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知道说话不便,用钢笔在纸上刷刷写下一行字:易新的妻子参加了何启章的追悼会,我觉得不太符合情理。想看看过去的卷宗,总觉得现在的事与过去有什么联系。
“好吧,我给你批条子。”
陈虎回到档案室,把批条交给保管员。
“给你,周局的批条。”
“全给你拿来吗?很厚的。”
“对,全要。”
很快,保管员抱着一尺多厚的十大本卷宗回来,放到桌上。
“谢谢。”
陈虎坐下,先把十本卷宗大致翻阅了一下,挑出三本与尚未追回的三百五十万元赃款有关的卷宗摊开来仔细查阅。
保管员拿着一本登记簿过来。
“陈处,请在借阅登记簿上签个字。”
陈虎在登记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焦小玉进来。
“陈处,我来了。”
“坐下吧。这一本由你查。这些全是三年前巨额套汇案的卷宗。财政局分管外汇额度的科长易新,私刻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业务处’的公章,利用财政局外汇额度调拨单,填上数字,作案十六起,累计从国家金库套汇六千万美元,再转手倒卖急需外汇额度的单位,获利~千二百万人民币。两名案犯,已被执行死刑,但留下了一个尾巴,尚有三百五十万元人民币赃款不知下落。我是在继续追查时被调走办别的案子,我记得我看到的易新有一份供词,他交待说三百五十万元交给了一个姓何的港商。当时我曾提出去找这个人取证,没有批准。现在,咱们主要是找易新的这份供词。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
焦小玉摇摇头。
“我这本里没有关于三百五十万元的供词。”
“我这两本里也没有。按说,易新的供词应该在这三本里呀!”
“会不会夹在别的本里?”
陈虎有些焦虑。
“我们只好一本一本地找了。你注意,供词是我做的笔录,有易新的签字和手印。”
他们开始一本一本地查。
三个小时过去了。
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仍然没有找到。焦小玉拍着她的五本卷宗。“查了两遍,我这里没有你要的东西。”“我查了三遍,也没有。”
“怎么办?”
陈虎擦擦额上的汗珠。
“小郭,全部卷宗都在这里吗?”
“对,我全给你们拿来了。”
陈虎把他眼前的卷宗推给焦小玉,又把她的卷宗拿过来。
“咱俩换着再查一遍。”
“陈处,该吃中午饭了。”
“不吃了,也耽误你吃午饭了,对不起。”
“没关系,我泡方便面陪你们。我给你俩也每人泡一碗。”
“谢谢,不用了。小玉,你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