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这就是秦始皇喜欢的威海 > 第1部分(第3页)

第1部分(第3页)

异人怀里抱着赵政,看着他弱小的身躯,怎么也看不出他以后会独当一面,挥斥方遒,把六国都踩在自己脚下,反而为他出生在这个乱世担忧。

此刻秦赵数十万大军正在长平对峙,一场恶战随时都会爆发。

战争的结局也许能左右异人的生死,他很希望秦国失败一次,这样邯郸城内的人们就会对自己少一些愤怒,自己的小命也许还能多活几天。可打心眼里说,他又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被打败。

此时,秦国是七国中最强的国家,在长平对峙的数十万大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赵国必败,那么,赵国撕票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看来,自己又要面对生命中的劫数了。不,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的这一大家子都为这场战争捏了一把汗。这种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5。长平之战1

秦赵数十万大军为什么会在长平对峙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面对秦军强大的攻势,韩国想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从而谋求暂时的和平。但是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意向秦国投降,于是,请赵国发兵到上党郡与秦国想抗衡。

当时身为老大的秦国,怎么能容忍赵国这么造次,这口恶气自然非出不可,于是,秦赵之间的一场大战就在所难免了。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左庶长王龁进攻韩国,夺取了上党郡。上党郡的百姓为了躲避战祸,纷纷逃往赵国。在那冷兵器时代,谁手里的人多,谁就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所以,自诩强大的赵国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安抚难民的机会,赵王便派兵驻守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收拢从上党逃来的难民。

秦国虽然攻下了上党郡,但绝对不愿意拿下的是一座空城。赵国竟然收抚难民,还在长平驻兵,面对赵国的公然挑衅,秦国决定给赵国一点颜色看看。

四月,王龁率军攻打赵国,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为将抵抗秦军铁骑。两军交战,互有损伤。六月,秦军大胜,攻取了赵国两座城池,斩杀了几员赵国大将。七月,秦军又攻打赵军修建的工事,小胜一场。随后,双方便进入了拉锯战,一时难以分出胜负。

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等待秦兵进攻的战略。无论秦军在阵前如何辱骂挑战,廉颇就是坚守不出,准备以逸待劳,出奇制胜。于是出现了秦赵两军在长平对峙的局面,双方兵力共约百万以上。

无奈,秦国只好派人携带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廉颇已经老了,没有了当年的英勇,秦军最希望他统率赵军,而最怕的是赵括,只要他一上任将军,秦军一定会遭到灭顶之灾。

在战场上,离间计真是百试不爽。作为一个领导者就应该对属下报以信任的态度,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否则,一颗怀疑的心就会葬送无数人的性命。

面对强秦,赵王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以后战争态势的发展,赵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心想取胜的赵王既怨恨廉颇接连失败,士卒伤亡惨重,又嫌弃廉颇只会坚守不肯主动出击。再加上关于廉颇的流言蜚语,赵王便起了疑心,最终决定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命他率兵主动出击,击败秦军。

临阵换将,这是兵家大忌,更何况是换了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将,这注定了赵军是自取灭亡。

赵括是何许人也?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也叫马服子,他的父亲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可惜已经不在人间了。

赵括从小便跟随父亲研习兵法,当谈论行军作战之道时,连他的父亲赵奢也辩论不过他,因此他自以为用兵天下第一,第一次率领几十万大军作战,自然是惊喜万分,想好好地表现一番。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黄鼠狼的儿子会打洞。

因为赵奢多次大破秦军,在赵国很有威望,赵括在他父亲的光环下也是一片灿烂。当赵国上下知道赵括要带兵攻打秦军后,都欢欣鼓舞,认为这次一定能把秦军打个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赵国君民都沉浸在喜气洋洋之中,好像已经打败了秦军似的。不过,有两个人持有不同的意见。

一个是赵国名相蔺相如,当时他已经重病在床,为了阻止悲剧的发生,还是强忍着病痛的折磨,驾车来到了皇宫。

蔺相如要给赵王行君臣跪拜之礼。

“不必了,您老重病在身,有什么事情,派下人说一声就行了,身体要紧啊。”赵王很客气地说。

蔺相如道:“大王,大战在即,千万不可以临阵换将啊。不能因为赵括的名声在外就让他担任主帅,这万万使不得。赵括只是得到了他父亲的传书,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带兵打仗的实战经验。我们不能拿数十万赵国将士的生命开玩笑啊。”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