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长信宫词表达了什么 > 第11部分(第2页)

第11部分(第2页)

可惜这一次,刘骜再加上王太后都没有抵得过王凤的坚持。大家反过来劝皇帝不必溺于个人情感,而应顺应礼义,让藩王就国。刘骜再一次尝到了后悔的滋味:当初他放过了五侯,他的一念慈悲,反口扑向他,撕咬过来。

临别那天,刘骜亲自登上城楼上为刘康送行。一辆接一辆的马车,驮着一箱箱礼物缓缓穿过城楼。当这个俊俏的年轻人站在天子特赐的禇红色的金根车中,频频抬头向刘骜挥手拜别的时候,包括王太后,包括王凤,包括送行的文武臣僚,许多人都看见了,看见天子的眼泪流了出来。刘康本人没有看见,可是,他在那辆慢慢前行的宫车中,也掩袖哭了。他知道这次被赶走之后,一辈子再也回不来了。一个辽远而怅惘的帝都,就这样渐渐消逝在他身后的尘土中。

王凤在冷眼旁观。王太后本来有点小小的感伤,可她看到儿子那么伤心就叹了口气。骜儿真不让人省心,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你的弟弟中山哀王薨了,你毫无哀色,害得先帝认定你不仁慈,差点就要把你废了;现在到了你应该冷静的时候,却偏偏表现得如此深情款款,成心要让王凤难堪吗?

10

京兆尹王章也站在城头,他是陪侍的官员,站在刘骜后面的一排当中。本来天子送别诸侯王以示厚恩,是很平常的,这一幕对他并无多少意义。不过,王章刚好看到了王太后盯着天子,脸上带着的一种复杂的情绪,他便攀着这道目光看了过去,刚好看到了刘骜的泪珠滚了下来。

王章心里的一根弦“铮”的弹响了。

入夜,刘骜正在宣室殿里读奏折,读到了一封奏折,谈的还是数天以前的日食,认为天象震怒的原因,不是因为定陶王而是王凤。说实话,如果在平时,这样的内容他也见多了,并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可现在,他正在生王凤的气,这就不同了。

刘骜翻了一下,奏折是京兆尹王章所上,折中所说句句都说到他的心坎上,他的心里仓促地暖了一下。刘骜决定马上召见王章。

刘骜便发现王章很对自己的胃口。他一直觉得自己在朝廷中很孤独,他太想在王凤之外有自己的心腹了。张禹、谷永、甚至史丹,这些人都各有自己的利益主张,不是善类,刘骜驾驭不了;刘向也就只能做个学究,不能指望。而这个王章,看来可以辅助他。王章说:陛下未有子嗣,亲近定陶王,是天下归心,当有祥瑞;只有大臣专政,违背常理,才会有异兆出现。王章又细细地分析起大将军的不是:他不该赶走定陶王,不该以闺门之私逼死乐昌侯王商,更不该把已许配给人的小妾的妹妹送进后宫,还撺掇着陛下封为张美人。

张美人之事,刘骜也是后悔的。王凤为了同刘家进一步攀亲,便将其小妾的妹妹、一位已出嫁了的女子送至后宫。王凤隐瞒了事实,直至刘骜已宠幸这名女子并封为美人之后,此事才曝了出来,而且在朝臣中引起过一场轩然大波。刘骜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只是太常丞谷永劝说道,皇帝聘妃,无非是为了繁衍子息,只要能生产,以延续皇家血统,则无论美丑,无论嫁否,无论老幼,无论贵贱,皆无不可。刘骜也觉得只有这种说法尚能保存一点颜面,只好不予追究了。

王章当时就表示过不同意见。这一次,王章又提起这件事,向刘骜分析说:“已嫁之人不宜再配至尊至贵的皇帝,大将军有欺君之罪,应当免职归家。而且,当年大将军弹劾乐昌侯,尽是以闺门过错来诘责人家,逼死乐昌侯;而今日,大将军自己却在闺阁之事上犯下这等大罪,又当如何处置?张匡还说乐昌侯要送女儿入宫,有做吕不韦的嫌疑;而大将军将已出嫁的女子送入宫并受册封,这不更肖似吕不韦的行径吗?”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38节:第二部 五侯(18)

刘骜听得沉声不语,心头小鹿乱跳。王章细细分析王凤和王氏家族如何假公济私,依东宫之尊,借甥舅之亲,作威作福,每一桩每一事无不重新勾起刘骜的回忆,进而强化了这种不满。王章最后又说:“如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的权官就有二十三人,天下的政事大小,皆出自王凤一人之手,陛下却连置喙的余地都没有。”

王章说得对,刘骜没有生气。前些天他想封刘向的儿子刘歆为中常侍一事,不就是王凤轻飘飘一句“不行”就告吹了吗?刘骜握住王章的手,抚着他的背,君臣二人越谈越投机,已经开始考虑把王凤的势力打掉以后,该用谁来接替王凤的问题了。他们甚至还细细地讨论了定陶王的舅舅冯野王接任司马大将军的可能性,因为冯野王早有才名。刘骜十分兴奋,有了一种壮烈的感觉,他相信找到了重振朝纲的一个契机。从此,我要发愤图强啦。

然而,刘骜没有想到,有人在宣室殿外听到了天子与京兆尹的谋划。太后从弟之子、侍中王音本来有事想求见刘骜,听闻天子在宣室殿里批奏折,便赶了过来。可是,他发现皇帝的左右近侍都被留在门外了,一问,原来是皇帝亲自召见京兆尹王章。夤夜时分,皇帝和京兆尹单独倾谈了大半个时辰,这有点不合常理;王音不由自主就把耳朵贴得离门更近些。侍从知他是天子近亲,也没有加以阻拦。

王章向天子分析了自己的见解以及方案策略,又谈了一个多时辰;外面的王音也听了好一会,慢慢就明白刘骜的意思了。王音的手心攥着一把汗,心里头也有一面小鼓在咚咚地响:如果连王凤的处境都不妙起来,那他王音的日子还能有多好?越听下去,这面小鼓敲得愈发紧起来,简直像是在催,出征啦,打仗啦。

王音没有声张,连夜赶到阳平侯府,把前因后果一一禀报王凤。

刘骜收到王凤称病乞骸骨的上书,心中高兴。他也疑惑过一下,王凤好好的,为何要告老还乡?再一想,又释然了,估计是母亲也不乐意他赶走定陶王,给他施加压力了呀。王凤既然称病告老,那就好,给他多些封邑,也算甥舅一场,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些。刘骜当即准奏。

可是,刘骜没有料到,王太后一听王凤要告老回乡,返回封地,马上捶胸顿足。开始他还不以为然,长信中太仆亲自到未央宫来报,王太后已整整一天没有进食了。刘骜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觉得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王凤忽然辞职难道仅仅是用来试探他的?还是哪里走漏了风声?

刘骜看到王太后躺在床上的时候,她只是抬抬头,眼睁睁地看着帐幔,既不吃饭,也不说话。他还没有见过母亲这么憔悴的样子。刘骜接过宫婢递过来的细粳米粥,把一勺吹凉的粥送到太后的嘴边。太后抿着嘴,微微别着脸,刘骜几次想把粥灌进去,都被太后坚硬的嘴唇挡住了。

刘骜情不得已,跪在太后床边说:“请母亲保重身体,勉为进食。”

太后没有反应。

刘骜只得又说:“母亲若不肯进食,饿坏了身体,就是骜儿不孝;骜儿若不孝,如何能为天下表?母亲,请成全儿子!”

太后把脸别过去,背着刘骜,开口了:“你何必呢?你不是已经翅膀硬了吗?不是早已嫌弃老身妨碍你大展宏图了吗?又为何要假惺惺地来看我呢?皇帝,请回吧。”

“但舅舅不暂时避退,就无以平息众议。”

太后回过身来,凌厉地望着刘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要赶走舅舅,到底是听了什么小人的唆使?你的王崇舅舅死得早,现在你统共就剩下这么几个嫡亲舅舅,他不辅佐你,谁辅佐你?你为什么容不下他!”

刘骜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豁出去:“朕意已决。”说完以后,他低着头等待着母亲大发雷霆。

空气中忽然都是安静的声音。隔了好一会,太后才缓缓开口:“骜儿,还记得你当太子的时候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