,你的关系从社科院转到江南省团省委去,具体的工作安排到了地方由当地领导安排,你想回乡工作的话也可以要求回乡挂职锻炼嘛?年轻人到基层去磨练不是坏事。你觉得这个安排如何?”
陈老爷子在问杨帆呢,一边的周明道生怕杨帆不答应的样子,等了半天总算老爷子把话说明白了,这对于杨帆来说可是个好机会不是,所以周明道越俎代庖的接过话道:“这安排很好,我替杨帆答应了。时候不早了,我肚子也饿了,先吃饭先吃饭。”
这时候在一旁耐心旁听多时的刘青冲杨帆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说起来这个安排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对于老爷子来说不过就是一个电话一句话的事情,这就是权力带来的便利。按照周明道和陈老爷子事先的商量,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帆这个时候不好驳周明道这个师父的面子,只能沉默的接受。杨帆微微不满的样子扫了一眼周明道,发现刘青的笑容,杨帆倒真的有点弄不明白这笑容背后的含义。
杨帆说心里话不愿意在老爷子这里待的太久,原因说起来有点复杂,有自身的缘故,也有上一辈母亲那边的缘故。按照母亲的说法,当年和父亲是两情相悦,之前是知道父亲有家室的,后来的事情母亲没有说过也没听母亲埋怨过什么,杨帆对过去的事情也不想知道,只是心里始终觉得,这个家人不招自己喜欢罢了。
午餐简单却异常的精致,附和陈老爷子食不厌精的习惯。杨帆简单的拔了两碗饭就站起身告辞,老爷子当面也没有留他的意思,只是让刘青安排车送一下。
除了正门,杨帆一眼就看见门口一对父子模样的男子正在和门卫低声的说话道:“我们是来见老首长的,麻烦通报一声。”
这时候刘青看见这对父子便笑着上前说道:“沈兄,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刘青这一开口,门卫就立刻放行了,这对父子进忙进来。
杨帆看见胖乎乎的沈宁时不由得微微一笑,沈宁看见杨帆的时候不由得瞪大着嘴巴有点合不上了,几次使劲的揉了揉眼睛,确认之后大声道:“杨帆,真的是你?”
杨帆和沈宁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沈宁读警校去了,学制三年毕业后分回宛陵市,干了一年多后因为父亲的关系已经是水阳镇派出所的副所长了。春节过后沈宁休假,本打算好好在家玩一玩的,没想到父亲沈明进京跑项目,说是带他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