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母亲口红色号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但母亲当时的确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这种无所畏惧傲慢和清高。她霍地站起身,对李部长一字一句地说:“我认为组织上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实在对不起,我无法完成首长交给我的任务。”

说罢,母亲很标准地对着口瞠目呆的李部长打了个敬礼,然后很潇洒地来了个向后转,迈着正步走出办公室。

母亲得意地对我说,这是她从军历史中行礼最标准,正步最规范的一次。 。。

六  违命

我无法想象母亲对一个老红军出身的正师职领导做出这样一番大逆不道举动的勇气是从何而来。

凡是看过《激清燃烧的岁月》这部电视剧的观众,通过石光荣与诸琴的爱情悲欢,都会对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军官的婚姻状况有一个生动的了解。那个时候,满怀报国之志的青春少女们参军入伍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被动地等待着组织上的挑选,军官们的物色,上级委任,领导批准,闪电般结合,嫁给那些原本不相识的老革命们为妻,然后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当好专职家属,后勤部长,为他们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传宗接代,培养革命接班人。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她们有的是先恋爱后结婚,有的是先结婚后恋爱,有的是光结婚一辈子也没恋爱。这就是那个时代被革命洪流席卷进人民军队里面女兵们的命运和归宿。这就是谁也无法改变、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历史。我母亲生活在那个时代,并且成为了一名女战士,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和诸琴们相同的遭遇和命运。

但是母亲与诸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诸琴接受组织分配结婚任务时已经有了恋人,母亲没有;诸琴是在沈阳解放之后的和平环境下入伍的,入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母亲则是在上海尚未解放之时的战争状态下参军的,参军有着明确的杀敌目的;诸琴是个高中生;所以期盼寻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知识分子作为终身伴侣;母亲是个大学生;却希望找一个工农出身的部队干部结为夫妻;诸琴面对石光荣的猛烈进攻和上级组织屡次谈话,终于抵抗不住,屈服了,认命了;而我母亲则拒绝执行组织上下达的结婚任务,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母亲后来将这种强烈的婚姻自主观念延续到下一代,我们兄弟4个找对象全部是自由恋爱,并且都是一次性成功,母亲自始至终没有半点行政干预,20多年过去了,一直和4个儿媳妇保持着同志加母女式的婆媳关系,在当地传为美谈。

一向说一不二的李部长终于没有拧得过我那倔强的母亲。当我听到母亲回顾这段往事的时候,忍不住地窃喜,这位李部长要是事先有点耐心了解一下我母亲的历史,我想绝不会自找难堪,乱点这段鸳鸯谱。

我从小在军营长大,接触和熟悉了太多的部队高级军官。我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几乎绝大部分的军官太太们都是组织安排的,并且几乎所有的军官太太们都愉快地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诸琴的结婚过程生动而又逼真地浓缩了一代女军人的婚姻状况。

唯有我母亲是个例外,她成为我所知道的少有抗争命运的获胜者。

我后来几次问母亲,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断然拒绝组织上的决定。

母亲说:不想过早结婚是一个原因,反感拉郎配的方式是另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母亲的潜意识里,梦想着自己未来的丈夫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苦大仇深的工农干部。似乎只有这样做,她才算是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阴影,真正投入到无产阶级阵营之中。

郑科长最终理解了我母亲的选择。他后来没有象传言中安排的那样回到保卫部当副部长。也许是有意回避母亲,也许的确是前方战事的急要,反正是留在了闽南山区剿匪,而且一呆就是大半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娶了位福建藉的女大学生为妻,最后官至副军级离休,现已年近9旬,听说依旧耳聪目明,神采奕奕,并且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我后来和许多了解父亲、母亲的老战友们交谈过这段流产的姻缘。尽管他们都是我父亲在战场上结下的生死之交,但依然客观地一致认为,母亲在尚不认识我父亲的情况下,就不假思索地断然拒绝李部长的“命令”,完全是一种感情用事,甚至近乎于傻的不理智行为。

唯有我坚定地为母亲的坚定不移大声喝彩。这不光是因为我母亲的违命维护了一个女人的人格尊严,更是因为正是拒绝了这位郑科长,这才有了后来我母亲和我父亲结婚的可能。

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的诞生只有几十亿分之一的概率,能够经过激烈的竞争来到这个世界上,实在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我要感激我母亲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一选择,就不可能有母亲和父亲后来的结合,如果没有母亲和父亲的结合,就不可能有我仅有几十亿分之一降临这个世界上的机遇。

虽然郑科长没有到保卫部任职,但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这里。

起初李部长并不同意母亲的请调要求,他说:“只要你找到一个和你情况完全相同的同志,我就放人。”

母亲于是马上跑去找到张洁,说明想和她交换的意思。

张洁当时在文工团当舞蹈演员,每天排练演唱下基层,十分辛苦。听说母亲要和她对换工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洁说:“余耀华,你没发烧吧。保卫部又重要、又清闲,还有发展前途。你不好好待着,跑到文工团来干什么?到时候你会后悔的。”

母亲说:“后悔不后悔是我自己的事情。你就讲咱们同学一场,帮不帮这个忙吧。”

张洁乐颠颠地说:“你要这么讲,我还真帮你这个忙,我又没病。就不知道李部长那老头子要不要我?”

于是,母亲又找到李部长说:“报告首长,我已经找到一个和我情况完全一样的同志,她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学一个专业,同一天入伍,都是女同志,都是青干队的学员,都是南下战士,不知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李部长先是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好半天才抬起头,盯着母亲说:“余耀华,我算服了你了。好吧,我成全你。但我要提醒你,在革命队伍里,个性太强迟早会吃大亏的。”

李部长一番话语重心长,句句都是肺腹之言。可母亲那时年青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