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明安同女儿回科尔沁草原。
眨眼到了秋季。
这一天,努尔哈赤召集众部将商议如何对付纳林布录的计策。
努尔哈赤坐在太师椅上,手把手烟袋,吸足了烟,说道:“古勒山一战,旗开得胜,众将功高如山,然而,纳林布录历来狡诈,此事败北,绝不会善罢甘休,为防御残敌卷土重来,众将有何高见,请直言。”
话音刚落,图鲁什第一个站起来,左脚踏着板凳,说道:“以我之见,杀到叶赫城,端他狗窝!”
众人都哈哈大笑。
厚道的图鲁什,并不理睬他人为何笑,朝努尔哈赤瞥了一眼,见努尔哈赤向他白着眼珠子,这才醒悟。
原来,纳林布录的家。
就是努尔哈赤妻子叶赫那拉氏的家嘛!怎能把将军“老泰山”的家,比做“狗窝”呢?
他不自然地摸了摸后脑勺,对努尔哈赤赧然一笑。
费莫东紧吸了几口烟,说道:“端窝不是上策。因眼前我军还力不从心,恐怕叶赫城难以攻下!不过我部箭弓渐多,还是有可能的,只是……”
“只是什么?”
努尔哈赤很希望费莫东一口气说完,就急忙追问道:“你还有什么担心吗?”
“是的。”
费莫东说道:“眼下我们可做箭头的铁已不多,朝廷又对我封锁。攻城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生铁当是一关。”
“那我们就自己炼嘛!”
图鲁什轻松地插话道。
努尔哈赤霍地站起来,说道:“招聘。”
经众人商议决定招聘能工巧匠,开矿炼铁。
次日,努尔哈赤派人到清河城买了二十面大锣。
每三人为一组,每一组一面,共六十人,分头奔赴建州各寨。
图鲁什不打仗,总觉得闲着发慌,就自报参加招贤队列。拎着一面锣,带着两个兵土,奔兆佳、巴尔达城方向而去。
第二十八章 招贤若渴
日升一丈,他们一行三人来到呼兰哈达山下一个小城堡。
下了马,在城门口敲了一阵儿,不一会儿城内出来一伙男人、女人、老头、小孩。
图鲁什见人们围了上来,就站在人圈中心,放开嗓子喊道:“建州的亲族们,为振兴女真大业,保卫女真的疆土,努尔哈赤都督有令:凡懂冶炼的工匠,赶快去费阿拉报名,领证开矿炼铁,每月赏貂皮五十张。”
人越聚越多,可无人应聘。
图鲁什一伙一连走了三个村寨,都是如此。
这天下午图鲁什懊丧地坐在道旁的柳树下,忽然走来一个英俊的骑士。
此人自称叫范文宪,愿向费阿拉荐举懂得冶炼的匠人。
图鲁升一时喜出望外,连忙给他换了一匹快马,直奔费阿拉。
这个范文宪是北宋大臣范仲淹的后代。
其先祖,明初由江西到沈阳,逐为沈阳人,家住抚顺所。
他自幼好学勤读,聪明过人。此次,他趁秋高气爽,万山红叶之际,带着书重,秋游长白山,以饱览关外名山大川。
范文宪久闻“龙虎将军”努尔哈赤的大名,于临山自荐。
进城时,努尔哈赤亲自把范文宪接到内城,闻明了范文宪的家世,然后让到内室,分宾主坐下,感慨地说:“贵公子先祖历代都在朝内称臣,立下汗马功劳,但可惜,到了明代,被贬谪到关外,致使你这才学出众之士,无人问津。”
“哼!历来忠臣无好报!”范文宪气道:“先祖范仲淹信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策马防边,参与朝政,最后还是遭到排挤,死于征途。”
努尔哈赤借机试探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