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娣永远记得,妈妈第一次参加教会的活动回来之后,表现得非常的兴奋和放松。她从来没有在妈**脸上见到她这么开心的神情。
妈妈说,“教会里的人真的都是很好的啊,大家在一起,第一次见面却像是一家人一样,温暖,又非常的宽容。”
她说,教会里的教主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她非常的温和,在她主持的倾吐心中烦恼的活动中的时候,自己刚把这多年来的心结一吐出,立刻得到了教主以及整个活动现场所有教友的热情拥抱。
有人得知她的家庭困难,儿子现在仍需定时服药,可是却苦于经济拮据无法为继时,主动的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妈妈当时打开了她出门时带着的一只破旧的手提包,拉链一打开,里面是厚厚的一沓现金钞票。
居然是整整一万元
没有想到第一次去参加一次教会,居然就能得到这么多的钱。
阿娣当时看着就蒙了,她原意只是想妈妈能找到一个倾吐内心郁结的地方,没想到结果却是如此的惊人。
爸爸回来后,看到这些所谓教友捐助的善款,也是非常的高兴,连连夸奖将妈妈介绍入会的那个友人。
然而,在那之后,事情却慢慢的变得诡异了。
妈妈加入的教会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教会聚集的活动,虽然没有强制每个人每天都到会,但阿娣的妈妈却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人。她自觉自己受到教会的照顾最多,因而总想用尽自己的方法来回报教会。
她开始是每三天出去一趟,接着变成每两天出去一趟,最后变成每天出去一趟。每次在家中用完晚饭,过了八点半中,妈妈就会拎着她新买的挎包,穿戴整齐出门。
懂事的弟弟和自己此前并没有劝服过她,但在她出门的频率越来越紧密之后,阿娣忍不住想找妈妈交谈一次。
不料她原定的倾心交谈还未开始5分钟,妈妈已经在连声的斥喝她“不懂事,不尊重她和教会”的情况下,甩手而去。
这一去,她竟然就是一连数天也没有回家。除了白天回来换身衣服,晚上也是宿在教会里了。
一个月下来的变化如此之剧,阿娣渐渐的也有些慌了。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求助于爸爸的时候,方得知妈妈离家时,说是为了贡献自己的力量,将爸爸的工资存折也取走了。爸爸一怒之下,在电话中警告妈妈不许回家,否则见一次打一次,妈妈才敢在爸爸上班时的白天,回家拿换洗的衣服。
一个好好的家庭怎么会沦落到这样的境地?
往时虽然家中阴霾不散,妈**笑容勉强,可家到底还是家,她总有种风雨过后会见彩虹的自信感。可是如今……
妈妈不回家作饭,弟弟虽然自己动手,但是到底不便。
阿娣在一边顾及自己学业的情况下,一边承担起妈妈抛弃下的责任,再也没有与同学在外谈天说地,一放学就立刻回家买菜做饭,准备好一家人的晚餐。
阿娣总在想着,下次,下次再见到妈**时候,她一定要劝住妈妈,不让她再去那个什么教会里了……
可是,她没有想到,这个“下次”来临的时候,竟然是如此恐惧的画面。
284:死亡的世界(一)
阿娣放学后就早早的赶回家,为了节省时间,她还在回家的途中顺便进入小超市购买了打折处理的特价菜。
提着装满了塑料袋的特价菜走出小超市,一转弯便进入了返家必经的小巷道。这条道路有两车道的宽度,两边还各有一条窄小的人行道。人行道之后,就是一栋接着一栋紧紧密贴着建起的居民楼,大多有六七层。两边的高楼将阳光遮挡,还不到5点30分,小巷道里已经不见日光的温度,唯有居民楼顶处的一角,还能看到一些夕阳的余辉。
阿娣脚下加快,今天妈妈可能又不回来了,爸爸在家,可是他不喜欢下厨,自己要赶紧回去做饭。自从妈妈夜不归宿之后,爸爸的脾气也暴了,稍不满意就会拿弟弟出气,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爸爸开心,直到妈妈迷途知返。
可是心里越急,路却走得越慢。原因是人行道上的人忽然渐渐多了起来,要么停滞不前,要么都涌向一个方向。
车道中间的车辆也多了起来,一辆急救车夹在警车中呼啸而至,逼得两旁边慢慢行驶的车辆不得不让开道停下,路中间也挤了起来。
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吧?
人类好奇围观的本性,阿娣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可是她牵挂着家里面的事,无心与别人一般等着看热闹,连人们围着谈论的话题她也没用心去听。
她拼着力气挤进人群中去,说来也巧,这些人聚拢起来的方向,和她家的方向一致,阿娣见实在走不动了,便只有拐到外面的车道马路中去。那里,也早已围满了闲散的人。
好不容易挤到家的那栋楼底下时,阿娣忽然间蒙了,一种深深的不安感瞬间笼罩她的心头。这些围观看热闹不停私语着的人,他们所围观着的竟然就是她家的楼下阿娣家所在的楼,亦是一栋非常普通的七层楼。虽说都是居民自己建的楼,没有开发商的规划,但是当初这栋楼的楼主急用钱,需要将房子卖出去的时候,因着爸爸与他是好友,好说歹说劝着他把房子分层卖了,房子的土地则归所有购买房子的房主共有。这样一来,许多没有钱买商品房,也没有钱买下整栋楼的人们,便能够支付一小套房间的费用。
现在这栋楼的房底下被拉开了黄线,有佩带武器的警察执行守卫和警戒。
从楼的外观上没有看出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楼外没有冒烟,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