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汉奸”的头儿叫爱德华&;#8226;贝列尔(Edward Balliol),他是废王贝列尔的儿子,为区别期间,咱后文就称之为小贝列尔。
“汉奸”队伍里的其他人都是在第一次独立战争里支持英格兰的,班诺克本胜利后,布鲁斯没收了他们的头衔和领土。
《爱丁堡—北安普顿条约》签订后,这帮人没得到任何战争赔款,他们气急败坏,发誓要夺回祖业,还乡团就是这样炼成的。
小贝列尔对王位的渴望让他陷入癫狂,在近臣亨利&;#8226;博蒙特(Henry Beaumont)怂恿下,流亡法国的小贝列尔来到英格兰,寻求爱德华三世的支持。
博蒙特代表小贝列尔觐见爱德华三世,说明来意。
爱德华三世密令还乡团不得轻举妄动,小贝列尔非要发泄发泄不可的话,还乡团只能从海上进攻苏格兰,如果还乡团失败,爱德华三世有言在先,寡人不会承认是此事的幕后黑手,尔等在英格兰的土地也将被没收充公。
【血染杜普林沼地】
“相思病”已经把小贝列尔整成含笑半步癫,他迫不及待地率领还乡团扬帆出海。
还乡团在金霍恩(Kinghorn)悄悄登陆,进军珀斯途中,来至杜普林沼泽地时,拦路杀出一彪人马,挡在大河对岸,为首者乃是道姆纳尔二世(Domhnall II; Earl of Mar)。
苏格兰英雄布鲁斯因病谢世(死于1329年6月7日,享年五十五岁),其子大卫二世只是个顽童,国政便由守护者道姆纳尔二世负责。
1332年8月10日,“杜普林沼地战役”(Battle of Dupplin Moor)在小贝列尔的惊讶声中拉开帷幕,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在这一刻打响。
还乡团兵力约有三千人,配备长弓。苏格兰军人多势众,道姆纳尔率军拦住去路,兵力约有一万五千人,是还乡团的五倍,另有一支苏格兰军在丹巴伯爵帕特里克(Patrick)率领下正杀向还乡团背后。
苏格兰军如从天降,还乡团士气一落千丈是必然的。“汉奸们”看到苏格兰军强大的整容都冒出一头冷汗,自己行使谨慎,行动秘密,敌人是怎么知道的?莫非博蒙特那厮出卖了我们?
听到同伴的质疑,看着他们脸上的重重杀气,博蒙特淡然一笑,你们多虑了。
博蒙特久经沙场,见多识广,面对腹背受敌的窘境,仍能泰然处之。博蒙特看得很清楚,必须在帕特里克抵达之前采取行动,一旦敌人合兵一处,后果不堪设想。
还乡团的劣势早被河对岸的道姆纳尔看在眼里,道姆纳尔不禁暗自发笑,自己的优势太明显了,还乡团军队人少势单,还必须渡河作战。
道姆纳尔命令在河岸扎营,骄傲之下竟然没设夜哨。道姆纳尔懒散地坐在营帐里,拿着酒杯往嗓子眼儿直灌酒精,准备好好放松一下,第二天一举吃掉弱不禁风的还乡团。
入夜,营地里突然喊杀声震天,道姆纳尔从睡梦中惊醒,不好,敌人偷袭。还乡团偷偷渡河,苏格兰军毫无察觉,被杀个措手不及。
博蒙特的策略是重装骑兵全部下马,暂时不动,尽量用弓箭射杀敌人。弓箭手分布两翼,下马骑兵保护中央,形成一道弯月型攻击面。
布鲁斯的私生子罗伯特认定道姆纳尔通敌,才让敌人偷袭得手。
道姆纳尔矢口否认,就像班诺克本战役里格洛斯特伯爵一样,不堪受辱的道姆纳尔决心率军冲锋,死也要明志。
正待道姆纳尔催马杀向还乡团时,罗伯特一把把他揪住,大声说带头冲锋的荣誉应该归他。
道姆纳尔和罗伯特完全不顾两翼在敌军弓箭射击下混乱不堪的事实,为“谁应该先冲进敌阵”争执不休。
随着俩人的争吵声冲向云霄,还乡团里的长弓手把一排排弓箭投向苏格兰军。长弓手操作熟练,射速极快,飞蝗暴雨般从天而降。
苏格兰军没等靠近敌人就惨死弓箭之下,罗伯特的部下死伤惨重,被迫向中央退却。慌乱中的苏格兰士兵互相冲撞,很多人被同伴撞倒再也没爬起来,被还乡团杀死的远没有自相践踏死得多。
最后,轻敌的道姆纳尔和爱吵架的罗伯特死于阵中,班诺克本战役中的战斗英雄罗伯特&;#8226;基斯(Robert Keith)也没能逃过死神的魔掌。
伐夫伯爵(Earl of Fife)想组织幸存者逃跑,可是苏格兰军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毫无组织可言。
博蒙特翻鞍上马,率领骑兵于后掩杀。苏格兰士兵更是慌乱不堪,没被弓箭射死的在逃跑途中被骑兵追上,一枪扎成四脚朝天的死蛤蟆。
苏格兰士兵的尸体一层叠一层,甚至达到一支长矛的高度。还乡团拿着宝剑、长矛对着奄奄一息的半死人就是一下,不留任何活口。
这场战役,苏格兰军损失惨重,死亡数字不详,大约在两千至一万三千人不等。还乡团只死了三十三人。
杜普林沼地的惨败对苏格兰来说是必然的。布鲁斯在军事上一再胜利,苏格兰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刀枪不入,骄傲自满早已使苏格兰人陷入科学幻想之中,道姆纳尔的轻敌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苏格兰军的问题。
查理&;#8226;奥曼(Charles Oman)在他的经典著作《中世纪战争史》(The History of War in the Middle Ages)里这样写道:
杜普林沼地战役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因为在以后的战斗中,英军总是使用小贝列尔和博蒙特发现的新战术。弓箭手和重装骑兵配合作战将为英格兰赢得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