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越境鬼医TXT > 第235部分(第2页)

第235部分(第2页)

众人回到宾馆,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了。康宁和阿彪到浴室冲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

随后,康宁就和陈朴、刘海澜一起,将今天地所见所闻整理了出来,并简单地商议了一下,特别是对吴恒的身份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推测,并为此制定出了两三个后续方案。三人直到临晨四点,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醒来,已经是上午九点了。

康宁五人洗漱完毕,正要出去用早餐,三楼的楼梯口突然涌出二十多个缅甸军警。一看他们其中几人身上黄色的制服,康宁就知道自己遇到了缅甸官方的情报人员,只好留在房间里,任凭这群如狼似虎的军警挨着房间逐一检查。

四个军警很快就进入康宁的房中,其中一个中年人接过刘海澜递上的泰国护照,仔细地对照照片检查,其他三人则肆无忌惮地展开了搜查,就连洗手间的铝合金吊顶,也特意揭了开来察看。

几分钟后,三个一无所获地军警回到套房客厅,中年人将护照递给彬彬有礼的刘海澜,眼睛却不时打量坐在沙发上悠然喝茶的陈朴和康宁。

最后,他实在忍不住心里地好奇,走到康宁身前,用泰语问道:“先生姓康?这个姓很少见,你是华裔吧?”

刘海澜知道康宁和陈朴都不会说泰语,连忙上前,用泰语向中年军官解释道:“少校先生,这是我们亚洲兄弟葯业基金会的两个董事,我们来大其力地目的是考察这里的投资环境,希望你能行个方便。”

少校的脸色马上变得十分和善:“是泰国有名的兄弟基金会吗?是不是总部设在清莱皇宫边上的那个基金会?”

“是的。”刘海澜微笑着回答。

少校哈哈一笑,热情地向康宁和陈朴伸出手,康宁和陈朴也客气地站起来,和他握手。由于不会说泰语,康宁灵机一动,用纯熟的美式英语向少校问好:“见到你非常荣幸!少校先生,请问这里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件了吗?”

少校愣了一下,马上用带着浓郁缅甸口音的英语回答道:“不不!给你添麻烦了,我们只是…奉命进行常规检查,给你们几位尊敬的客人带了不便,还请原谅…我久闻兄弟基金会的大名,也知道基金会的博爱与慷慨,你们在泰国投入的数百万美元的慈善资金,为无数的泰国人民带去了福音,这次你们能到缅甸来考察,是我们的荣幸啊!我这里有个建议想向康先生提出来,不知康先生可愿意听一听?”

康宁客气地点了点头:“少校先生请说!”

“是这样的,我们大其力近一段时间治安有些混乱,希望各位能移驾到市政厅的内部宾馆下榻。我想如果市长和军区首长知道各位驾临,一定会热情出迎的!”少校说完,礼貌地子康宁和陈朴的反应,一双小眼睛里,露出丝丝期盼。

刘海澜看到康宁和陈朴犹豫不决,马上走到少校的身边,将两千泰铢偷偷地塞进了他的手里,恭敬地对少校笑道:“少校先生,很感谢你热情的建议,只是我们的两位董事已经定下了行程,今天就将前往景栋考察医疗卫生状况,不如等待下次见面吧。大其力也是我们投资的方向之一,相信三个月内,就会有相应的计划出台。”

少校失望地点了点头,只好客气地与康宁等人告辞。最后,他握着康宁的手低声叮嘱:“为了保险起见,等会儿各位最好不要乘坐大巴,包一辆市政府旅游局的车子出发吧,虽然价格贵一点儿,但十分安全,否则很可能会被挡回来。请原谅其中原因我不能多说,希望下次还能再见到你们。”

第三百八十七章 苦难之旅

在金三角大酒店宽阔的餐厅里,遥望友谊大桥的另一城美塞的景致尽收眼底,大桥上来来往往的残旧车辆,和两岸的低矮破旧的建筑物,相得益彰。

在这貌似平和的表象下面,谁能看得到无处不在的血腥和凶险?

从容不迫的刘海澜,缓缓地走进了餐厅,在康宁身边坐了下去。左右看了几眼,确定没有人注意后,这才低声向康宁和陈朴汇报:“吴恒已经安全送达了美塞的提炼厂,随后老徐就开车将他送去了清莱医院。”

康宁欣慰地点了点头,心中对刘海澜的工作能力十分赞赏。不过转头就发现陈朴笑眯眯地看着自己,脸上满是玩味的笑容,康宁马上就想到这几个家伙是利用一切机会让自己进入角色。

康宁摇头一叹,对两人轻声说道:“别这样看着我,无论到哪儿,我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同胞受人欺负,见死不救的事情,我更不能干!我一直记得我和我家老爷子最后一次通话的内容,那时候我预感到不太平了,于是就对老爷子说估计要离开越南,可能有一段时间都联系不上。老爷子反反复复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儿子你记住了,无论走到天南海北,都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因此走到哪儿,我都不敢忘记老爷子话,我相信你们也有同感。”

陈朴和刘海澜收起笑脸,肃然起敬,与阿彪和小春围着大桌默默地用起了午餐,细细品味康宁的话。

陈朴非常了解康宁的胸怀与能力,此时他心里想着的是无论如何。也一定要让康宁留下来,让他领着众兄弟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地山河来。

刘海澜心中则百感交集,以前他听到过一些康宁的传闻。当时还有些不以为然,但等自己真正和康宁朝夕相处的时候,才真实地感受到康宁特有地魅力,以及他沉静外表下炽热的赤子之心。

此刻,刘海澜对康宁的为人与气度感慨不已,终于知道那些桀骜不驯老子第一的战友们为何如此敬服康宁的原因了,这并非是简单的救命之恩和慷慨大方那么简单,而是康宁身上那股无以言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跟在这个年轻人身边,让人倍感亲切。而又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用完午餐,众人走出宾馆,刘海澜租来的墨绿色三菱越野车,早已经等候在了大厅门外。

让康宁惊奇的是,这辆车竟然没有车牌。只是在挡风玻璃右上方贴着一张红底黄色字体的纸片。

仔细询问后,康宁才知道,原来缅甸地车牌管理无比的混乱。就连开车的大其力市政府的司机,一时间也难以说清楚。有些车牌喷印上字母和数字,有些车牌上面干脆就是虫状的缅甸文字,估计这个世界唯一没有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地车牌,就这样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但这些车牌基本能从如下特征进行辨别:黄底红字是使馆用车,蓝底红字是外国人坐的旅游车,红底白字的是公交车,黑底白字是私家车。像军队地车辆和政府的车辆,通常都是随意找张纸片喷上一组数字或者文字就可以了。但缅甸军人很了不起。几乎远远的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这位开车的司机叫瓦桐,是个态度和善、满脸沧桑的中年人。他告诉刘海澜,本来不是自己来开车的。而是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后,人面极广的他才临时从政府抽调过来执行这次重要的任务。在得知是替乐善好施的泰国兄弟基金会地老板开车后。笃信佛教的瓦桐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瓦桐的车开得很稳,离开市区后一路向北,众多地上坡弯道,让车里人知道自己已经身处横跨整个缅北的掸邦高原了。

缅甸地交通惯例也是右方向行使,沙土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多,但无论货车轿车,几乎全都是清一色的破旧日本车,而且大多数是右方向的车辆。做过走私车生意的康宁不用问就知道,小日本对贫苦落后的缅甸剥削到了何等程度。

越往高原上走,康宁的心情就越加地沉重,路边挑着担子,衣衫褴褛的村民和一处处破败的村落,比比皆是。道路两旁的树木已经被砍伐殆尽,剩下两边远山无法到达的区域,还保留着原始森林的依稀模样。

出身缅北的瓦桐说得一口流利的云南官话,他平静地告诉大家,自己的生活比起大多数缅甸人都算好了,每个月能领到相当于人民币二十四元的薪水,政府还补助他每月三十斤稻米,基本够他一家六口人的开销了。等大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