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魏王子和那名女子的棺材可能很漂亮,可能被盗墓贼抬走了。如明朝时苏州一带就有盗墓贼专盗棺材和死人身上的送老衣卖,他们把尸体从棺材内拖出来,把尸体的衣服剥光后,再把尸体随便往地上一扔,就算完事了。
魏王子墓中惊现帅哥美女的*,是不是这个原因?当然,这仅是推测,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
● 盗墓贼盗到薄葬墓最扫兴
魏王子墓里没有盗得东西,而真正让刘去失望的是袁盎墓,原来袁盎实行的是薄葬,墓内除了一面辟邪用的镜子外,别无他物,自然让刘去一无所获。
袁盎墓是刘去所盗墓中,离他的年代最近的一座墓,下葬时间应该不长。
袁盎实有其人,在《汉书》上有记载,他是楚人,官至太常,进入了九卿序列,品级应该很高了。袁盎敢于直言进谏,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怨恨,最后被赐死。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死后也无法大操大办,丧事从简。
刘去打开袁盎的墓后,爬进去发现,袁盎连副像样的棺材都没有,棺材是陶瓦做的,即所谓“瓦棺”。而过去常用的葬具是“木棺”,所用木材,最高档是金丝楠木、紫檀,因为紫檀木太珍贵了,贵比金子,所以比较罕见,以楠木棺材为多。一般手头比较拮据的人家,则使用柳木。
袁盎虽然是被赐死的,但不至于连一口柳木棺材也置办不起吧。据此可以推测,袁盎的安葬方式是典型的薄葬了。
而在西汉初年,薄葬一度成为一种时尚,先秦的厚葬之风所造成的浪费,所引发的盗墓曝尸,让后人摇头叹息和心寒。所以,有识之士便率先行动起来,实施“用瓦棺殓常服”的薄葬。如开创“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刘恒,生前便提倡实行薄葬。至于后来从他的霸陵里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盗墓贼最烦遇到这种薄葬,会十分扫兴。如果已知道是薄葬墓了,他们干脆就不去挖,免得白费劲。因此薄葬也成了一种反盗墓手法。据《太平广记》(卷五百八十九)转南齐刘澄之《荆州记》所记,魏征南将军司张詹,便以薄葬骗过了好多盗墓贼。其墓在冠军县东,墓上刻着“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钢铁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 。
当时盗墓贼都信以为真,即使在晋末 “八王之乱”后盗墓风最盛的时候,也没有盗墓贼光顾张詹墓。但到了南朝元嘉六年,天下闹灾荒,盗墓贼也不管有无随葬品了,将墓盗开,结果随葬品很丰厚:“金银铜锡之器,朱装雕刻之饰,烂然毕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游戏派”盗墓之王——汉广川王刘去(6)
当然,盗到张詹这样的假薄葬墓是很幸运的,但如果真的如刘去这样,盗到了袁盎这样真正的薄葬墓,恐怕就要骂娘了。刘去当时也应该是很不高兴的。不过,也仅是不高兴而已,因为刘去盗墓是游戏心理,是冲着好玩去的,他家里钱财多的是,并不要靠盗墓发家的。
顺便说一下,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弟,被他害死的袁盎的墓被刘启的本家刘去盗了,他的墓后来在三国时也被曹操盗了,这将在另外章节讲到。
● 晋灵公墓内盗出一只“癞蛤蟆”
刘去盗墓中得随葬品最丰厚的大概要算盗晋灵公之墓。
晋灵公,名夷皋,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孙子,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607年在位。晋灵公不行君道,荒淫无耻,通过敛财来满足奢侈的生活。有一次他在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就是想看行人躲避弹丸的样子;还有一次因为厨师没把熊掌炖烂,就把厨师杀掉,把尸体装到筐子里让宫女拿去扔掉,故而,《左传》上称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后被大臣赵盾部下杀死。他的墓被刘去盗掉,也是活该!
晋灵公墓在今山西省绛县境内,墓冢如馒头状,系用五花土堆成。虽然晋灵公不是寿终正寝,但下葬并不草率简单。刘去盗开墓室后,进入里面一看,十分瑰丽壮观,四角都放置着用石头雕刻成的鹰犬,每只都捧着蜡烛;男女石人四十多个,捧着灯烛站立在周围。
晋灵公棺椁已经朽烂不成原形,但尸体还没有腐烂,九窍之中都放入金玉。晋灵公这种殓尸方法也是古人常用的手段,对身体内所有可能出气的地方(孔),都要用东西塞上(尸塞),据说这是为防止灵魂逃走。我曾在多家博物馆看到这样的玉鼻塞、玉屁塞,男的还有*套,女的有*罩。一般来说是七窍:两只眼睛、两耳孔、两鼻孔、两张巴,九窍可能是算上肛门和生殖器了。
一般“尸塞”都是用玉石来做,少数用金银等贵重金属。耳孔、鼻孔用的叫“玉塞”,堵嘴巴的叫“玉琀”,另外还有“玉握”,放在死人手里的。古人为什么喜欢用玉?他们认为,玉有灵性,可保尸体不腐。也许玉真的可以防腐,晋灵公的尸体在刘去盗墓时还保存完好。
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有权有势的帝王死后还会穿金缕玉衣。差一点的侯王贵族用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在汉代,棺材往往也镶玉,规格是内壁镶嵌192块青玉板,外壁镶嵌26件玉璧和8件玉圭。这些玉在收藏分类上,统称“葬玉”。
从上面看,晋灵公的墓内棺内也有“葬玉”。墓穴内其他的器物全都朽烂得无法辨认,唯有一个拳头大的玉蟾蜍(chán chú,癞蛤蟆)可以识别出来。玉蟾蜍腹中是空的,可盛水,外表光洁,润滑如新。刘去看到后很喜欢,便把它带回家,拿它用作储水供磨墨用的水盂。
晋灵公“不君”,死后几百年碰到了刘去这个“不王”的人,活该倒霉,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 周幽王墓内有百余殉葬女子
在刘去所盗的古墓中,帝王一级的陵墓有一座——周幽王墓。
周幽王,叫姬宫涅,为西周末代君王,是中国三皇时期与商末代君王纣一样无道的荒淫之君。据《史记·周本纪第四》(卷四)记载,周幽王三年,褒人献了一位姓姒的美女给他,褒姒一下子就让周幽王掉了魂。为了博得褒姒欢心,竟然“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最后坏了大事,真正敌人来犯时,无人前来救驾,自掘坟墓,被来自西部的犬戎国灭掉。 。。
“游戏派”盗墓之王——汉广川王刘去(7)
周幽王的墓修得十分高大,墓门打开后,往下全是白垩土,这土实际是一种石炭岩石,有一丈多厚。刘去的手下费了老大的力气,才挖去白垩土。再往下又看到了大量的云母石。再往下挖了一尺多深,意外地看到了100多具尸体,纵横交错,相互枕靠,叠压在一起。其中只有一个男的,其余全是女的。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站着,身上的衣服款式和活人穿的一样。
想必那一名男人就是周幽王了。其他的百余女子会是谁?应该是殉葬的妃子或侍女。
人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恶俗,一般认为出现于父系社会。父权家族把自己的妻妾孙女侍仆,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其有生杀权力。既然金玉珠宝都能随葬,人这种财物自然也难免。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墓主是秦穆公,其墓的殉人之多令人触目惊心,殉人尸骨多达184具,墓室上下层的平台上摆放有殉人棺具,有的甚至是裸葬。
而《史记》记载秦穆公死后曾殉人达177人,实际出土却多出了7人,可能是临时处死的。周幽王是否有殉人,史料上并无记载。如果《西京杂记》所记是真实的话,这将进一步证实,中国古代的殉葬陋习,在西周时仍然是十分盛行的。
● “报应现象”在刘去身上出现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刘去为什么会想到盗墓?作了一代封王,刘去家里也不愁吃穿用玩的。我在此前已出版的《盗墓史记》一书中对此曾作过分析,刘去的盗墓行为应该是一种变态行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史料上看,刘去的心理有问题。从上面开头介绍他用令人发指的手段,冤杀14名宠姬,便可以看出。
他变态的盗墓行径,很可能是因为受到这么一件事情的影响。当初,昭信谗言诋毁,刘去将王昭平、王地馀两名姬妾残忍地杀害了。昭信做贼心虚,有一次生病了,她梦见王昭平等女人去阎王那里状告申冤,昭信便把梦里的情况告诉了刘去。刘去说,她们现人形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