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啦,其实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的,不过正道能够越爬越高不也证明我的眼光么。”
好吧,李书实这已经开始运用装傻的武器了,反正他还未成年,心智发育不全也可以理解吧。
其实,对于麴义的离去真的就好像李书实之前说的那样——不舍,但是却也不会再多生出什么其他的情绪来。或许是因为麴义本来就来的不明不白吧,所以现在失去了也并不觉得有多么的无法接受。更别说他还带回了张合,又帮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应该感谢他吧。
“不过我倒是希望主公能够骂我一顿呢,否则我就怕要和隽乂一样总在内心纠结了。”
被李书实找人替换回来的麴义有些尴尬的对李书实说道,毕竟他可以很熟悉身边的这些个同僚,当初张合的经历他也是非常清楚的,他可不希望自己什么时候被下了“黑手”。
“我要是骂了你那岂不是说我们连朋友都没得做了么?”
“朋友么?那还真是承蒙主公看得起啊。希望以后还能有和主公并肩作战的日子。”
“并肩作战么?会有的。而且相信还会非常非常多,有我,还有奉先他们。”
“主公到了河东也请多多保重,那些黄巾军叛贼相信对主公而言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是真正麻烦的还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豪强,河东可不比西河这里这么荒凉啊。”
“嗯,我会注意的,只可惜卢公就要回京城,否则还可以向他多多请教。不过正道你也要小心匈奴人。文和觉得那些卢水胡的动向有些可疑,而且匈奴内部你也是知道的。”
“那么,就请多多保重吧。”
“多多保重。”
看着带领着自己的亲卫离去的麴义,回过头看看已经待了两年多的离石城(虽然期间有不少时间都是在外面晃荡),总感觉心头有些惆怅啊。
“我还会回到这里么?”看着离石城城门上的那两个大大的古篆字,李书实喃喃自语着。而在他的身后,则是一脸平静的看着他的苏小萝莉。
PS:第一更……
PS2:第二更不知道能不能码出来,身体并不是太舒服,感冒有些反复。
………【105。这真是一串让人目不暇接的表演啊】………
李书实这边忙着jī飞狗跳的进行搬迁前的最后准备这种事情咱们先按下不表,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继续说西北的战事,更准确的说是因为西北战事而引发的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前面说到西北缺人,缺人缺到了什么程度呢?'。'
原本大汉用来征伐四夷平定内luàn的部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中央的北军,其二是各个州刺史麾下的部队,其三便是少数民族的雇佣军。
现在并州刺史的部队已经被鲜卑人打的是七零八落,而益州刺史正在对付益州境内层出不穷的自称为黄巾军继承者的叛luàn分子,眼瞅着是派不上用场。
至于那些异族雇佣军,南边的丹阳距离西北实在是太过遥远。即使以刘备的脚力从东北跑到西南也是huā了三十余年,所以等到丹阳兵赶到西北,估计长安都已经可以宣布改旗易帜了。
而西南被誉为“可以和羌人正面jiāo战”的板楯蛮们则因为和当地太守的矛盾以及某些流言而同样变得蠢蠢yù动起来,估计如果征发他们到西北的话,大概半路上就会先将益州的土地闹腾的天翻地覆。所以眼瞅着可以用来弥补兵力缺口的就只剩下来自大汉东北方的乌丸人。
当然,朝中还有人提议朝廷高薪聘请草原上已经被打得四分五裂的鲜卑人作为新的雇佣军品种加入到此次平定西北之luàn的战斗。
只不过这项提议很快便被朝廷集体否决掉了,毕竟比起已经与大汉合作了数百年的乌丸人相比,鲜卑人和大汉之间显然大多数时间都是战争,而且大多数朝廷的官员都认为比起已经被大汉文化同化了很多的乌丸人,鲜卑人显然更加狡诈,为了实利完全可以罔顾信义。
虽说大汉最为出名的四支雇佣军一支已经叛变(湟中义从),一支正在摇摆(板楯蛮),另外一支也在犹豫(乌丸义从),还有一支也在蠢蠢yù动(丹杨山越),但是只要他们还没有付诸于行动,那么他们的信用就还足以保证。再说雁mén之战中乌丸人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于是,为了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朝廷派出了当朝太尉张温前往幽州处理此事。
有仗打,打完还有丰厚的赏赐,对于乌丸人而言,这显然是相当划算的买卖,所以张温的此次东北之行可以说在开始阶段那真的是一帆风顺。但就在他眼看着即将完成任务带着部队离开的时候,倒霉悲催的大汉帝国终于再一次倒在了又一个深坑之中。
“太尉大人,纯自幼就出生在边地,自问自己所经历之战事并不少于任何人,而且在讨伐黄巾叛luàn的战斗中也多有功劳,有足够的经历和能力以及武艺驾驭那些桀骜的乌丸人。请太尉大人好好考虑考虑,在下定不负陛下期望,在凉州为陛下建功立业。”
李书实的故事影响到了很多人,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他都成为了一出大汉版的励志题材影片——几乎没什么背景的出身,甚至还曾一度“误入歧途”,但是最终却却为大汉边塞上一名熠熠生辉的“将星”同时在太守任上做的不错,堪称一位“良吏”。
“给我一个支点,我也有能力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功绩”,这或许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座右铭。
而现在,作为中山相的张纯,就在身体力行的见证着这一段jī励人心的话语。
在乌丸校尉公綦稠和幽州刺史刘虞的帮助下,来到幽州征募雇佣军的张温很快便得到了三千乌丸jīng兵。这些士兵都是长与征战的老兵,虽然只有三千之数,但是只要使用得当,就足以在战场上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成绩,张温那是非常的开心。
不过能力越大脾气自然也就越大,这样一支强军如果没有一名强力的统帅统领的话,那么很容易便发生很多军纪上的问题,所以统帅的选择是一件要慎之又慎的事情。
理所当然的,知道事情的利害的张温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
考虑到这些乌丸人都来自幽州,所以张温自然倾向于选择一位幽州人来担任他们的主官,这不不论沟通还是风俗习惯,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也是经过足够多的历史经验教训得来的结果。其中满满的黑历史让张温觉得耿鄙的所作所为和那些黑历史比起来都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张温来自南阳,也没有在幽州做过县令、太守这样的官职,所以对幽州人物并不熟知,而陶谦倒是曾做过幽州刺史,但那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所熟悉的人才不是避世不出就是已经另有高就再不就是英年早逝,而年轻一辈他也完全两眼一抹黑。
基于这种情况,张温将这件事情拜托给了公綦稠和刘虞两人,希望比较熟悉幽州俊杰的两人能够推荐一些人才,比起来自京城的张温,这两个人显然应该更加胜任这一任务。