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中庸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讷于言而敏于行?

如果一个人想和平地度过一生,他绝对有必要学会在小事上或大事情上进行自我克制。人类必须容忍和克制,脾气必须服从于理性的判断。?

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个人幸福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一些话语比打人更伤人心,虽然人们不用匕首,但人们经常听说“语言像匕首”。一则法国谚语如是说:“语言的伤害比刺刀的伤害更可怕。”那些刺人的反驳,那些溜到嘴边的刺人的反驳,如果说出来,可能会使对方太难堪。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书中说:“老天爷禁止我们说那些使人伤心痛肺的话,有些话语甚至比锋利的刀剑更伤人心;有些话语则使人一辈子都感到伤心痛肺。”?

那些会做人的人在说话方面也如同在任何其他事情方面一样,总是注意自我克制。那些聪明和懂得自我克制的人总是避免心直口快、直言无忌,绝不以伤人感情为代价而逞一时口舌之快。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中看到别人干活干不好时,他不会在旁边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更不会把别人撵走,显示他的能干,而是很客气地说:“我试试看怎么样?”这样说了,即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干不好也不会丢面子;如果干得好,即使别人嘴里不说,心里也会佩服他,尤其是他没伤别人的面子,又替别人干好了活儿,别人于是从心底里认为这个人“够意思”,做人稳重、扎实,又有真本事。?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君子做人,总是行动在人之前,语言在人之后。?

尽量不说活。不说话不仅确保安全,而且能给人留下个持重、非同凡俗的印象。当然,尽量不说话是指可以说可以不说,尤其是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否则,不说话也是不可取的。?

在不得不说的情况下,尽量少说,不夸夸其谈,不乱讲滥说,不信口雌黄,不妄发议论,这也是确保安全的一种方法。言多必失,多言多失,少言少失,不言不失。所以,在不得不说,非说不可的时候,还是要保持“少说为佳”的态度。?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别人的短处,轻轻松松揭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当你听到流言蜚语时,惟一的办法是听了就算,不做传声筒,不记挂于心,不向外传播。?

说到做到,力戒空谈,是一个人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整天里空话连篇,不干实事,那他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给成功确立的公式是:成功=行动 正确的方法 少讲空话。?

马克·吐温说:“我们千万不能说假话,因为我们不知道何时需要说假话。”假话一旦被揭穿,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落得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理,成为令人厌恶的人。?

会说话,就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说了恰当的话,也就是把话说对时间、说对地点、说到点子上又能把直话说圆;说得头头是道,妙语连珠,使人人爱听,个个喜欢。?

会说话,是做人最基本的功夫。?

深谋远虑确有必要?

所谓糊涂有真假之分,真糊涂的人当事情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时,仍然执迷不悟,而假糊涂者则不同,他们常常在事物略露表象之时已经有所察觉,但却能够装做不知道,以静待事情的发展而相机行事。?

作为一个从政人员,有时候,事情虽然还没真正发生,但迹象其实已经显露。如果不能从初期的迹象去掌握即将发生的事实,就会像无知的雀鸟,筑巢所在的柴薪已经冒起烟火,还悠哉悠哉不知躲避防范,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只要见到一点迹象,就能判断出事情未来的发展,而采取合宜的行动。?

一般来说,忧患的来临,必有其征兆:如果不预先设法消除,将后悔莫及。这种防患未然的做法,正是明哲保身的借鉴。?

春秋时,秦武王派甘茂攻韩国的宜阳(公元前308年),甘茂担心会遭人诬陷毁谤,于是对武王说:?

“以前,曾参住在费的时候,鲁国有个叫曾参的杀了人,人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说:‘我儿子才不会杀人。’继续自在地织布。不久,另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依旧自在地织布。不久,又有第三个人向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立刻丢下梭,离开织机逃走了。以曾参的贤明和他母亲的信任,有三个人接连的疑惑,他的母亲都怀疑、害怕了。我去攻韩国,若小人进谗言则无处容身,请主公明察。”?

这就是“深谋远虑”、“老谋深算”,是重要的上策观点,是处理当前与将来长远关系的至高准则。封建时代,很多大臣,就是在这个题目上做文章,充分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派樊哙以相国名义带兵去平定谋反的燕王卢绾。发兵之后,有人揭发樊哙在刘邦生病时,与吕后勾结,等刘邦一死,就要把戚夫人一家杀绝。刘邦很生气,就派陈平骑马去传达命令,让周勃代樊哙指挥军队,并立即在军中把樊哙斩首。?

※虹※桥※书※吧※。

第64节:三思还是要行(2)

陈平接受任务后,私下里同周勃商量说:“樊哙是功臣,又是吕后的妹夫,皇上只是一时恼怒,想杀掉他。但是皇上已经病重,未来是什么情况,并不明白,所以还是不把樊哙马上斩首,只是把他押回来让皇上自己下命令杀掉为好。”周勃也同意这样做。?

后来,在押送樊哙回京的路上,陈平听见刘邦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回向吕后报告逮捕樊哙的经过,吕后叫他把樊哙放了,因为他没有照刘邦的旨意杀死樊哙,所以吕后还是相信他,又让他做太子的老师。以后吕后家庭要为樊哙报复陈平,在吕后那里也通不过了。?

敢作不能蛮干?

有勇气承担命运才是英雄好汉!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不敢冒险,只求稳妥。我们应当敢作敢为、胆敢冒险,相信自己能展翅飞翔。粗枝大叶、闭眼蛮干,只求前进而不管实际。那不是敢作敢为,那是莽撞蛮干。?

我们在此要考虑的是:在我们这一生中,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采取重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但这只是在仔细考虑这次冒险以及成功的可能之后才采取的行动。?

有许多人在得到某个机遇时却退缩不前,因为这一机遇涉及到冒险。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过分谨慎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他们知道自己能干得更好,但他们从没有往前冲。同那些比他们成功的人相比他们有同样的能力,但他们却甘愿屈居下风。他们看见机遇但不去抓住它们。他们看到老朋友成功了就纳闷为什么自己不行。他们有时也有一些“赚百万元的念头”,但就是不采取行动。从很大程度上看,他们的问题是惰性。?

惰性指的是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受外力作用就不会变化。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很大的变化,得下大决心、花大力气。?

在面对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上,特别是这种行动涉及到冒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中,是传统的观点在作怪:“不要鲁莽行动,这里很可能有危险,不要去尝试”。?

我们常常犹豫不决,使我们的信心得不到升华,因为我们本身缺乏信心。我们能完全意识到我们的弱点,而怀疑就经常从这种事实中产生。我们对一切了解太多,所以我们生性谨慎,愿意推迟重大的决定,有时甚至无动于衷。我们以前关键时刻拿不定注意、优柔寡断的日子仍历历在目。?

但怎样才知道别人比你决心更大呢?如果你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你可能会对他们的恶习和弱点感到吃惊。他们完全有可能比你更加踌躇不前。?

准备先于行动?

当你敢做某事并取得成功时,那很少是走运的结果,而更可能是富有想像的思考和仔细安排的产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