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李嘉诚传视频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一大群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地向他跑过来,仿佛李嘉诚就是他们久别的亲人。孩子们站在寒风中欢呼着,让刚才还在为寒冷和贫困而忧虑的李嘉诚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也让他回想起自己少年时的打工生涯。

“看到这些孩子,我更加感到来西北的重要了。”李嘉诚说。经过李嘉诚与教育部领导的共同协商,李嘉诚基金会马上启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将在西部地区建立1万个接收中国教育卫星多媒体宽带广播的教学点,使1万所中小学校能运用这些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当时,李嘉诚相信自己的基金会,一定会把他对山区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一丝不苟地落到实处。果然,距此三年以后,李嘉诚的这一为贫寒孩子们设计的方案,终于在这片大山里得到了实现。

李嘉诚一行来到青海省。到了西宁,李嘉诚居然一改他一路上多看少说的准则,应邀前往青海大学对学生代表有过一次面对面的对答式讲话。李嘉诚之所以破例,一是因为他看了一路,大西北的经济发展、教育现状已经在他的心里有了个大概。第二是青海大学的学生们,为了请他到学校的大礼堂去讲演,几天前就自发地组织起一个自愿队,每天粉刷大礼堂的墙壁。有的女学生甚至还精心地折叠了无数个五彩缤纷的纸花和千纸鹤,表达对李嘉诚的欢迎之意。李嘉诚深受感动,决定在青海大学和学生们开一个小型的座谈会。

李嘉诚在青海大学和学生教师们座谈的时候,只谈到他在西北地区参访的感受,至于学生们想听的成功与致富的密诀,李嘉诚却绝口不谈。他不想在刚刚成年的学生们面前以成功者自居,更不希望由于他曾在西北各地捐款而夸夸其谈。无论在何时何地,他处事为人的务实精神始终是不变的。

李嘉诚见到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青海大学,虽然教学大楼可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媲美,但是,在教学设施方面仍然有差距。在与该大学师生们谈到学校高科技教学设施的配套和网络化教学所需的资金时,李嘉诚手举着一只矿泉水瓶子,说道:“我李嘉诚喜欢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如果我们学校希望教资支援高科技教学的设施,我李嘉诚是可以投资的。不过,我不希望把不必要的资金也列入计划。譬如说这支瓶子的生产只需要五角钱,可是在申请经费的时候却说一定要一块钱,那么就意味着要浪费五角钱。我的行事原则就是,办多少事就花多少钱,千万不要浪费才好。”

李嘉诚的严谨行事原则,让全体与会的师生们肃然起敬。李嘉诚又说:“并不是我不想掏钱支援,而是我从小就喜欢俭朴。大家也许知道,这些年我在香港建起了许多楼盘,还在深水湾和浅水湾建起了许多高档别墅,可是,我并不需要住香港最顶尖的豪宅。我现在住的还是1962年我结婚时买的那所房子。不为别的,就为俭朴是美德。”

李嘉诚讲完这句话以后,来到省里一位领导面前,仍然举着那只矿泉水瓶子,郑重地表示:“如果现在就要我拿出一个亿,我会面不改色的。可是,谁如果在地上丢了一块钱,我就会立刻把它拣起来!”

李嘉诚的话音刚落,鸦雀无声的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学生们见到风尘仆仆,远从香港来此的李嘉诚身上仍然穿着很普通的黑色西装,根本就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名牌,对他的话非常信服。

尽管李嘉诚在青海大学座谈会上讲到了节省开支和费用,可是他离开之前,仍然同意把一笔可观的教育经费马上拨给这所学校。

“富而不奢”始终是李嘉诚恪守的行为准则。

34、重庆,“和记黄埔”的大手笔

李嘉诚回到香港不久,他在国内大西北考察的经过,由秘书拟成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提交给长实集团的董事局。李嘉诚在这份报告中,除介绍了他在大西北考察的经过外,也提到了他欲在重庆和成都等地发展房地产业的初步设想。长实集团董事局对此份大西北考察报告非常重视,特别对重庆等地投资的项极有兴趣。

长实集团很快就把一个尽早开发大西北的详细计划提交董事局进行讨论。

2002年春天,香港阳光明媚,李嘉诚批准了这份可行性较强的大西北投资方案。不久,他麾下的长实集团和“和记黄埔”,马上派出人员先后进入大西北腹地四川。长实的大手笔出手惊人,他们首先是以21。35亿元在成都购下了南城一块总面积为1036亩的土地,用于兴建新楼,除此之外,还在成都先后建起了南城都汇、天府丽都和喜来登大饭店等物业,至于后来兴建的温江项目,更是李嘉诚西部之行的丰厚硕果。如果说李嘉诚在四川成都的购地仅仅是开发大西北房地产业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李嘉诚兴兵的地点选在了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山城重庆。

虎踞龙盘的重庆是李嘉诚在大西北考察时最为看好的兴兵进军之地。李嘉诚初看山城,尚有一些错觉。原因在于重庆的长江两岸的大批建筑,多给他以陈旧破败的印象。特别是建在群山半腰间的那些楼盘,很象他在香港到处可见的倚山而筑的民居。也许当初正因为如此,李嘉诚才有一种旧地重来之感。早年他在香港刚刚问鼎房地产业的时候,也是像如今这样,在有限的空间中建树起一幢又一幢倚山而起的居民大楼。不过,李嘉诚同时发现重庆的地皮与香港相比,地价的悬殊,这也是他渴望来此寻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因。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李嘉诚就暗暗下了来重庆发展房地产业的决心。

其实,早在李嘉诚此次前来大西北考察之前,“和记黄埔”公司的一支人马,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当年秋天,悄悄开进了重庆。当时“和记黄埔”给李嘉诚打的报告是:“我们先到重庆试一试水深水浅,然后再决定是否把投资的重心放在这个刚刚直辖的城市。”当然,李嘉诚的批示也有试一试的意思。他仅仅希望麾下的“和记黄埔”能在重庆搞出一系列的房地产样板,然后才可以请董事局讨论是否需要重金投入。在向内地投资房地产业的初期,李嘉诚也象当年他以长江划界,不轻易问津内地的港口一样,凡属进入长江以北的地区,投资一般都采取格外谨慎的原则。1997年“和记黄埔”进军重庆,李嘉诚那时的信心尚且有限。一般来说他对在长江以北地区获得投资的巨大回报不报任何奢想。

可是,“和记黄埔”很快就有喜讯传来。两年后,由“和记黄埔”在重庆开发的第一个项目:高品质大型综合性商业大都会广场的面世,让李嘉诚见到了意外的曙光。这也是李嘉诚在西北之行中,为什么在考察教育的同时也要考察房地产业的由来,更是他亲自来重庆看一看的初衷。现在他终于见到了“和记黄埔”在重庆兴建的大都会广场的面貌,确实让李嘉诚心花怒放,大开眼界。投资不多而见效惊人的大都会广场,甚至要比龚如心女士在香港花巨资兴建的“华懋广场”还要壮观宏大。这个坐落在重庆闹市解放碑步行街的大都会广场,占地面积为18717平方米,总面积23万平方米,这无疑可以视为重庆市最有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个偌大的广场,由现代综合性购物商场、高智能甲级写字楼大都会商厦、国际五星级酒店海逸酒店三部分组成。其建筑之宏伟,其商机的深远,其布局之得体,都是李嘉诚为之惊喜的。

也许正是由于“和记黄埔”的重庆一招棋,启动了李嘉诚进行西部攻势的总体思路。而这一思路的导火线则是2001年早春的西北之旅。当然,李嘉诚前次的大西北考察,为教育事业确实投入了一笔不菲的资金。那是他为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也是以李嘉诚基金会为主体的一种捐赠行为。不过,作为商人的李嘉诚毕竟没有忘记他来中国西部的目的,那就是要从对大西北的大量投资中启动优先发展房地产业的机制。一边是对大西北的无私捐款,一边也要发展商业大赚其钱,这就是李嘉诚的文武之道。他麾下的“和记黄埔”在直辖市重庆的投资成功,无疑构成了长实集团进一步向西北西南发展的动力。从2003年开始,李嘉诚决定逐步加大他在重庆的投资比重。而重庆长江南岸杨家山那片尚未开发的荒地,则成为李氏势在必得的聚金凝宝之地。

在这块地皮的竞标过程中,李嘉诚的长实集团遭遇到内地一家重要房地产集团的对峙。竞购的底价从100万开始,由于双方势均力敌,攀升的额度越来越高,可是,国内这家房地产集团毕竟敌不过财力雄厚的李嘉诚,最后香港长实集团终于以24。53亿元一举拿下了这块土地。不久,李嘉诚又授意长实和和黄在重庆南岸区再购一幅土地,与此次收购的土地相距3公里。李嘉诚在重庆的接连出手,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让人惊叹,足以说明李嘉诚当年向西北地区大进军的说法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实战的。

此后几年时间里,李嘉诚在重庆的西南部市场投资的物业频频出手,每一次都暴出惊人的天价,长实集团在重庆一口气接连拿下几个项目,这是当年李嘉诚初来大西北考察时所没有想到的。此后三年内仅在重庆就建有比华利豪园、珊瑚水岸和大都会广场商厦及陡溪等一系列地产项目,获利甚丰,难怪李嘉诚对香港记者说:“中国西部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场。如果哪一位香港商人轻视了内地的西部,他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在李嘉诚进军西北的影响下,香港众多地产商越来越多进入了重庆。而李嘉诚的轰动效应,也鼓励和影响着内地的一些集团问鼎重庆的地产。全国50强开发商有超过半数进军重庆。一度对重庆商业地产空置率太高犹豫不决的大连万达集团,也在“李嘉诚旋风”的诱惑之下,以10多亿元取得占地约170亩的南坪珊瑚村旧城改造项目。此外,大庆石油地产、大连海昌、山东鲁能、上海复地、绿地、富力地产等知名开发商相继进入重庆。至于在外来企业,港澳台三地的建筑商是开发重庆地产的主力,占房地产外来资金总量的80%以上。到2007年年初的数据表明,在重庆的港资企业有250多家,投资总额为29。4亿元。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港资企业就有18家,其中除李嘉诚的“和记黄埔”之外,还有瑞安集团、香江高科和庆隆物业等著名房地产集团。

李嘉诚在重庆期间,曾经与重庆市当时的市长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事后这位市长掩不住以兴奋的口吻对记者说:“李嘉诚先生在重庆时对我亲口表示,他在内地虽然有很多地方都有投资,可是让他最得意、最成功、盈利率最高的投资就是在重庆。”此外,李嘉诚不仅在重庆有着大量房地产开发项目,他还在重庆投资和参股了《电脑报》和重庆汤姆传媒。

古城西安,也是李嘉诚西部行的又一个投资重镇。当年李嘉诚来到西安时看好的几个项目,在他回到香港以后,很快也开始进入投资前的考察与洽谈程序。到了2006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和在港招商的西安市浐灞河管委会已经正式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他们合作的宗旨是,共同开发位于西安浐灞半岛内的综合性商住项目。这是李嘉诚麾下“和记黄埔”在西安市问鼎的第一个大型项目。他们看中的是西安浐灞河岸线以西,占地面积800亩的一片荒地。如果兴建成功,它必将发展为前途无量的综合商住楼盘。

李嘉诚对此十分看好。没有谁比他更了解中国的西部潜力,没有谁比他更信任他的“和记黄埔”地产集团。自从2001年他考察大西北以后,“和记黄埔”地产集团的物业就已经遍布重庆等10个省市,而且还有进一步向西南部进军的趋势。李嘉诚早有表示:“这只是初步的拓展,我相信大西北和大西南的潜力是无尽的,在现有的项目取得成果以后,我们还会有新的布署!”

35、大生意不放,小生意不弃

2007年,李嘉诚已经是79岁高龄的老人了。再过一年,他就到了人生暮年的眉寿!

按理说他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事实上他也早就暗暗作着退休的准备。特别是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都在他的精心扶持下各有建树,李嘉诚已经可以颐养天年了。可是,时至今天他仍然驰骋在商海之中,丝毫没有疲惫的憔悴,更没有厌战的劳顿。李嘉诚如今仍然拼搏,当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赚钱。生活简朴的李嘉诚,并不需要更多的钱财;功成名就、早已跻身《福布斯》世界大富豪行列中的李嘉诚,也不为名气所惑,他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一种惯常的生活方式而已。

李嘉诚永远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2006年,李嘉诚的身家再次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排行榜的显赫地位。摆开长实集团的资产不说,仅就他麾下的“和记黄埔”的年利润早已经相当可观了。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集团,所占据的港口一般都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他们目前已在全球45个海港中占据了257个泊位。李嘉诚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和记黄埔”的全球港口扩张计划,最初是1991年的一次偶然行动。那时候他尚未有一个完整成型的发展计划,更不会考虑到若干年以后,他的“和记黄埔”集团竟然可以称雄于欧洲。不过,李嘉诚知道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首先想的是香港和内地,同时他也必须要着眼于世界。这是因为他早已经站立在世界商海的潮头,成为东方经济的带头人。譬如几年前当他意识到“和记黄埔”集团将要进军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费利克斯托港时,李嘉诚就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快慰。那就是百年前英国的米字旗曾经在中国的香港上空飘扬,而今随着时光的流逝,中国人的一家名叫“和记黄埔”的集团公司,居然会把中国和香港的旗帜插上了费利克斯托的港口码头。这说明什么?李嘉诚心里虽然十分自傲自豪,可是他从来不肯用语言来表露什么,他希望用事实来说话。

根据2006年一份来自欧洲的报告显示,这一年“和记黄埔”在欧洲的利润指标就已经十分可观了。和黄在欧洲一年的总收入是全部利润的45%。相比之下,这家公司在香港只占17%,在北美占了15%,在内地则占了9%。这说明李嘉诚的事业越做越大,开辟欧洲市场已经呈不可遏制之势。李嘉诚还发现,到了2007年2月,“和记黄埔”集团估其在英国的业务总值就高达145亿英镑。英国《金融时报》曾经就此采访过日理万机的李嘉诚,记者问他从“和记黄埔”在一年间在英国创下的业绩中得到的教益究竟是什么。李嘉诚说:“其中的教益很多,但是让我感触较深的是,在我们决定优先投资场所的时候,首先有几个标准对我们很重要:法制法规、能保证投资的政治稳定性、宽松的生意环境以及良好的税收结构,这些都是重要的。英国的政策无疑提供了所有上述保证。”从李氏的这一番谈话中,可以看出这位大企业家不仅有一个善于赚钱的头脑,重要的是他有着普通商人根本不具备的法制观念。他甚至把法制和法规都当成了自己赚钱的一个条件,他的话让英国记者大受启迪。

李嘉诚是一位大企业家,可是他的长处就在于“大生意不放,小生意不弃”。就象他当年在香港从一朵无人问津的塑胶花做起一样,数十年后当他的长实和和黄两大集团,已经变成了有世界影响的大企业财团的时候,李嘉诚仍然不时告诫旗下的高层管理人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