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只要你为我后金效力,我还会重重的赏你!你明白吗?”皇太极说道。
“大汗恩德,小的没齿难忘。小的愿为后金效力!”刘三说道,又跪了下去。
皇太极点点头“那好,你要是立了大功,我不但还会赏你银子,也会升你的官!”
然后,皇太极转向多尔衮“多尔衮,你带刘三下去,把你的计划好好跟他说说吧!”
“是!”多尔衮答应着,将刘三带回了自己的帐中。
多尔衮坐下,看着不明所以的刘三,让他也坐下“刘三,你不是一直想替你哥哥报仇么?现在机会来了!你不但能报仇,还能升官发财,事成之后,大汗会封你为牛录额真,官不大,但是不会让你上战场了,让你舒舒服服的在后方过日子。而且,还会再赏你一千两银子,你可愿意干!”
“愿意,愿意!贝勒爷,只要是我能干的,我就干!”刘三忙不迭的说,只是心中有些疑惑“可是我到底能干什么呢?我也不会打仗啊!”
“你不用干什么?我只是要你去西口关内!”多尔衮吩咐着,眼睛炯炯有神。
第一三二章 试探
结果,第二天整整一天,多尔衮也没命八旗兵进攻。多尔衮沉得住气,多尔衮想,我也不差一天的时间,等养足精神在跟你们战!
因为后金的营盘离西口关远了,所以,李过并没有命人再去骚扰,他一面在城头布置警戒,一面命令所有的人都去睡觉,好好休息,准备即将到来的战斗。
第三天一早,多尔衮率兵来到西口关下。因为实在摸不清关内的动向,多尔衮命令一个甲喇额真带着几个个牛录章京,率领两千人对西口关进行攻击。
多尔衮其实只是对西口关进行试探,他可不想像阿济格那样盲目的冲锋,以至于大败。
因为进攻的人少,后金的兵马并没有强行攻城,所以西口关上并没有剧烈的反击,城上城下互相对射了一阵。多尔衮命令收兵。
在多尔衮派人攻城的时候,李过只命令一部分射箭的精兵射箭,他不想把自己的实力完全展示出来,因为李过也清楚,多尔衮派出的这两千人只不过是前来试探虚实的。
李过的作法得到了戚老汉的认可。让敌人不了解己方的军情,不让他们清楚关内的实力是正确的。
所以,现在多尔衮更加的摸不着头脑。
在率兵来攻打西口关之前,多尔衮特意审问了原来跟着巴尔虎一起被俘的兵丁。但那些兵丁只是说把守卫这里的明军很强悍,具体强悍到什么程度,却是说法不一。
而阿济格的说法,则是因为自己轻敌,在黑夜中受到了埋伏,还没等打仗,便已经被射死了不少的人。明显有给自己开脱的意思。
但不管怎么说,多尔衮都不敢小觑西口关内的明军。
今天见到关内的明军面对八旗兵的进攻,反应很平淡,回击也不猛,倒是更加令人起疑。如果明军是有意识这样做的,那说明明军已经做好的准备,明军并不慌乱。而那守关的明军将领一定是个能沉得住气、不得了的人。
多尔衮坐在帐中,仔细的琢磨,想找到明军的弱点。可是这一段可以进攻的长城并不很长,部队若是大举进攻会损失很大,在对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多尔衮一时拿不定主意。
阿济格和多铎都在多尔衮的帐内,望着他,希望多尔衮能想出个好办法。
特别是阿济格,现在他只是在多尔衮的中军管马,他的爵位、贝勒身份已经被皇太极全部免去,所以阿济格想着多立功劳,即将功补过,又能得到皇太极的原谅。
见到多尔衮也毫无办法,阿济格很是失望,该怎么办呢。
三个人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来禀告,说是皇太极的大军到了。
多尔衮三个人赶快到营盘外去迎接,心里却想,天命汗怎么来的这样快?
原来,天命汗皇太极本来还要等上几天才来这里,林丹汗的部众虽然都已经投降,并且已经妥善安置,但是还需要安抚。
皇太极将他们划分了各自的地界,也给他们立下了规矩。那就是遵守后金的制度,皇太极会给他们保护,可是到了征战的时候,他们各部也要派兵参战。
所以,这次要攻打明朝的西口关,皇太极命林丹汗的长子额折抽调一万人跟他出征,一万人只是象征性的意义,只是为了证明皇太极的统治。皇太极并没有想让额折他们在前面冲锋,当炮灰的意思,他要额折他们看看,强悍的后金八旗是如何打败敌人的!
可是,皇太极猛然想到,要是多尔衮急于帮阿济格立功,倘若多尔衮沉不住气、如阿济格那般轻敌冒进,可就是**烦了。
所以,皇太极急匆匆的将事情安排好,便日夜兼程的带着后金大兵赶了过来。
见到多尔衮并没有贸然攻击,皇太极很满意。但是多尔衮的营盘离城太远,不方便进攻也无法震慑。所以皇太极命令多尔衮拔营,与大军一起驻扎在西口关外。
对于明军,皇太极向来是看不起的,而且皇太极现在一共是十多万人马,营寨相连,声势浩大,是没人敢来骚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