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长公主将茶放在桌子上:“现在哀家帮你遮掩了,等你们回到大齐依旧会皇帝、太后盘查,你可想好了要如何应对?”
“现在的顾家可不是镇江那个小小的乡绅了,就像是哀家,嫁到了西夏之后,一切都身不由己。”
琅华摇了摇头:“世事无常,对每个人都一样,当年镇江打仗的时候,我和祖母相依为命,如今父亲可以回到家中,就算是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能闯的过去。”
这就是顾琅华。
即便是没有绝对的把握也会竭力一搏的顾琅华,绝不会轻易屈服于任何强加给她的命运。
这个女孩子和寻常人家的女子不同。
东平没有再说什么,赏了些东西给琅华:“这些日子劳累了,今天就回去好好歇着,明日再进宫陪哀家说说话,哀家也想知道母后那边的情形。”
琅华应了一声,慢慢走出了东平长公主的寝宫,带着萧妈妈和阿莫几个出了宫门。
顾世衡正等在门口,见到琅华立即迎上去:“怎么样?东平长公主有没有为难你……”话刚到这里却看到琅华微微蹙起的眉毛。
“琅华,”顾世衡十分担忧,“这……怎么了?”
琅华的手指冰凉,她不由地向顾世衡靠过去,“父亲,我们先回去。”
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头。
一定是有什么事。
不然东平长公主不会说出那样意味深长的话,她要仔细回去想一想。
……
大齐,京都。
西北的捷报频频传来,朝堂上是一片的喜气。
但是想到了太子尚在金国人手里,众人脸上不禁阴云密布。
谁能预料到呢,一个小小的金国吞并了辽国大部分疆域,还攻打到了大齐的太原府,要不是韩璋及时赶到,恐怕太原早就没了。
从太原到京都,不过是几个城池的距离。
已经开始有人悄悄地收拾行装,随时准备举家逃离。
好在韩璋也打了胜仗,重新夺回了真定。
皇帝挥了挥手,“散朝吧!”
文武官员立即低着头退了下去,仿佛生怕被皇帝点名留下来,商议该如何营救太子。
战事暂时结束了,但是接下来的摊子也不好收拾。
皇帝走进书房立即看向常安康,“太后那边怎么说?”
常安康道:“太后娘娘请了几位小姐进宫。”
太后是在挑去西夏和亲的人选。
太后的意思是要趁这个时候稳住西夏,绝不能再出现西夏、金国联手攻打大齐之事。
“都请了谁?”皇帝声音低沉,心不在焉地打开了手中的奏折。
常安康刚要禀告。
皇帝合上手中的奏折,“朕去看一看。”虽然和亲是要成为西夏的皇后,可毕竟西夏是苦寒之地,送谁过去,就要权衡好利弊,当年太后有意想要从皇室宗亲中选出一个人代替东平去西夏,最终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这次更加艰难,毕竟李默年纪尚小,此时嫁过去也只能先跟着东平身边学规矩,要守到李默成年之后才能圆房,到时候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晓,皇室中是不会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的。
而且今天过后,庄王那只老狐狸一定会猜到太后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