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中庸的智慧是明哲保身对还是错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在以退为进之中,自我的意图得到了最不露痕迹的掩饰,在别人的猜测和询问中,你就掌握了许多的主动权。这一原则非常适用,在其他方面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知进也要知退?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真正能够懂得其深刻含义的人却未必多,因为人人都向往着高官厚禄,幸福荣华。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来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尤其是“退”字,但是不管个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只知进不知退,在“退”上欠火候,可能都会使一生功绩毁于一旦,身败名裂,遗恨终生!?

战国时代有一位叫商鞅的政治家,仕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他后来却遭到了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晚年的商鞅最大的不幸,就是触逆了原来是他强有力的靠山的孝公。当初,他在孝公的支持下,断然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然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作出了根本性的贡献,但是,改革也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清的政敌。变法期间有孝公支持,政敌们对他无奈何,但是危险是很大的。当时他已使孝公感到了威胁,据说,孝公生前曾故意要传位于商鞅,以试他心。《战国策》中有载:“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可见商鞅已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该主动从位子上退下来,隐遁避险。据《史记》载,有位叫赵良的人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咸”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是商鞅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或许他想看看自己一手改革的政治是否能够进展下去,他这样的判断思考逻辑显然过于天真。孝公已将他驾空,下面政敌正伺机报复,他在台上一日,生命威胁就日大一日。秦孝公去逝后,新王即位,反对派们再也用不着“投鼠忌器”了,纷纷策谋陷害他,他终于被以谋反罪名处以极刑。?

也许,商鞅的例子比较特殊,也并非所有“商鞅式”的人物都要惨遭如此毒手,但是,凡是在进退上处理不当者,大多不得好的下场。相反,处理得当者,却能名垂千古。?

至于隐退与否,也是因各人性格不同而定。从最后的理想结局来看,当然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换个角度来看,历代用人者也倾向于录用“知退者”。?

如宋代工部尚书在谈录用人才问题时,露骨地说过:“应举喜引退者。”理由是:“举人大抵应举喜退者,因喜退者识廉知耻,而且忠心弥坚,极少生事。但若举奔竞者,此类人多骄矜好利,而易累及举官,故尽量避之。”?

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而不识廉知耻,且“好生事”,故而引起众怒,不死将何??

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吗?所以,我们只有居危思安、高瞻远瞩,认识到满方易折、物极必反的道理,才能保实力、图发展。?

后退是一种策略?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我们只能绕过去。这样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

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后退是不行的。后退是一种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后退就得有牺牲。中国象棋中有“丢车保帅”一招。丢了帅,就等于认输,因此为了保帅,丢车是在所不惜的。?

东汉末年,汉献帝被叛军软禁在长安。他利用一个机会逃了出来,奔向洛阳。叛军骑兵紧追不舍。此时老臣董承提议把身上所带的金银财宝都扔到路上,最后连皇后的首饰都扔掉了。?

追兵看到地上的财宝,都跳下马来拾取,军官叱责也无用。因为他们拾到的财宝足够用一辈子了。这样汉献帝得以保全生命,逃到洛阳。?

虹桥书吧。

第55节:与时俱进,能进能退(3)

命与财宝相比,当然是命更重要,因此这个牺牲是值得的。?

后退是为了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身处竞争时代,首先应要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如何造就,那就是靠一种坚韧和执著,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心灵,苦练坚韧之功。

曾国藩平生爱好学习,从少年至老年,没有一天不读书。他受书籍的影响非常大。他所说的:“心灵不牵执于物,随遇而安,不为以后的事操心,专心过好现在,对于已经过去的事不常依恋。”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很高明的处世之道,而曾国藩竟然能在读《易经》时体会出来。曾国藩受书籍的影响,实在是非常深。?

对于人生的进退,最易造成两种错误的行为,一是盲人骑瞎马式莽撞,一是自暴自弃的沉沦。曾国藩虽善于忍让,但也有不愿退却的时候,如拒交关防一事,则看出他也有争的一面。?

曾国藩任钦差大臣镇压捻军,当时刘秉璋作为辅佐军事的襄办之官,献防守运河之策,于是清军在河岸修起长墙,阻止捻军渡过,试图把他们围在一个角落里聚而歼之。李鸿章在江督行署,力争不可,亲自给刘秉璋写信说:“古代有万里长城,现在有万里长墙,秦始皇没有意料到在一千多年后遇到公等为知音。”显然带有嘲讽的味道。刘秉璋率万人渡运河,接到李鸿章的公文,说粮饷缺乏不能够增兵。李鸿章事事进行干涉,并且时常上报情况,条陈军务,曾国藩很不满意李的这种做法。等到时间一久,军无战功,清政府便让李鸿章接替为统帅,曾国藩不忍心离去,自己请求留在军营中继续效力。李鸿章接任后,急忙派人到曾国藩驻所领取钦差大臣的“关防”。曾国藩说:“关防,是重要的东西;将帅交接,是大事,他不自重,急着要拿去,弄没了怎么办?况且我还留在这里。”李鸿章派客人百般劝说,让他回到两江总督之任上,曾国藩也没有答应。有人给李出主意,并调停说乾隆时西征的军队用大学士为管粮草的官,地位也与钦差大臣相等。曾国藩故意装作不懂,说:“说的是什么?”刘秉璋说:“现在您回到两江总督之任,就是大学士管粮草的官职呀。”李鸿章又私下告诉他说:“以公的声望,虽违旨不行,也是可以的。但九帅之军队屡屡失利,难道不惧怕朝廷的谴责吗?”曾国藩于是东归,从此绝口不谈剿捻的事。李鸿章接替为统帅,也没有改变曾国藩扼制运河而防守的策略。后来,大功告成,李鸿章上疏请求给从前的领兵大臣加恩,曾国藩仅仅得到了一个“世袭轻车都尉”,因此大为恼怒,对江宁知府涂朗轩说:“他日李鸿章到来,我当在他之下,真是今非昔比了!”?

因此,曾国藩在处理进退关系问题上,则是该进时进,当退时退。在曾国藩不得已启程赴两江总督任之时,途中观者如潮,家家香烛、爆竹拜送,满城文武士友皆送至下关。申刻行船时,遂将郭嵩焘所纂《湘阴县志》阅读一遍,以抑制自己复杂的心情。睡后,则不能成寐。“念本日送者之众,人情之厚,舟楫仪从之盛,如好花盛开、过于烂漫,凋谢之期恐即相随而至,不胜惴栗。”后二天,他每日只看《湘阴县志》,并将此志寄还。从第四天开始上半日处理文件,见客:下半日与晚上便开始抓紧时间读《国语》、《古文观止》。告别了他经营多年的江宁,离开自己血脉相承的胞弟,怅怅如有所失,内心十分不安,只企望旅程之中能在自己喜爱的书籍中得到安慰与休憩。同治八年(1869年)一月九日,曾国藩行至泰安府,忽然接到新的寄谕,所奏报销折奉旨“著照所请”,只在户部备案,毋须核议。这等于说,一些人原抓住曾国藩军费开销巨大,要审计查账,现在一纸圣旨就将此事一笔勾销,不再查他的账了。曾国藩为此大受鼓舞,认为这是清政府对他的特别信任、空前恩典。谕旨使他“感激涕零,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因而便又有点心回意转,虽虑“久宦不休,将来恐难善始善终”,但不再要求辞职了。这样一来,曾国藩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看书的劲头更足了,轿中、宿店的旅途之中,他将《战国策》、《左传》反复阅读,目的是在进见皇太后、皇上之时,陈述自己的中兴大业之策。?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56节:与时俱进,能进能退(4)

曾国藩一生中几进几退,但每次面对困境时他都能冷静面对,从容找到出路,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能在官场中纵横数十年的资本吧!?

因时而变?

有一人叫刘羽冲,是沧州人,他性情孤僻,好讲过去的章法,实际上都迂腐不能施行。?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