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卫:“多着呢,光是普陀山就有七星岩、普陀岩、四仙岩、曾公岩、省春岩、豆芽岩、留春岩、冷水岩……”
李昌巙:“行了、行了,明天你带路,本官要去走走、看看。”
校卫:“是,大人。”
八
夏&;#8226;日&;#8226;外&;#8226;岩洞
李昌巙站在七星岩口,吟诗道,“直路幽阴仄路明,玉为墙壁雪为城。殷勤报得诗翁到,万一仙人肯出迎……
李昌巙站在佛子岩口,吟诗道:“洞直有光红日透,山深无锁白云缄;人间此地多仙迹,惟见桃花点碧岩……”
李昌巙站在刘仙岩口,吟诗道:“故老能将旧事传,仙翁踪迹尚依然。方知物外壶中景,隐隐烟霞有洞天。校卫,半个月来,我查访了多少岩洞了。”
校卫想想,“启禀大人,您前后一共查看过一百零六个岩洞了。”
李昌巙:“奇怪,怎么就没有一个岩洞跟我梦中景象相同呢?”
校卫:“大人到底想看什么洞?”
李昌巙:“桂林到底有几个岩洞?”
校卫:“一百零八个。”
李昌巙:“还有两个岩洞在哪?”
校卫:“在独秀峰。”
李昌巙:“叫什么名?”
校卫:“一个叫太平岩,一个叫读书岩。”
李昌巙:“读书岩,快、快带我去看看!”
九
夏&;#8226;日&;#8226;外&;#8226;独秀峰
李昌巙和校卫来到山下。
校卫:“大人,那就是太平岩。”
李昌巙:“为什么叫太平岩?”
校卫:“古人在洞中捡到一枚太平通宝的古铜钱,所以命名为太平岩。”
李昌巙:“哦,那读书岩在哪?”
校卫:“就在前面一点。”
李昌巙 :“快、快走!”
俩人来到读书岩。
李昌巙一看,大叫道:“就是这里、就是这里,哎呀呀,你你你,怎么不第一个带我到这来呢!”
校卫:“我、我……”
李昌巙跑进洞去,“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岩为什么叫读书岩?”
校卫:“南朝诗人颜延之,来桂林当太守的时候,常来这里读书,所以就叫读书岩。”
李昌巙:“颜延之,他可是与谢灵运齐名的呀,他吟咏桂林的诗在哪?”
校卫:“都失散了,只留下未若独秀者,嵯峨郛邑间两句。”
李昌巙:“可惜、可惜。”
校卫:“五咏堂,镌刻着颜延之的名作五君咏。”
李昌巙:“五咏堂、五君咏,五咏先生,对 ,我梦见的,一定是颜延之先生了。颜公、颜公,你放心,学生一定要在桂林盖起第一座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