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西藏号称天堂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看惯了高原的蓝天和深蓝的湖泊,总会错觉般地把高原所有的生灵色彩都定位成——蓝。因为在蓝色的背景下,我无法逃避现实的忧郁。这种色彩的力量太奇妙,仿佛成了我进入高原的诱导,最初接触到的高原深处的故事其结局常常因蓝而发生种种变故,使之我的想象常常拔地而起,左冲右突。也许你在高原之外的城市,几天也懒得抬头看一回天。然而到了这天边边的高原,到了这天上的西藏,你不得不看天,那低空的蓝,那仿佛可以伸手触摸的蓝,始终跟随着你的影子不忍离去。

高原的风在中外画家们的画布上丝毫没有任何色彩。拉萨大街小巷的画廊里摆放着画家艾宣的许多仿制品,每一次欣赏艾宣笔下与西藏有关的油画,我总感觉他画的所有西藏作品仿佛都可以用一个名字来代替——“高原临风”。他的每一幅西藏油画其名字取得无不诗意,让人感觉那是从清风中吹奏而生的好名,暗藏着一种久旱逢甘雨的神韵。我坐下来,目瞪口呆地看一会儿,感觉不出画上有任何风声,只有克制的风力。艾宣画里弥漫的高原风太含蓄,也许他是希望有人能在风中真正听懂高原的心灵,只有当你坐下来的时候,昨天的细节才可能像窗棂一样慢慢垂直下来,那时候,风的叙述才显得安静。很难想象,如果这西天的高原缺少了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听着风寂寞的心事,我在心里惊叹风的化妆本领:那些褐色的光秃的山峰若没有她的催眠,将会失去英俊和威武,从而以成不变的模样丧失人们对她的畏惧和仰望。这无所不在的风,纯粹是为了改变高原的脸谱,才向旅者倾泻直率的狂歌,也可以说,她是高原产生微妙变化的武器装备。走在高原上,因为风的漫延,寂寞的旅途就多了份慰藉。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你一定可以听到风呼啸着卷起雪,又从你头上吹下来。人的寂寞,往往因为窄小的视野,真正懂得高原的人,我想他一定知道风的胸怀比高原博大,但,风比人寂寞。

听听风,让风像一条线准确无误地引导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就可以添加一分清爽和宁静,你完全可以由着她走到特堤斯古海边去。

坐在纳木错蓝色的水边,听着没有颜色的风,一种净和冷的感觉敲响我的骨骼。这高高在上的高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就像被风裁剪下来的一个物体而被永远的保存。有几次,跑上岸的波浪满怀欣喜闪闪发光,作势要打到草地上去。金色的草浪把带着咸味的风接过去,纵深向阳光那边传递——传递很快又被山上飘舞的隆达阻截。到后来,好几股风携手同行,整个高原一齐涌动起来。风吹过去,云在空中悄悄移动。我纵身马背,挥动嘎朵,云影落到草地上,阳光跟在云影后面,像是在追赶马的尾巴。阳光走到哪里,哪里的草浪便亮起来。马的眼睛也亮起来。我的马在草原上波浪式的变奏着黑白二色。

我不知在高原上坐了多久,望着这一切,听着高原的风,我感到,这波浪,这阳光,这云影,这草地,这马儿,整个高原都在表达我想象的一切。我把心灵的挂毯展开在高原上,高原就是我坦荡的胸怀。从过去到未来,风始终在这里延伸着历史,远古的喧嚣透过层层皱纹隐约可见,水鸟拍打湖水的震动打破高原亘古的沉寂,让人顿生仓皇失措,让人不由得想起,远处的雪峰在那场地壳大变动之前沉浸在海底——那时,他们身披海藻,怀中绕过游鱼,耳边响着涛声,自在而舒畅——那时,海水比现在蓝,水草比现在绿,光的速度比风慢,风比头顶的帽子轻,幸福比阳光透明……倏忽之间,海水退走,他们升上地面,接受阳光的洗礼,因为风的侵袭,原先那种柔嫩的水色渐渐褪去,变成了一身苍褐,就像一转身便老去的玛吉阿米。

我问风:你把时间藏到哪里去了?

风无语。在边缘的边缘,在尽头的尽头,在历史的历史——

我想哭,想呐喊,想呼吸,想拯救,想沦陷,想张开双臂,想独自一个人回到海水中,让手臂拔开转身的迷雾,让心在乌云之上。

大海走了

留下了什么

黄沙来了

带来了什么

谁知道这一切

何时开始

谁知道这一切

何时结束

沿着这不老的岁月

穿过神秘的风情

找到一颗晶莹的贝壳

他会告诉我

——录自朱哲琴专集之《大海走了》

现在,我只想说是风装饰了宗教的完美。

在西藏,风中的眼睛常常看见绛红的光被风撕成碎片,满高原的飘啊飘,飘到牧女脸上就成了灿烂的高原红,飘到男人身上就成了青铜的骑手,飘到扎西次日山上的喇嘛身上,那眯缝着的双眼就可以看见神殿里静坐的一排又一排的小小的佛。漂泊与失落忽冷忽热,记忆与忘却忽远忽近,苍凉的生命在风中被久久延续。风,传递着情感与精神,风托起净化的心灵,撒给大地——沉郁、哀伤、悠长、崇高。当我站起身的时候,我的身心已回到不曾被污染过的蔚蓝,肉体在梦幻般美好的妙曼中向下坠落,而灵魂却桑烟似的向上升腾。我听风,在高原,可能不只是为了净化,但风总在主动地为我净化。我是否真的会因为听一次风而被净化并不重要,关键是,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体味了一片空虚,一片空灵,一片梦样的净化的感觉。

在高原上坐下来听风(2)

一种平和宁静的梵音,宛如天籁。

真想就这样在高原上一生一世地坐下来,坐在风里听风,听风在太阳部落里一次又一次投影。那一刻,我愧于再见高原,我只能在远方回忆,和风坐在高原里回忆,回忆高原那些繁荣与荒芜的日子。那些记忆,如果这辈子无法抹去,我只能将它们提前泛黄。

现在怀想那时,风便成了一种颜色。

像风一样男子在高原坐下,他在我的转身里——

想风,想风,想风,想风,想风,想风。

我和黑颈鹤有个约会(1)

黑颈鹤是栖身于西藏高原的世界珍稀动物。

在丰盈的羌塘草原,它们一直享有仙鸟之美喻。

有一次,在格萨尔长诗中读到一则关于黑颈鹤的经典故事:王妃珠牡是白度姆的化身,黑颈鹤则是珠牡王妃的神魂鸟。当年,岭国沦陷,大将在加察阵亡,经论一十二卷被劫,王妃珠牡被挟到霍尔国,并逼她做古嚘王妃,因她宁死不屈,就被绑在三柱之尖,人间女中之明星——珠牡即将陨落时,三只神魂鸟神速降落于此,白天含水喂珠牡,夜晚用长长的翅膀护着她,使她终于得救。

初涉西藏民间文学的时候,《西藏民俗》主编塔热·次?仁玉珍女士给我讲过生活在羌塘草原上黑颈鹤的故事。她说那是一只失去配偶的黑颈鹤,在统一的南归季节里,它一直没有如期起飞,而是守在对偶的亡灵身边不吃不喝,那凄迷的声韵犹如天边超度的安魂曲,直至自己活活饿死,最后成为野兽的美食。

以上两则故事,一则民间记载,一则听人口述,无不让我为之久久怅然与震撼。在这之前,我根本不会想到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勇且对感情如此专一的禽类,而且它们就生活在这一片蓝得常常让我生疑的天空下。后来的后来,除了经常惦记那只为情而死的黑颈鹤,便是期许有朝一日,等我行过草原,我要好好的看一下黑颈鹤的眼睛。

青藏铁路开通之前,有幸与少数民族作家一行来到我国五大牧场之一的羌塘采风。在藏语里,许多人把羌塘叫“北方的高原”,传说是格萨尔王驰骋的疆场。在我眼里,这里的绿色并不如歌中唱的那样可以在风中荡气回肠——风吹,草不动,羊群在光斑中移动。短小的那扎(牧草)犹如军中男儿硬朗的板寸头。早在唐朝的土蕃地图上已标有“羌塘 ”这个地名了,它包含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占了西藏总面积的23以上,可想而知这个地方在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占据着怎样显赫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刚到这里,我们每个人就像四散的羊群,有的去帐篷里喝刚刚挤出的羊奶,有的在寻找草地上的野花,有的围着火跳锅庄,有的坐在草地上接过老牧人慷慨递上的生肉和小刀,在午后最好的阳光下慢慢咀嚼一个牧羊人的生活。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羌塘西端一个新兴的名镇——狮泉河。但为了传说中的黑颈鹤,我提前租来牧人的好马,在微微夕光中与他们分道扬镳。

我独自来到了安多县境内的一个小岛上。岛的周围是一些淡水湖,上面铺满了丰美的泥草和羊羔花,再远一些的地方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