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惊动左邻右舍,这天夜里,马木提把大门从外面锁上,也没点灯。
第十八章(一)
艾尔肯裹挟着马木提和热娜,在昆仑山中跋涉了三天三夜,白天行走,晚上随便找个牧民遗留下来的放牧点藏身。通往边境兵工厂基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近路,但是需要经过许多村庄;一条是远路,要穿越人迹罕至的无人区。艾尔肯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无人区行走,路上基本没发生过什么事情。
三天后的黄昏,他们距离目的地只有二十公里路程了,艾尔肯隐蔽在几棵红柳树后面休息,忽然,在远处放哨的马木提打了个手势:有情况!
艾尔肯一跃而起,两把手枪立刻都放在手上,两支枪口分别指着两个方向。原来是一对父子模样的农民,在五十米开外的地方露出他们那晒得紫红的克尔克孜民族特有的面孔。艾尔肯判断,他们是本地人。
父子俩也看到了艾尔肯手中的枪,他们惊恐万安。
艾尔肯端着枪走上前去问:“嗨,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父子俩生怕子弹会飞出来,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艾尔肯把枪口移开,微笑着问:“你们是当地人吗?”
父亲模样的农民仿佛刚明白过来有人问话,他急忙慌里慌张地解释:“我家住在附近,我和儿子到山里来挖药材。”他把布袋口敞开,让艾尔肯看到里面的东西,又把手里的挖掘工具展示给艾尔肯看。
艾尔肯点点头,表示相信了。
艾尔肯问:“你们村离这儿有多远?”
“三十多里路。”
“村里经常有人到这儿来吗?”
“不是的,村里只有我知道这儿有药材,我没有告诉其他村民。”
艾尔肯随意地问起周围的情况:“这段时间有没有看见一些人从这里路过?”
农民诚实地回答:“看到过一些神秘的人从这里走过去,还看见他们用骆驼把几个大箱子一样的东西拉过去了,有一次我往前面跟了十几里路,还听见那边传来丁丁当当的响声。”艾尔肯心惊肉跳地问:“那你为什么不走近看看?”
农民惊恐地摇头:“我不敢去。”
艾尔肯追问:“有什么好怕的?”
农民撇着嘴角说:“那些人肯定没干什么好事,要不,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干啥?”
艾尔肯松了一口气,道:“你说得有道理。家里还有什么人?”
农民诚实地回答:“老老少少七口人。”
艾尔肯故作和善地说:“那他们一定等着你回家呢!”
农民毫不设防地说:“是啊。”
艾尔肯自言自语道:“可惜啊!”
农民善意地提醒这一行三人,说:“你们也别往前面走了,危险。”
艾尔肯微笑着点点头,说:“我会记住你这个好心人的。”
农民喊了一声自己儿子的昵称,说:“塔拉,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吧!”
艾尔肯微笑着挥挥手说:“祝你好运。”
父子俩礼貌地跟艾尔肯和马木提握手道别,艾尔肯一直微笑着目送他们。那时,晚霞照射着他们的背影,宛如一幅苍凉的油画。
就在父子俩快要走出红柳地带时,艾尔肯猛然举起带有消声器的伯莱塔9毫米手枪,他对准他们的背影,冷冷地扣动了扳机。艾尔肯走上前去,他看到父亲的脸上还留着即将回家的微笑,儿子脸上的表情却是惊恐不已,艾尔肯照着已经倒地的父子俩的心脏处,又补射了几枪。血珠飞溅出来,空气中立刻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血腥气。
热娜吓得惊叫着钻进红柳丛中不敢出来,马木提则悲愤地默然着。他无法阻止这场惨剧的发生,他在无形中已经成了艾尔肯杀人的同谋。
艾尔肯向马木提招了招手说:“把他们埋了,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马木提拾起父子俩留下的工具,在一棵枯死的红柳树附近,挖了两个浅坑,然后把父子俩埋了。
艾尔肯极力安慰热娜,让她不要怕,他说:“我不得不杀死他们,因为他们一旦回到村庄,我们就不安全了。”然后,他搀扶起热娜,说:“咱们走吧,再坚持坚持,我一定会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马木提无可奈何地向着不可知的深渊走去……
第十八章(二)
阿不都尔对艾尔肯带来一个女人表示了极度的不满,他认为把女人放在身边是晦气。可艾尔肯却说:“有时候,女人表现出来的是另一种力量。”
西尔艾力和亚生带着他们的手下已经先期到达兵工厂基地。这里距离边境两百公里左右。
兵工厂已初具规模:这里原来是一片坟堆,当地人把这里称作“麻扎”。阿不都尔看中此地是因为一般人不肯到这里来。现在,阿不都尔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