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笑起来,停了一会儿,不笑了,说道:“云起,你曾说,你想进宫……”
我抱头大叫起来:“你是想害死我啊!谁想进宫?!一见皇帝的面,只说了一句话,我就被砍了!当场没死,也被后宫的几百双手给掐死了。知道的说是你出的主意,不知道的以为我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啊!佑生,咱们可不能这么对朋友!我虽对你不好,可到底没害死你,你不能这么狠心毁我呀!太不够朋友了!”
他笑出声来。笑声落了,他说:“云起,我给你带了本书来。”
我笑了,“太好了,佑生,我反悔,你够朋友!繁体字,我好多不认识啊!佑生,你是真的真的够朋友。”他又笑了。
……
从那以后,佑生每次都给我带一两本书来。我们开始是在我院子里一起看,后来,我的庙渐渐成了个煤工场,我们就到河边坐坐。我会向他问不认识的古体字、繁体字。有时候是拦路虎,有时候是一群羊。碰到一群羊时,他会把整个句子讲解出来。读书是咱的老本行,自然会有很多感慨和遐想,和他谈论起来,常常你言我语,精彩非常。他只在这时候,话还多点儿。我在学校里有过无数这样的探讨,倒也不觉得异样,他却时常激动得眼睛发亮,盯得我心里发慌。难得的是,第一本书后,他就摸索出我的喜好。经常带来什么书,告诉我,你上次喜欢XXX,这次也许会喜欢这本。他说的竟然大多不错!他也介绍给我不同的书籍,文史哲药理杂学各个方面都有。我不喜欢的,只看一页而已,他就会推荐另一本,从不勉强。
第十一章◎传言(4)
有时我常放一些厥词,有时我不禁会泄露心意,但是因为在讨论之中,仿佛都能接受。
我们读到《论语》里的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不由得感叹道:“君子为何坦荡荡?就是因为他认为凡是发生的事情都有道理,都能接受下来,这就是胸襟哪。没有不好的事情,只有不好的心境。虽有些唯心,但何尝不是处世之道啊。佑生,我觉得,你就是君子!小人长戚戚,这就是我啊!不满足,不接受,总在寻找,总不知方向。结果悲情满怀,没有坦荡。我真是个小人哪。可怎么办?天生如此啊!”我摇头叹息。
我转头,他正看着我,眼中光芒一闪,稍垂下眼帘说:“对君子而言,实在,没有小人。”
我一击掌说:“是啊,君子是不品评的,因为他认为所存在的都是好的啊!那定下君子小人定义的,可不就是小人了吗?孔子一口一个君子小人,可见不是个君子。佑生,你居然影射孔子是小人,如此大胆!”
他轻笑起来,“你,如此,小人!”
我也笑起来,“你出此言,就非君子啦!”
两人一起笑起来……
河畔杨柳,夏日微风。阳光在水面的闪光,映到他身上,让我为之恍然。
每次他来的下午,我们会去一家茶肆或小餐馆,喝喝茶(味道真差),吃点儿东西。我也就吃个馒头,来道青菜,他吃得更少,可每次都要分吃我一小块馒头。我们总选一个角落,他喜欢我坐在他身边,而不是对面。我们在吃吃喝喝中交头接耳,低声地说说笑笑。我觉得就这样,直到永远,也没什么不好。
我说:“佑生,你说人为什么要吃好吃的?”
“为何?”
我说:“那是因为他们心中寂寞啊!”
佑生无语。
我说:“人在寂寞的时候要得到补偿,心灵上没有,只好在口味上来些安慰,是不是?可越吃越得不到满足,这不是往火里加油吗?结果更寂寞了。”
佑生问:“你只吃馒头,是不是,不寂寞?”
我答:“非也。我是怕别人也知道这个秘密,把我看穿了,来填补我的寂寞,所以才不敢吃饭的。”
他笑起来,“你还怕别人看穿你。”
我道:“我简直怕死了。我告诉你,原来我也有过一两只口红或一两条项链之类的东西。结果我有一次读到心理学,就是关于人是怎么想的学问,讲到我们的所带所饰,都是一条条短信哪!我涂了口红,就是要大家看我的嘴;我戴了项链,就是求大家看我的脖子;我弄个新发型,就是告诉大家我觉得我的头发很出众……
自从我读了这些,我就再也没法打扮了。我觉得我若是打扮起来,往外一走,那简直是浑身一片喧哗呀!整个儿自吹自擂。你说我要是像你这样风华绝代貌美无匹也就罢了,可只是个平庸之色。平常别人不看我也就算了,一看我,我就以为我没擦嘴,马上就得抹把脸。有人,尤其是警察,就是衙役之类的人,一喊,‘嘿,你给我站住!’我就觉得那是在喊我,我不做贼都心虚啊!知道的说我有道德良心,不知道的说我的心坏坏的,自然如此啊。你想想,万一有个明眼人读过同一本书,看我一眼,问我一句,你以为你是谁,还敢这样?我当场就得自尽哪!”
佑生微笑,“你为何,如此妄自菲薄?”
我说:“自知之明而已呀。这主要得追溯到我的父母,从小就天天跟我说,我这样的,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可见我没有外在美。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没别人。”
佑生轻声说:“不见得。”
我说:“怎么不见得?你不用安慰我,我已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准备以我的内在美——其实也不美,内在的不美的精神力量,来打天下了。多费劲哪!我要是有某人一半的容貌,只微微一笑,就祸国殃民了,该多好!”
佑生苦笑起来,“你现在一笑,就已经,祸国殃民了。”
第十一章◎传言(5)
我说:“如此鄙夷我的理想,真是白向你吐露心声了。而且,你现在真正地祸国殃民,实在该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