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记载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人们根据脚上的紫色战靴辨认出他的尸体。但还有记载说,土耳其人到最后也没有发现他的遗体。
更有一种说法很具传说味道和浪漫主义色彩:当奥斯曼军杀进城里时,空中飞来一名天使,他略施法术便把皇上变成大理石制品。天使把大理石皇上藏在金门(君士坦丁堡的一座城门)地下的洞穴里。皇上在那里静静等待,等待着再次复生的时机,等待着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天。
完成征服君士坦丁堡的伟大使命,穆罕默德二世得了个响亮绰号——“征服者”,这年他才二十一岁。
【徒留古城诉沧桑】
东正教幸运地得到保留,金纳迪乌斯二世(Gennadius II)被指定为新任牧首。(这也是穆斯林不像天主教徒那样敌视异教徒的最好证明)
雄伟的君士坦丁堡变成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它将成为土耳其人出击欧洲的根据地。
土耳其人对圣索菲亚大教堂进行了*化改造,将之变成清真寺。穆罕默德二世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四周盖起四座白色尖塔,以彰显自己征服者的丰功伟绩。今天,你到伊斯坦布尔旅游的话,仍会看到那四座屹立在教堂四周的尖塔,能听到当年的隆隆炮声也说不定。
下面请大家翻到本书第一章,看一下君士坦丁堡的注解,你能看出什么吗?给大家五秒钟时间。
一、二、三、四、五,啥?没看出来?现在土耳其的首都已经不是伊斯坦布尔了,而是安卡拉,人们经常把这搞混。实际上,直到1922年,土耳其政府才把首都迁往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作为土耳其的西部重镇和旧都,地位依然十分重要。
【拜占庭灭亡的影响】
君士坦丁堡的沦陷震惊了整个基督教世界。
尼古拉斯五世号召立刻发动东征,夺回君士坦丁堡。当没人对此感冒时,他决定御驾亲征,而他的过早离世让东征化作泡影。
1453年,拜占庭帝国,这个传承罗马文明又极具希腊特质的资深帝国,在走完中世纪的千年历程后,终于像中国男足一样勇敢地倒下了。(这一年也恰巧是百年战争结束的时间)
学者们普遍认为,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灭亡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文艺复兴的开始,也标志着欧洲旧宗教秩序的结束。
自此,土耳其人阻断了欧亚之间的陆上商路,欧洲人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海路抵达东方,由此引出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回顾拜占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它之所以走到灭亡的悲惨地步,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论是强盛还是衰弱,拜占庭管理层总是喜欢如入无人之境地大搞特搞窝里斗,你这不是找死催的吗?这可能是地球上所有老牌帝国、文明古国的通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拜占庭一直处于两线,甚至多线作战状态,能支持千年之久,并在马其顿王朝时期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实属不易。我们还是应该为它鼓掌喝彩。
拜占庭不仅在有生之年影响着世界历史,死后的影响同样深远。
早在11、12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国家就对拜占庭学者欢迎有加。14世纪末期,佛罗伦萨还曾邀请一名拜占庭学者到佛罗伦萨大学讲学,以此促进文化交流。意大利人对拉丁作品和希腊语的热情渴望正是文艺复兴得以发展的重要源动力。拜占庭灭亡后,很多拜占庭人逃难到西欧,把拜占庭文明更为广泛地传播到西方社会,进一步促进了文艺复兴。
【第三罗马】
正如拜占庭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是“第二罗马”(Second Rome)一样,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引起了“谁是第三罗马(Third Rome)”的争论。
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都自称“第三罗马”。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个拜占庭公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理直气壮地以驸马身份要求拜占庭皇位,这个事儿很多中国人都知道。还有个事儿绝大部分中国不知道,其实穆罕默德二世后来也娶了个拜占庭公主,所以人家自称“第三罗马”的理由也是相当充分。
最后两家谁都不服谁,结果干了一仗,俄罗斯军队还曾一度逼近到君士坦丁堡附近。
不光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声称自己是“第三罗马”,就连教皇国、威尼斯等辈也过来凑热闹,都说自己是拜占庭的继承者。其实,历史上又岂止它们这么干过,西美昂大帝、斯特凡&;#8226;杜尚不都干过这事儿吗?
啥都别说了。罗马帝国,魅力永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