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虽然有些艰巨,加利埃尼的鼓舞方式显然让这名年轻的法**官干劲十足,他迅速做出分工安排,命令一些士兵折返回去打探有关集团军司令部的消息,自己带着余下的士兵们护送加利埃尼和他的副官前往谢勒。越是靠近那座燃烧的城镇,沿途的形势越是糟糕,因为没料到德国人会在炮击开始就对离前沿阵地较远的区域实施火力覆盖,在镇内和周边扎营的法军部队不但蒙受了较大的伤亡,士气也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若是德军这个时候突破前沿阵地猛冲过来,他们恐怕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
一路上,随行官兵打着加利埃尼的旗号驱使溃散部队返回前线,这固然起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给加利埃尼的个人安危带来了不小的隐患,而加利埃尼对此毫不在意,他关心的是自己一手打造的钢铁防线能否抵挡住德军的这记重拳。折腾了快一个小时,这一行人终于找到了临时安置在一处掩蔽所内的第3集团军司令部。
在战争的头几周,法国第3集团军由吕夫将军统率。公平而论,这位指挥官虽无大放异彩之处,也没有太糟糕的失误,但他却不幸成为了法军一系列失利的替罪羊,第3集团军遂由原先的第4兵团司令萨拉伊将军接手。
看到萨拉伊将军和他的参谋们在简陋却安全的临时指挥部内忙碌着,加利埃尼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他顾不上喝一口水,急匆匆地向萨拉伊了解有关前线各部的情况。虽然萨拉伊的司令部也无法联系上所有的部队,但至少跟第4、第5两个主要兵团保持着联络。
“通往巴黎的电话线和电报线各有两条,目前全部中断;我们与第4兵团有两条普通电话线和一条野战用的临时电话线,两条明线断了,暗线还保持畅通。”萨拉伊略为庆幸地说道,他告诉加利埃尼,因为前沿阵地平时只部署少量警戒部队,主力战斗部队都在步兵壕和掩蔽所待命,到目前为止,前线各师的兵员损失还不是很大,应该可以抵挡住德军的地面进攻。不过,德军重炮的覆盖射程让萨拉伊和他的参谋们感到忧心忡忡,若在德军战车和步兵部队发起冲锋时,他们继续以重炮轰击法军阵地后方,将会对法军兵力的战术调动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听了萨拉伊的阐述,加利埃尼一语不发,他应该记得在战争爆发以前,有一位名叫菲利普…贝当的军官在军事报刊和一些内部场合强调过重炮的价值,但这样的少数派言论完全湮没在了进攻至上的思想浪潮当中,以致于法**队将打败对手的赌注压在了1897型75毫米野战速射炮上,这种火炮固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可它只是一把超大号的霰弹枪,杀伤力惊人但作用范围非常有限,而德军重型火炮的数量是法**队的七倍,轻型榴弹炮装备到步兵师一级,重型榴弹炮装备到了步兵军一级,军团所属炮群则拥有射程超过10公里的重型加农炮,大量的火炮也使得德军指挥官拥有更多的战术选择。
德军的猛烈炮击在接近早上六点的时候终于停下来了,初秋的清晨,田野中起了一层薄薄的雾,长时间的炮击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使得前沿阵地的视野非常糟糕。担心德军步兵随时可能发起进攻,炮击刚刚结束,不少防区的法国士兵们就听到军官们发出的一连串命令:
“全体待命!”
“准备出发!”
“进入阵地!”
在晨雾笼罩的熹微之中,法军士兵们按照战斗序列穿过交通壕前往指定地。然而只过了半个小时,德国人又开始射击了,炮火依然非常猛烈,并对前沿阵地后方进行了火力覆盖,刚刚抵达一线阵地的法军官兵正在去与留之间纠葛,突然听到有人喊:“德国人上来了!”
前沿阵地上,许多法军士兵忙不迭地探出头去,试图找到敌人的踪影并向其开火,机枪咔咔咔地叫着,机关炮也在嘶吼,成百上千支步枪射击的声音就像是一场暴雨,无数子弹钻进尘雾当中,如果那里有德国人的步兵,他们肯定会出现很多伤亡。
这一次,德军疾风骤雨般的炮火仅仅持续了一刻钟,突变的节奏让加利埃尼这样富有经验而又才思敏捷的指挥官感到威胁的逼近,他相信这次进攻的规模一定不小,通往巴黎的电话线路刚刚接通,他便下令两个列作预备部队的步兵师开赴维勒帕里西——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军事据点。
清晨的阳光渐渐驱散了笼罩田野的薄雾,德军的炮击停止了,法军阵地上乱哄哄的枪炮声也平息下来,战场上出现了短暂而诡异的寂静。7时10分,在法军维勒帕里西战线的一处前沿哨所内,哨兵透过他的望远镜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缓缓推进的灰色铁疙瘩,然后是一大波灰色的人浪,如此强势的攻击阵容,让这个经历了多次战斗的法国士兵不寒而栗。……章节内容结束……》
第31章 破阵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当隐蔽在堑壕中的法国步兵米希尔…布莱里安看到那些带有灰色金属质感的德军战车冒着炮火一步步逼近阵地时,觉得自己心脏比第一次向姑娘表白时跳得还要快。他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噩梦,再恐惧、再绝望也有醒来的时候,可理性的意识一遍遍提醒他,这场残酷的战争是真实存在的,他的许多同胞和伙伴已在战场上死去,曾经看起来很远的死亡,此刻就在眼前,随时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
在法军阵地上,被这种压抑的紧张情绪所笼罩的人显然不止布莱里安一个。光看他周围,没有一张面孔不是眉头紧锁、神色严峻的,官兵们还没能从马恩河会战失利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就又硬着头皮顶在前线。德国人的炮火一如既往的猛烈,经过清晨这三个多小时的炮击,井然有序的防御阵地变得千疮百孔,被寄予厚望的壕沟有多处出现崩塌,延绵连贯的铁丝网带也出现了不少缺口,阵地前方密密麻麻的弹坑更是给进攻的德军士兵提供了天然的射击掩体。
马恩河会战期间,布莱里安曾在战场上见过德军的战车群,因为它们的存在,德军的钢铁攻势不再是虚妄的精神暗示。这些身披钢板、搭载火炮的家伙对常规的野战工事有着极强的冲击力,步枪和机枪对它们毫无作用,只有野战炮兵的准确轰击能够阻挡住它们的进攻,而野战炮兵并不总能够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位置。
几天之前,第40步兵师的友邻部队在前方的克莱苏伊打了一场较为成功的防御战,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拖住德军一天一夜,据说还摧毁了二十多辆德军战车,要知道在整个马恩河会战当中,法军各部消灭的德军战车加起来也才四五十辆,这其中还有不少是无法获得确认的主观数字。在第40步兵师残部撤到维勒帕里西之后,对付德军战车的奥妙如风一般吹遍了法军阵地——等德军战车开到300米以内,用小口径速射炮瞄准了狠狠打!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进攻当中,德国人一口气投入了六七十辆战车,它们以体型大小为区别分为两种,大的全数顶在一线,小的俨然兼了搬运工的差,车体两侧各挂了几块五六米长、一米多宽的钢板。布莱里安上一次看到德军战车只是匆匆瞥了一眼,所以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景象暗藏蹊跷。他静静地匍匐在堑壕边缘,只将眼睛露在外面。那些德军战车离阵地还有两三公里的时候,后方的法军野战炮兵就颇显凌乱地开火了,打了一两百发炮弹,大多数是用来对付步兵和骑兵的霰弹,看来对德军战车毫无作用,所有的灰色铁疙瘩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挪动。
“三百米!三百米!”
布莱里安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嘀咕着,离他十多米的位置就部署着一挺五管的转管速射炮,炮手们用沙袋在它周围垒了半圈,又用胳膊粗细的树干在它上面搭了个结实的棚子,往棚子上面覆盖了将近一米的泥土,将它妥妥地保护起来,这会儿有七八个穿海军制服的家伙围着伺候,观瞄的观瞄,操炮的操炮,供弹的供弹,各司其职,随时准备投入射击。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空,色彩鲜明的双方战机你来我往,相互驱赶,总体上灰色涂装的德军飞机占有优势,每当法军阵地后方的野战炮兵开火之后,它们便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赶来,然后将法军野战炮兵的方位报给给己方炮兵,德国人的重炮遂利用射程优势实施反制,这也是法军野战炮兵今天表现差强人意的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