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隐约猜到了一点,但她还是想不明白,王夫人到底和袭人之死会有什么关系。她依然想不到王夫人有什么对袭人下手的理由。
第二日、第三日,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这就显得这事情愈发的奇怪了。黛玉隐约记得,在之前,宝钗也有一次和王夫人有些矛盾的样子,但隐藏得很深,几乎看不出来,她都怀疑自己眼花。而且,那也很快就消散了。和这一次的情况可说是完全不同。
贾母自然也看到了这样的异常,也许她确实有些老眼昏花,但她的经验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她静静的看了两日,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在说起宝钗的时候,贾母再次“夸奖”了宝钗,找了个由头,直说她稳重和平,极会办事,不管是哪家人,娶了她做媳妇,都是福气。
不同寻常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只听见王夫人对贾母的这番话没有沉默不语也没有强颜欢笑的真当做夸奖来接受,而是说,“老太太谬赞了,她哪有这么好,我昨儿才和她说,要她好好的学着呢。”
这话听起来也不像是谦虚。
如果是谦虚,没道理宝钗的脸色会变得不自然。以宝钗的功力,怎么也不至于掩饰不住一般的情绪才对。由此可见,她的情绪波动到了什么程度!
贾母似乎没看见,继续笑道,“你总是这么谦虚。论理,我夸宝钗,要谦虚也该她妈来向我谦虚才对,你却凑个什么热闹?是了,姨妈今儿却是没见,我先前竟没瞧见,可是身体不舒服?”
这次,宝钗有些抢着回答了,“正是身子有些不舒服。我昨儿回去看妈,她说头晕,我劝她好好休息两天。只是怕老太太担心,故此不曾说得。”
贾母笑道,“你们看看,可不是宝钗懂事?宝琴也要好好学着。”
宝琴如何看不出来事情不对?也只是笑着应了声是,却不敢多说。
王夫人和宝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前两天,王夫人去找宝钗,两人之间可能发生了冲突。这冲突……也许和袭人有关。这从王夫人避开宝玉眼神能够看出一二。
但奇怪的是,王夫人似乎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些愧疚,同样宝玉也在,在对着宝钗的时候,她又马上理直气壮起来。
难不成宝钗才该为袭人的死负责?
不说宝钗更没有对袭人出手的理由,她在贾家也做不到这一步……假设真是她,那宝玉又何必对王夫人愤怒、伤心、失望?
黛玉细细思量了一番,觉得事情愈发的奇怪了起来。
而且,这件事情,就和迎春出嫁的事情一样,宝玉似乎并不想要和她说。在他的心里,大概这件事情也更适合成为秘密吧。不管怎么说,这涉及到他的母亲呢。宝玉一直都还算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子不言母之过……
在这一天过后,王夫人开始和宝钗不合,这似乎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姑娘们不说,自己心里也明白,而那些丫鬟们婆子们,或者是看到了,或者是知道了一些什么,有些流言就暗暗的传了开来。
黛玉虽然也好奇,但想来这件事情连宝玉都不说,她是无力去知道真实的东西了,也只得把这些猜疑都放了下来。
不过,龄官、司棋、袭人……
她渐渐觉得,是不是她来到了这儿,林黛玉灵魂的改变,造成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竟使得贾府的败落也逐渐提前了?
怎么看,这一连串花季的死亡都是不祥之兆啊。
只可惜,虽然一大早她就想过,来到贾府的目的,便是见证这个繁华一时的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落,见证这个过程中的一切。但是,这几年来,她逐渐受到这府中感情的影响,希望为日常相处的姐妹们做些什么,想要见证这座府邸衰落的愿望,却并不能实现得彻底。
不要说那些细小的事故,便是袭人之死、宝钗王夫人失和这样的大事,她也做不到去查明其中的真实。
谁让她自愿去过“林黛玉”,过一个大家闺秀的生活呢?
过了些时日,贾政就说要回京了,而贾兰准备科举也到了关键时刻,这时,一个更加离谱的流言在园中传了开来——薛家竟有打算搬出贾府去,为宝钗选亲。
虽说王夫人最近似乎和宝钗闹了矛盾,和薛姨妈虽然同住一院,也没有那么来往密切姐妹情深了,但这个流言,因为薛家人在贾家这些年的行为,却依然是显得那么令人不可置信。
唯一的佐证,倒或者是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