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明瓦廊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首先:程仲和他有着相同的理念。这是海瑞在程仲县试的考卷中了解到的,海瑞甚至将程仲引为知己!

其次,程仲有着超乎寻常的观察力,这在杜崇德一案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从杜崇德的穿着上发现异样,再到剥茧抽丝,找到静心的线索,甚至连作案的手法都推测了出来,虽然有一些机缘巧合的缘故,但是这种分析观察能力连海瑞都自叹弗如!

第三,那就是程仲的胆识了。在面对徐琨的威压以及胡老四的胁迫的时候,程仲依然能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别说放在一个半大孩子身上,就是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都难能可贵。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程仲没有任何的背景,这就让他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角度;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于海瑞的施政理念接纳起来也更容易,执行起来也就更彻底。

基于以上几点,海瑞觉得程仲简直是上天送到自己面前的绝佳人选!

但是海瑞也非常清楚,自己所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危险重重。因此他让程仲出任典史一职,所司却并非自己的幕僚,而是华亭县的刑名之事,一是用其所长,二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这也是为什么海瑞不愿意现在就向程仲说明自己所负担的使命的原因。

“恩师,学生还有一个请求难以启齿。”程仲迟疑了一下说道。

“有什么话尽管说来。”海瑞说道。

“学生虽然学识浅薄,但还是想在学问上有所进益,因此学生请求衙门有事则来,如若无事,弟子还是想到县学攻读。”程仲说道。

典史虽然算是公务员,而且颇有几分实权,但是这不是程仲追求的终点,毕竟典史只能算是小吏!今天海瑞高兴任命了他,哪一天海瑞不高兴了,或者换了一任知县,他这个典史就又会被撸掉。

即便他一直能得海瑞的欢心,跟随海瑞一起步步升迁,但他只是秀才功名,估计以后充其量就是个文友(明代官员的师爷,笔者注),也就是个幕僚的货色。说得好听点,那是智囊,说的不好听一点,就像是无本之木,无论长得多高,都是要依附于他人的。

即便程仲只是想做个幕僚,那也要择良木而附的。

海瑞是良木吗?显然不是!海瑞的官后来做的虽然不小,具体到什么程度,程仲也不甚了解。

但是海瑞官途坎坷,甚至曾经被嘉靖皇帝送进了诏狱!虽然最后否极泰来,全都挺了过来,但谁能保证跟着他的那些属下也全能挺过来?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海瑞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特别是对自己的下属极为严苛,即便做上了高官之后,也是吃糠咽菜,非常简朴,这可不是程仲想要的生活。

因此程仲并不愿意长久依附于海瑞,这才请求在承担典史工作的同时,不辍学业,为的就是摆脱海瑞的影响。

对于程仲的龌龊心思,海瑞一点都没有体会到,反而觉得程仲是志向远大,而且心性坚韧,是可造之材,不由连连点头说道:“这也正是为师想跟你说的。程仲呀,你的前途远大,必不在为师之下,为师很期待你能早日一飞冲天。”

程仲微微一笑,他可不真是十多岁的孩子,被海瑞几句话一说就飘飘然,忘乎所以了。谈到现在,海瑞都没有谈到一个话题,那就是——薪酬。

是海瑞忘记了吗?还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恩师,您应该也知道学生家中的窘境,如果学生出任典史,势必没有时间再寻找其他的生计养家糊口,秀才虽然有廪米,但是养活一家三口颇为艰难。家母年老体弱,您看……”程仲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就知道你一定会问的。”海瑞丝毫没有不开心的表情,反而松了一口气一般,说道:“程仲,按照惯例,典史每个月是三两银子的例钱,为师一分一毫不会短缺,如果家中有困难也可向衙门支借,但是有一条,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甚至巧立名目,收取孝敬。这一点你一定要记清楚了,否则为师定不饶你!”

海瑞的语速很慢,表情也极为严肃。

或许有人会奇怪,海瑞作为知县,一年的俸禄也只不过是四五十两银子,而典史每月的例钱竟然也达到三两,岂不是比知县也少不了多少?

事实确实如此,这个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来的。别说典史了,甚至县衙赶车的车夫的俸禄都和知县相差不大。只不过,知县日常的用度开支都是县衙负责,而车夫都要自己承担,而且知县可以支配粮耗、火耗,这笔收入可要比俸禄要高得多了。

随着历史的推演,虽然官吏的数量并没有增加,但是番役的数量却成倍数的增加,有些番役只有一丁点微薄的收入,甚至没有收入,为了生存,他们当然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搜刮民脂民膏了,这已经成为官场的一大顽疾,根本难以去除。

海瑞就是担心程仲也会被钱财所驱使,自甘堕落,因此这才郑重警示。

这一点其实根本就不用海瑞交代,程仲心中非常清楚,在典史的位置上,即便贪墨,也只是蝇头小利,犯不着为几两,几十辆的银子坏了自己的前程,那根本就是鼠目寸光。

有了海瑞的每月三两银子,再有了秀才的廪米,程仲现在起码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了。

两人又聊了一回,海瑞见程仲眼皮有些发涩,便约好明日一早同去县学后便吹熄了烛火安歇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